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两大制度培育庞大中产阶层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81516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加坡两大制度培育庞大中产阶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加坡两大制度培育庞大中产阶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加坡两大制度培育庞大中产阶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加坡两大制度培育庞大中产阶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加坡两大制度培育庞大中产阶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加坡两大制度培育庞大中产阶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加坡两大制度培育庞大中产阶层 2013 年 03 月 07 日 09:34:12 来源: 新华国际 0【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新加坡的人均 GDP 在 1980 年达到 4990 美元,1990 年达到 1.27 万美元,2000 年达到 2.34 万美元,如今则超过 5 万美元。30 多年来,新加坡经济迅速崛起,并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在当年的“亚洲四小龙”中独占鳌头。政府政府主动进行改革主动进行改革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能否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一个结果,取决于经济体能否取得可持续发展,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培育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也就是让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进入中产

2、。除了欧美的发展模式之外,后起的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往往被视为一个群体,也就是所谓的东亚模式。东亚模式是以政府主导推动社会迅速向消费社会转型,由政府主动进行社会改革,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这些国家尽管各有不同,但一个共同点是政府主动进行社会改革,为人们提供保障;同时,通过对市场的培育和企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发达的中小企业群体,让大多数人能够挣到一份体面的工资,收入分配也较为平衡。政府负责的社会保障和企业提供给雇员的工资性收入,恰恰就是造就中产阶层的两个重要条件。经济上,新加坡主张开放和法治,靠增加罢工的难度等来创造较好的投资环境,并由政府体系主导推动经济每经过十年就转型一次。在社会保障上

3、,新加坡通过建立“有产社会”的做法保持社会的基本稳定,尤其是组屋制度基本上让每户居民都能够买到一套住房,配合几乎涵盖社会各方面的强积金制度,使国民自食其力而又有基本保障。新加坡奉行精英治国的理念,以市场导向理顺公务员薪酬等机制,提供精细和专业化服务,使之成为一个法治、稳定而有效的有产社会。同时又实施有限度的民主,反腐败,任人唯贤,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两项制度提供保障两项制度提供保障新加坡在中产阶层壮大的过程中有两项独具特色的制度设计尤其重要,一个是组屋政策,另一个是中央公积金。新加坡的组屋是指政府建设并出售给老百姓的普通商品房。郑永年说,新加坡的组屋政策起初是从欧洲的保障房政策学来的。当初是为

4、了保护穷人,但这样的政策在欧洲却失败了,而新加坡则把组屋变成了让老百姓分享资产增值的一种方式,其性质也发生变化,成了全民性质的住房,覆盖除了富人之外的所有社会成员。目前超过八成的居民居住在组屋里。组屋并不窄小,相反还比较宽敞舒适,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建得越来越美观舒适。组屋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在这个市场内,每户家庭只能拥有一套组屋,居住满一定年限之后才可以转售,转售组屋也只能卖给没有组屋的家庭。由于组屋的定价是根据市价给予一定比例的折扣,普通老百姓可以在购买组屋一定年限之后出售时保有这个差额。从时间上来看,新加坡的组屋在 1970 年覆盖人口的 35%,1985 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 81%,恰恰

5、也是中产形成的关键时期。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研究院院长邓永恒认为,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制度覆盖面之广,远远超过一般国家的保障房概念,主要是保证几乎所有老百姓买得起舒适的住宅,基本原则是每户家庭只能拥有一套住房。新加坡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另一项重要设计是中央公积金体系。新加坡政府为了避免落入福利国家的窠臼,鼓励用者自付的原则,因此并没有设计由政府直接承担的养老保险体系,而是通过中央公积金体系构造了一张几乎覆盖到各个层面的保障网。中央公积金的本质是强制储蓄,每名雇员都有自己的户头,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目前对于 50 岁以下的雇员,雇员缴纳比例为月工资的20%,雇主另缴纳 16%,其比例相当可观。公

