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语乡言话南阳【二】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70562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语乡言话南阳【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故语乡言话南阳【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故语乡言话南阳【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故语乡言话南阳【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故语乡言话南阳【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语乡言话南阳【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语乡言话南阳【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语乡言话南阳(二)故语乡言话南阳(二)第第 5 5 版版 记忆记忆来源:楚风汉韵第 27 期 编辑:刘迪 日期:2012-05-16曹怡然曹怡然 整理整理南阳是盆地,西有秦岭,东有桐柏山、大别山,北有伏牛山,其南为大巴山脉东端。周边的山脉恰好把这块地方给围了起来,从而形成了盆地。盆地内有唐河、白河、丹江等主要河流,贯穿中部,南入汉水。南阳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地理上相对封闭,正因为此,语音、词汇、语法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的地域特色。在河南,有些方言的使用区域很广,例如中(行、可以)、盘缠(路费)、搬亲(结婚)、抬杠(争辩)等,全省通用。而南阳的许多方言只在南阳这一特定的区域内使用,外

2、人须经解释才能理解。南阳方言的独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南阳方言的独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趣味性强。例如:把开玩笑说成是“打渣子”,把滑稽说成是“焦毛”,把顽皮而爱开玩笑说成是“溜光”,这样的人被称为“溜光蛋”或“溜光锤”;把爱耍心眼又精明能干者说成是“猴跳”,把卖弄风情说成是“浪摆”等等。把稍微称“叫起溜儿”。把妻子叫“屋里人”或“袖子”,后一种叫法大约来自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话“兄弟情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手足断不可缝,衣服破尚可补”,充满了旧时代对妇女的不尊重。把爱哭的人称“刘备”,小时候不理解,长大后读了三国演义,才知道刘备真是爱哭。二是言简意赅,生动形象。例如:“烧哩”是指爱出风头、显摆、炫

3、耀自己;“烹了”表示大事不好;“蹬啦”表示关系破裂;“膘人”表示欺骗;“宾”指端架子、不苟言笑、装得一本正经,常说这样的人“宾得周九似的”,至于“周九”是谁,不得而知。称脾气火爆又胸无城府的人为“焦炸皮”,腼腆、不爱言说的人是“老面腾”,犹豫叫“意意思思”,躺叫“挺”,如“累了到床上挺一会去”三是具有一字(词)多用或一种意思多种表达的特性。常常同是一个字或词,因使用场合、角度、对象、语气不同而含义各异。例如“摆治”二字,“有病得摆治”,指治病;“这主儿(人)摆治人”,是说捉弄人。再如“不美气”,说“人不美气啦”指的是有病;说谁“过得可美气”,指小日子过得舒坦如意;“这事没办美气”,是说事情办得

4、不妥。夜壶本是夜间使用的便壶,可与人的品质连在一起时,意思就变了,比如说“这人真夜壶”,是说这人做事不靠谱。南阳人常把“整”字挂在嘴边,随时会脱口而出。南阳方言里,“整”字含义丰富。说“整他”,意指揭发人或算计人或打人;说“不知成天整啥哩”,指不知每天干什么,是以不满的口吻批评人;说“那货(人)整得很美”,是赞扬人会过日子或是会钻营。大街上相遇,说“整两杯去!”指找个地方喝两杯酒;“再整两碗!”是要求主妇或服务员再拾掇或端两碗来,也可指再吃下去两碗的意思;说“整一家伙!”是打一架。“玩意儿”既指玩具,如“到集(市)上给娃买个玩意儿”,也可指游戏、玩耍,如“你干什么呢?”“玩意儿呢!”“咱几个来

5、几圈儿(牌),没事玩意儿吧!”也可用来表示生气或鄙视,如“算什么玩意儿(东西)!”玩意儿还有开玩笑的意思,如:“这妮儿咋真经不住话儿(説)哩!你大哥跟你说玩意哩(开玩笑),你搁住恁恼(生气)?”由此看出,使用方言时的语境、口气和用法不同,可反映出褒贬的不同含义。如说一个人脾气倔或别扭、不随和、不好相处,就用“扭棍别棒”表示,或者说:“这娃儿(孩子)跟他老头儿(父亲)样哩,个尦着哩!”这里用的是引申意,本意是指木料或树木不顺直。四是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厚。下面是一位老者给在远方打工的儿子口述的一封信:四是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厚。下面是一位老者给在远方打工的儿子口述的一封信:娃儿:你李哥给你说个(

