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记叙文、小说阅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75370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记叙文、小说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三记叙文、小说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三记叙文、小说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三记叙文、小说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三记叙文、小说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记叙文、小说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记叙文、小说阅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现代文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理解“三部曲三部曲” 1.初读文章,整体感知,明确“写什么”。要求同学们对内容有个大概了解, 知道“写了什么”。如故乡初读时,应知道写了“我”回故乡、在故乡 离故乡,重点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就行了。 2.细读文章,部分深究,明确“怎样写的”。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通过品读 课文中最能表现主题的重点词句、重点段落,以及篇幅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内 在联系,懂得课文是“怎样写的”。如故乡,文章重点主要是写闰土和 杨二嫂的不幸遭遇。为了反衬中年闰土的不幸,作者先写了少年闰土的可爱, 然后再从正面写闰土的不幸。通过“深究”,了解到是什么原因使闰土由一 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变成一个说

2、不出苦的“木偶人”,也明白了杨二嫂怎样 由“豆腐西施”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 3.精读文章,整体优化,明白“为什么这样写”。一篇文章,通过对“部分” 的深究,再回到整体上来,得到对整体的概括认识,这时的认识已不停留在 某个词句,某个段落,而是对文章主题和结构的认识。如故乡回到整体 上来,就应明白:原来作者是要通过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描述农村的破败 和农民痛苦的根源。怎样表现这一主题呢?作者巧妙地插入了对少年闰土和 年轻的杨二嫂的回忆,将过去和现在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主题: 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深重的经济剥削和阶级压迫使得农民日趋破产,农村 经济日益凋敝。通过以上深究使认识由量变上升

3、到质变。 二、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二、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 1.要能根据文章的内容,分辨文章的类型。比如,阅读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这类记叙文其中心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叙述描写表现 出来的。其中有的是以写人为主的散文,有的是人物通讯。要会通过对人物 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描写的分析,了解人物的思想品德及文章的 中心思想。而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其中心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 对事件经过的叙述、描写表现出来。这类文章大多要交代事情的发生、发展、 结果,要能通过分析事情的经过,揭示事情的意义。以借物抒情为主的记叙 文多属于抒情散文。其中有的是以一定的具体事物为对象,侧重于抒发

4、作者 的情怀,有的是以物喻人。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的特点是作者把自己的 情思融于景物描写之中。 2.结合记叙文的文体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地分析。要会分析记叙的要素、 人称、顺序,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能根据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理清 文章的思路,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能 从文章中找出重点段落和语句,理解它们的作用,并体会关键性词语表情达 意的作用。 3.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叙述、记 叙、述说人物的活动和事情的经过,把人物和事情的基本情况交代清楚。描 写:对人、事、物、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使读者产生如闻其声, 如见其

5、形,如临其境的感觉。叙述和描写常常结合起来使用,阅读时要能充分注意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会起很大作用。 4.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揣摩文中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要从记 叙文的特点出发,不能脱离其语言环境。记叙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可以 从词语、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去品味揣摩。如,“小草偷偷地 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钻”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春草冲破 土层的挤劲,前面再用“偷偷地”加以修饰,又写出小草是在人们不知不觉 中生长的,生动的表明春草的活力与情态、长势,“嫩嫩”、“绿绿”则传 神地写出春草的质地、色泽。仔细体会这些词语,便会很自然地在头脑中浮 现

6、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草图了。 三、小说阅读方法指导三、小说阅读方法指导 1.塑造人物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阅读小说首先要了解小说中人 物的性格特点。如老杨同志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有着丰富的实际斗争经 验的农村工作干部的形象。他具有爱憎分明,作风朴实,深入群众,热爱劳 动等好的品德。又如社戏塑造了阿发、双喜等农村少年的形象。这些少 年都非常能干,阿发单纯又无私;而双喜是聪明机灵,胆大心细,善体人意, 做事周全和敢于负责。我们要善于用词语准确地概括出人物的品德。 2.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既有概括介绍,也有具体