6、积金起初主要用于养老保障,但后来功能逐渐扩大到购房、医疗和子女教育等领域,尽管如此,目前最基本的功能仍是养老保障。经济政策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不断调整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职能也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调整。根据李光耀的说法,并不存在所谓的新加坡模式,新加坡模式的实质是持续调整以适应国际形势变化的能力,“世界在变,我们也在变,同时又能保持自己的特色”。新加坡的经济政策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调整,一般的说法是新加坡经济从上世纪 60 年代起每十年转型一次,最初是劳动密集型,之后转为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到了 90 年代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后,又开始因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初是知识产权

7、密集型的经济,如今则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与此相应的是新加坡企业在产业链上不断向上游延伸,尤其是在物流、海事和金融等领域,其精细的作风造就了相当强的竞争力。新加坡在上世纪 60 年代确立大力发展工业的方向,先后制定两个五年计划,开始成立经济发展机构,决定开发裕廊工业区,并颁布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另一项重要的进展是建立劳资政三方协商机制以解决劳资纠纷中劳方的诉求,但同时制定较为严格的法规,不鼓励罢工。1970 年至 1980 年,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十年规划强调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精密工业,以求经济结构现代化。上世纪 80 年代是新加坡经济再次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加坡的出口在上世纪 70 年代遇到一

8、定挑战,政府在 1979 年提出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经济战略重组”。它从 70 年代末就开始研究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为此新加坡经济发展局选派优秀人才在西欧、韩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设立 17 个办事处,吸引来自这些国家的投资,着重开发高科技产品,实行机械化、自动化、电脑化,向高精密工业迈进。新加坡以科学技能和科学知识为基础,把新加坡建成以机械、外贸、运输、服务和旅游为支柱产业的经济体。为此,新加坡政府继续鼓励外资投入高科技工业,鼓励科研创新,加强技术培训,同时也修改工薪政策,从低工资转向高工资。政府认为,为了加快产业结构合理化,必须大幅提高职工工资,迫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劳

9、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转换。新加坡政府通过全国工资理事会公布企业加薪建议,自 1979 年至 1981 年连续三年建议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转型并非一帆风顺不过,新加坡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80 年代中期国际经济经历危机,新加坡经济增长率在 1985年底下滑到 1.7%。出口面临挑战,也影响了一些新兴的高技术企业。新加坡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了以贸工部长李显龙为首的经济委员会,制定一系列措施,包括政府拿出 28 亿新元国家储备金用于振兴经济,将雇主为职工缴纳的公积金比例由 25%削减为 10%,降低个人所得税,两年内冻结职工工资。这些措施使得新加坡终于渡过难关,到 1990 年

10、,人均 GDP 十年翻了一番。接下来上台担任总理的吴作栋在上世纪 90 年代制定了新的政策,目标是使新加坡经济国际化、自由化和高科技化,以金融和服务业为中心。同时继续吸引跨国公司来新加坡投资,同时也鼓励企业走出去。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就是新加坡向中国投资的先导。新加坡促进经济自由化,使国营企业逐步自由化。上世纪 60 年代,政府积极成立各类公司,率先进入私人企业不愿意进入的领域,到了 80 年代,淡马锡下属的企业发展成熟,逐步私有化或上市。淡马锡逐步转化为一个专业的投资机构,它不干预下属企业日常运作。淡马锡以商业原则经营,自由选择本地或外国合作者,必须和其他企业一样竞标。

11、新加坡的行政体系改革也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发展,素有法治、清廉和高效的美誉。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政府上台之后通过建立独立的反贪机构,并立法和大力打击贪腐,使得其清廉程度成为亚洲之冠。新加坡政府的机构设置上注意区分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的角色。一般而言,政府部门负责监管,制定游戏规则。但同时,新加坡政府也成立了一些法定机构,如建屋发展局、国际企业发展局、旅游发展局等。它们以市场机制运作,强调透明度和内部管治水平,但不以营利为目的。新加坡至今也没有完全放弃制造业,而是保留了大概占经济总量四分之一的高端制造业,如电子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李光耀说,有了制造业,可以保障就业,而服务业随经济周期波动较大,对就业的连带影响也大。 (陈济朋)(未经(未经参考消息参考消息授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