6、介绍)屋里人(妻子),我瞅这妮不疯乍(稳重),怪依实(随和、亲近)。她夜儿后半儿(昨天下午)到咱家,捞(拉)上羯子(公羊)就上地了,又是翻红薯秧儿,又是掰苞谷(玉米),还瞅空儿往粪坑里撒沫子(土),做完活回来还着(知道)给家豁儿(家兔)薅(拔)把草哩。上地回来,都(就)下灶火(厨房)给你妈搭把手烧汤(做晚饭),没喝汤(没吃晚饭)就走了。娃儿!这妮清是中(就是行),就是叫日头(太阳)晒得颜色重(黑)些,你得空儿(抽空)回来相相。南阳方言与普通话类比(部分)南阳方言与普通话类比(部分)交往用语脸青:不讲情面;胡必枣:不讲道理;肉拧头:办事不利索;日冒:说大话;不识足足:不知足;领娃:女人生孩子;害

7、娃子:妇女怀孕;急里麻察:慌乱;贵贱:无论如何;伤脸:使人丢面子;瞎话:谎言;嚷:批评;磨牙:纠缠、唠叨;串门子:在近邻户闲坐;戳祸:惹祸;压根:从来;样美:正好;拍拍:说说;捣鸡毛:拨弄是非的人 ;烧毛:不稳重;急了皮儿:性子急的人 ;叫起儿:一点点;江价儿、江才:刚才 ;愣中、耐烦:喜欢;老实腾儿:憨厚老实之人; 菜:笨、笨拙;木囊:没本事;皮实:泼辣;懒货:懒惰的人;尖:不吃亏的人;猴屁股:坐不住的人;媱妈:后妈;溜光锤:不务实者;不美气:有病、不合适;细发:仔细;二杆子:愚蠢、冒失、粗野、鲁莽之人;半吊子:直率、倔强、爱使性的人;糠包菜:无能之人;腿粗:喻有坚实的靠山;腰粗:喻家庭财产

8、丰厚;眼气:眼馋、羡慕;瓷实:结实、殷实;人尖子儿:长得漂亮、俊俏;风发:感冒;埋迹:肮脏;老肯头:舍不得花钱的人;躬耕南阳躬耕南阳南阳农业民俗记南阳农业民俗记南阳,素为农业大区,民众淳朴勤劳,素喜农桑之务,好俭约、喜吉祥,不尚华丽,男耕女织,养生送死,质而有节,颇具东汉遗习。这样一个厚重的文化背景下,农林牧副业生产和民间的工匠作业继承了千百年来的传统,形成了农村、城镇等不同的经济民俗风貌。南阳的农业生产领域十分广泛,各种农作物栽培和各种粮食作物生产,都有相应的生产风俗相伴,其内容丰富,洋洋大观。农经作物主要有大麦、小麦、水稻、谷子、玉米、大豆、绿豆、豇豆、豌豆、高梁、黍、红薯、土豆、芋头、棉

9、花、大麻、萱麻等,还有各类蔬菜、瓜果、药材等。在这里,我们沿着节令的生产过程,通过对传统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的介绍,以展现南阳丰富多彩的传统农业生产风俗。传统农耕方式传统农耕方式在民间,耕地的方式依据耕地的自然状况以及农民的家庭条件不同,可分为犁耕、耦耕、刨耕等。待土地耕过之后,还要碎土、整平和保墒,为播种做准备。在南阳民间,碎土用耙,所用之耙一般为方耙。它始于东汉末年,原为“一”字形耙,即在一根横木上安装 9 根齿,再装上辕而成。南北朝时改为人字形钉齿耙,宋代时改为长方形钉齿耙,延用至今。长方形钉齿耙长 7 尺,宽 3 尺。7 尺长的两条耙方称为桯,桯上各凿方孔一排,孔中装置铁制耙齿。用牛力

