DSA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1039183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SA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DSA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DSA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SA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SA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并发症血管内治疗脊髓动静脉畸形并发症较少。由于颗粒型栓子的不可控性,如果栓子漂入静脉。引起静脉出路狭窄,影响静脉回流,可能造成脊髓功能损害。有人埘“报道造影对比剂沉淀有可能引起引流静脉的狭窄。造成诊断性造影术后畸形团血栓形成,病人神经功能障碍突然加重。如果被栓塞的畸形血管团的供血动脉还同时发出供应正常脊髓组织的分支,则会引起相应的脊髓功能受损症状,如误栓了脊髓前动脉会引起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汕。4 、栓塞材料常用的栓塞材料有明胶海绵、微弹簧圈、球囊、P V A 、E m b o s p h e r e 、N B C A 、O n y x 等。明胶海绵、微弹簧圈和球囊是早期应用的栓塞材料。明胶

2、海绵一般用于手术前栓塞,浸以对比剂及酒精,增强其促凝作用,延长作用期限。对于单只、较租、直的供血动脉,可以用微弹簧圈封闭瘘口,如果球囊可以通过,使用球囊栓塞亦可达到良好效果。P V A 和E m b o s p h e r e 是颗粒栓子,颗粒直径必须大于1 0 0pm ,常用直径为3 0 0 5 0 0um ,以免栓塞正常的沟联合动脉。栓塞的缺点在于不可控性和易复发。畸形团内有大小不等的多个瘘口,颗粒栓塞是靠单个或多个颗粒堵住与颗粒直径相仿或大于颗粒直径的动静脉瘘,其中会有部分颗粒漂入静脉,如果静脉出路有狭窄的病变,则可能影响静脉的回流,造成脊髓功能障碍“。虽然颗粒栓塞闭塞率很高,但是被栓塞

3、的血管仍可能复发。相比之下,液体栓塞的优点在于x 线下的可视性和栓塞的永久性,但需要较高的技术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判断经验。N B C A 作为液体栓塞剂,凌峰认为它是栓塞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唯一材料。但是导管尖端必须达到畸形血管团,迅速小心的注入,较快拔管。以免粘管。如果栓塞了脊髓的供血动脉很容易造成永久性脊髓功能障碍。O n y x 是一种新型液体栓塞剂。它有非粘附性和x 线下可视的特点。可以缓慢注射不用快速拔管,且较易弥散,栓塞效果好。但对导管要求较高,费用较贵,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一。D S A 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任勇军,杨林1 ,翟昭华,游箭2 ,缪南东1 ,邓进( 1 川北医学院附

4、属医院放射科,四川南充6 3 7 0 0 0 ;2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科。四川南充6 3 7 0 0 0 )1资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C B T 患者1 1 例,男6 例,女5 例,年龄2 0 - - - 5 0 岁,平均3 8 O 9 9 岁。1 1 例均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肿块生长缓慢,呈椭圆形或圆形,质较硬,实性,边界清楚,无压痛,可前后推动而不能上下移动;颈部闻及血管杂音2 例。其中1 例为双侧C B T ,右侧较小瘤体( 2 5a m 3 0c m )临床检查未发现。l l 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无恶变。1 2方法采用G E 公司A d v a n c

5、 eL C Vp l u s 血管造影机进行D S A 检查。患者平卧检查床,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采用改良s e l d i n g e r s 法穿刺右侧股动脉,以5 F 单弯导管进行D S A 检查,常规进行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及颅内血管造影。对比剂为碘海醇3 0 0 ,注射速度3 - 一7m l s ,剂“8量6 “ - 1 2m l 。采集速度:3 6 帧s 。常规行正侧位D S A ,必要行斜位D S A 。2 结果2 1D S A 表现( 图1 - 5 )1 2 个C B T 瘤体位于右侧6 例,左0 l i 4 例,双侧l 例,瘤体直径范围( 3 0 9 O )c