7、描绘;既有正面 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我们要认识这些方法及其作用。如孔乙己一文中, 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写他的衣着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写出了他迂 腐、虚荣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社会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揭示时代背景,这些描 写能表现出人物性格的时代根源;还有自然环境描写,主要内容有地点、时 间、季节、气候及景物,主要作用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心情, 渲染气氛等。例如故乡开头描写了故乡萧索、荒凉的景象,交代了“我” 回故乡的时间、原因、心情和背景。小说中的景色描写,当然不是为了写景 而写景,在景色中渗透了作者的意图,我们要结合故事情节,体会文

8、中环境 描写的作用。 习题:习题: 一、最美好的礼物最美好的礼物 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 办公室走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那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 小男孩抬起头来,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睁大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

9、己也能 当这样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这个小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且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前面,等我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 的 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 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

10、他的圣诞 礼物 他不用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 讲 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礼物了。”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 排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 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 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1、第一段文字中,写男孩在保罗“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作者运用了 什么描写方法?联系全文思考,男孩此时内心在想些什么?(不超过 20 个字)(3 分)2、文中划线的句子含义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理解。(4 分) 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希望自己也能当这

11、样的哥哥3、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美好的礼物”的含义?(2 分)4、从保罗和作为哥哥的小男孩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 分)二、让铺二、让铺 从大连返回大庆时,总算买到上铺硬卧票,心里暗自庆幸的同时,也担心着儿子睡上铺的“危 险”。看着邻近的两个铺,中铺住着母女两个,下铺是年近古稀的老人。曾经期待着的“希望”, 瞬间在心底破灭了。临近睡觉时,懂事的儿子多次攀爬到上铺适应环境,看得出来,他还是有些胆怯。我和爱人便 想尽办法鼓励他。多希望听到一个声音“哎,换到我的下铺来吧。”其实我们心里明白,谁愿意把 下铺换给你?就在车厢熄灯的前几分钟,中铺的女孩明白自己的要同妈妈挤在狭小的中铺,说什么 也不干

12、,哭闹着要在老爷爷的下铺睡。已经躺下去的老爷爷明白了小女孩哭闹的原因,便坐了起来, 阻止着妈妈对小女孩的呵斥,忙着收拾铺位上的东西,并笑着对小女孩说:“小宝宝,睡爷爷的铺, 爷爷的铺又凉快又方便。” 小女孩的妈妈见老爷爷真要让铺给她们,说什么这不干,又制止不了 女儿的哭闹,急得脸都红了。倔强的老爷爷,不顾小女孩的妈妈的阻拦,便从梯子向上爬。看着老爷爷吃力的样子,我便扶 着老爷爷,并对他说:“别这样,要是把您摔着就麻烦了,咱们再想想办法。”小女孩仍旧哭闹不止,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位中年军人,把老爷爷接到下铺。半夜我醒来时, 看到那位军人在过道的凳子上坐着。那位军人看到醒来的我,便示意我下来,帮助他

13、攀爬那张中铺。 就在我感到奇怪的时候,手触摸到了他冰冷的腿,原来他那双腿是假肢。看着他微笑着对我表示谢 意的眼神,我的热泪止不住流了下来。1、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串连全篇?(分)2、请你在方框内填写文章的主要情节。3、文章为什么从“我”期待换铺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你认为文章中哪些细节描写真切、感人?请写出来并进行赏析。 5、文末写“我”,请展开想象,用一两句话来表现“我”当时的激动心情。三、一位母亲与家长会三、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 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母亲鼻子

14、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 30 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 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 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 50 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 第 49 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母亲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 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 你的同

15、桌排在第 21 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 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 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 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 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母亲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

16、你努 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 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 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 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 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 封上。 1本文以 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了孩子的成长过 程,塑造了一个_ 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2 分) 2“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 的信封上。”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