6、 m ,平均直径约( 4 5 1 5 ) c m 。瘤体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内3 个( 平均直径约3 0c m ) ,颈内、外动脉管腔未见异常;9 个包绕颈内动脉生长( 平均直径约4 9c m ) ,颈内动脉受压变细、移位,在包绕血管生长的9 个C B T 中,8 个瘤体向颈动脉分叉前下方生长,1 个瘤体向颈动脉分叉后方生长。位于分叉内的瘤体与颈内外动脉呈“握球状”特征性改变;所有颈总动脉分叉夹角扩大( 与健侧相比) ,血管受压移位:颈外动脉向内侧移位,颈内动脉向外侧和向后移位。肿瘤血供丰富,显像早,动脉早期可见网状、紊乱的细小血管影,实质期肿瘤染色明显,肿瘤染色排空延长至静脉期:肿瘤常有多支供血

7、,颈外动脉为主要供血动脉。1 0 例单俱U C B T 患者压闭患侧颈总动脉造影示健侧颈总动脉血供良好,脑血管交通动脉循环通畅,大脑动脉未见异常。1 例双侧患者未压闭检查,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其分支显示良好。3 讨论平均体积为6 咖4 舳2 咖左右,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外鞘内,调剂机体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其血供主要来自颈外动脉,血液通过咽后和舌静脉回流。C B T 是由正常颈动脉体增生衍变而来,属化学感受器瘤或非嗜铬神经节瘤。组织学上除非嗜铬性外与嗜铬细胞瘤相似,具有局部侵犯的特性。C B T 病理以良性多见,但也可以恶性变,文献报道其恶变率为1 1 0 H 1 。组织学检查难以鉴别其良恶性,C B

8、T 的病理形态与其生物学行为不一定相平行,形态学上分化良好的C B T 亦可发生转移,远处转移以及局部切除后复发被视为其恶性特征,尤其是转移到淋巴结和肺_ 一。本组病例未见转病灶。C B T 按形态分为两型:局限型,肿瘤位于颈动脉分叉处的外鞘内;包裹型,较多见,肿瘤于颈动脉分叉处,围绕颈动脉生长,并将血管包绕,但不影响颈动脉血管的中膜和内膜,肿瘤大多无明显包膜,质地中等,有丰富的滋养血管,生长缓慢。本组1 1 例1 2 个C B T 中,局限型占2 5 0 0 ( 3 1 2 ) ,包裹型占7 5 0 0 ( 9 1 2 ) 。按流行病学分两型:第一种是随机发病的散发型,第二种有常染色体显性家

9、族遗传倾向,发病率较低。本组中2 例男性病人为兄弟关系,其中1 例为双侧发病。B r a u ns 等饵1认为C B T 与琥珀酸脱氢酶( s u c c i n a t ed e h y d r o g e n a s e ,S D H ) 基因突变有关,散发性与家族性C B T 均具有相似的分子发病机制。在临床表现上,C B T 常表现为缓慢生长的颈部肿块,多位于下颌角下方,少数向咽旁膨出,直径约2 “ - 1 2c m ,平均约5c m 。本组病例中有一较小瘤体( 2 5c m 3 0c m )临床体检未发现。C B T 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中等或较韧,表面光滑,边界较清。肿物可前后推

10、动而不能上下移动,部分病例可闻及血管杂音。本组病例颈部闻及血管杂音2 例。C B T 的D S A 主要表现- 7 。:瘤体位于颈动脉分叉处,颈动脉分叉角度增大,颈内外动脉移位:供血动脉以颈外动脉为主,呈网状、丛状分布,血供丰富:瘤体包绕颈动脉者管壁可不规则或管腔狭窄。本组1 1 例1 2 个C B T 均具有典型的D S A 表现:C B T 与颈总动脉分叉部关系密切,里“握球状”特征性改变,颈总动脉分叉扩大,血管受压移位,肿瘤血管丰富,染色明显。Y u a nR T 等脚认为,超声、C T 及D S A 均能较准确诊断C B T 。据文献报道D S A 能显示临床和超声不能发现的较小的瘤体

11、嘲。C B T 生长部位特殊,与颈动、静脉及颅神经相邻,外科手术风险较大。准确显示瘤体的血供及与颈内外动脉的关系尤为重要。D S A 能动态观察瘤体血流灌注,能显示3 级甚至末梢血管,1 1 9可超选入分支血管造影,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及其分支,为制定外科手术方案提供更详尽的资料阻9 】。目前C B T 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对于较大瘤体,在进行外科手术前予以栓塞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神经损伤眦墉。此外,在肿瘤对血管侵蚀程度、脑血管发育状况和代偿能力、颈动脉阻断后脑耐受性的评估等方面,D S A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组中1 0 个单侧C B T 患者均进行了阻断患侧颈总动脉、评估交通动脉及脑

12、血管发育情况,显示交通动脉沟通良好、脑血管发育良好。为了全面了解瘤体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应多角度检查。在常规正侧位D S A 后必要时加拍斜位及旋转D S A ,还可放大摄影。颈部常见肿物有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转移瘤、腮裂囊肿、淋巴结结核、颈部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等,其临床表现与C B T 无明显差异,容易误诊。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转移瘤、腮裂囊肿和淋巴结结核的D S A 表现:血供没有C B T 丰富,染色浅淡,颈动脉分叉改变不明显。颈部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一般可见涡流,没有网状血管影。另外C B T 为富血供肿瘤,不能穿刺活检,其诊治不当均会产生严重后果,危及患者生命。可见D S A 诊断C

13、 B T 显得更加重要。总之,C B T 临床表现不典型,易于误诊,但有特殊的D S A 表现,D S A 诊断C B T 准确率是1 0 0 ,是C B T诊断的金标准。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及新进展李江涛1 王丽琴1 范玉军1 王朝华2 谢晓东2( 1 广元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外科四川广元6 2 8 0 1 7 )颈动脉海绵窦瘘( c a r o t i d c a v e r n o u sf i s t u l a ,C C F ) 是指颈动脉海绵窦段或其分支破裂,导致颈动脉与海绵窦之间形成的异常交通。颈动脉海绵窦瘘按引发原因可分为外伤性( t r a u m

14、a t i cc a r o t i d c a v e r n o u sf i s t u l aT C C F ) 和自发性( s p o n t a n e o u sc a r o t i d -c a v e r n o u sf i s t u l a ,S C C F ) ,以前者多见,约占C c F 的7 5o A - 8 5 n 1 。而B o r r o w 等协根据C C F 供血动脉的不同将其分为4 型:A 型为颈内动脉( i n t e r n a lc a r o t i da r t e r y ,I C A ) 与海绵窦的直接沟通;B 型为颈内动脉的脑膜支单纯

15、供血:C 型为颈外动脉( e x t e r n a lc a r o t i da r t e r y E C A ) 的脑膜支单独供血:D 型是I C A 和E C A 的脑膜支共同参与供血。f l S e r b i n e n k o 首先用可脱性球囊导管治疗C C F 获得成功以来,随着微导管技术不断完善以及栓塞材料的进步,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治疗C C F 的首选方法。现就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及其进展综述如下。1 C C F 经股动脉途径的介入治疗1 1 经股动脉可脱性球囊的栓塞治疗该方法是S e r b i n e n k o 创造后经D e b r u n 改进而成。C C F 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术操作简单方便,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C C F最常用的治疗手段M 1 。其治愈率可达8 0 - 9 5 ,但也有1 0 左右病例使用可脱性球囊橙塞后不能完全闭塞瘘口或出现瘘口再通现象,其主要原因:瘘口太小,选择的可脱性球囊不能进入海绵窦内:瘘口较大,球囊送入海绵窦内后球囊移位:一个球囊置入海绵窦后,无法置入第二个球囊1 2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