10、拉牵,耙与牛连接的用具与犁相同。操作时,“掌鞭”立在耙上,一手执鞭驱使牛,一手拉套绳左右方向,其口令与犁地时相同。随着耙向前运动,“掌鞭”要有节奏地抬动左右脚,使耙均匀地左右晃动,呈波浪状前进,以求碎土精细。南阳部落地耙过之后,用耢进行平整和保墒。保墒对于庄稼具有重要意义。南阳民间有谚曰:“抢墒种秋,有苗能收。”南阳民间的耢就是一个去掉了耙齿的耙,俗称“耙方”。农家里手耢过的地,呈均匀波浪纹样,十分美观。播种小麦多用“耧”,山地因地块小或不规则,多用手撒播。耧,由耧腿、耧斗、耧杆、扶手、拖板等部件构成,铁制,亦可木制。操作时,先定耧门,由牛或人在前牵拉,行走要快慢均匀,方向笔直;一人扶耧,边行

11、边摇,使下种匀称。在寒露到立冬这段播种季节里,在那平整如画的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的人群,远远近近,来来往往,耧铃叮当,呼应唱和,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泥土芳香,使人在这种淳朴的乡情乡俗前流连忘返。在山区小块耕地,多用手播种或用瓠种。所谓瓠种者,乃取大葫芦一个,两头凿空,中贯木棍,一端手执为柄,一端中空为嘴以泻种,再于上方开孔为注种的门。播种时,置麦种于葫芦中,一手执柄,一手挥短棍敲打葫芦,沿垄沟边行边播,使种子成一线播在垄沟里。其操作之法,甚为有趣,精于此道者,行走之有章法,敲打之有节奏,动作之循规蹈矩,令人叹为观止。小麦播种时节,南阳民间有谣谚曰:“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12、立冬到小雪,种麦嫌晚些。”及时抢种,对农民而言,尤为重要。麦田管理活动亦是确保农业丰收的关键一环,尤以春季为最重要。初春,地表土刚刚解冻,此时要进行划麦。所谓划麦,就是用二齿或三齿铁钯,沿着麦垄拉一遍。划麦的目的,在于松土,增加地温和保墒。随着气温升高,不仅田间土层彻底解冻,而且杂草也开始萌生,此时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锄麦。锄麦的工具,南阳民间多用板锄,在山区,也有使用三齿锄和小挠子的。小挠子乃是一种手锄,柄长尺许,锄麦时蹲在田间禾垄中,垄间株间杂草尽可剔除,属于锄麦当中的精细活。南阳民间十分重视麦田管理,有谚语曰:“秋收一张锄,麦收一盘耧。 ”、“谷锄三遍很少糠,麦锄三遍两头光(谓籽粒饱满)。

13、”由此观之,勤管理对于麦田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南阳民间素有“春雨贵似油”的谚语,意指春雨的可贵。由春到夏,小麦生长的重要环节,如泛青、起身、拔节、挑旗、扬花、灌浆等,若遇天旱,就要抗旱浇麦。浇麦的工具,在抽水机普及之前,先后流行用辘轳、翻车、水车、戽斗等。水车分链斗水车和解放式水车两种,链斗式水车始于唐代,即利用大水轮索链上装设的竹筒提水,用畜力拉动。近代被用于菜园井上,延用至 20 世纪 50 年代。解放式水车,呈钢铁结构,始于 20 世纪50 年代,日浇地 23 亩。收获收获割麦的季节,南阳一般在立春后的百日前后,农谚曰:“打春一百,拿镰割麦。”南北部、丘陵地带和平原地区相差 1 周左右。因

14、为在传统的收麦季节,农民多用镰刀收麦,故民间称麦收开始为“开镰”。南阳有谚语曰,“麦熟一晌”,言指麦熟极快。麦季正值是雨季,此时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为了使麦收不落在雨中,麦收工作十分紧张,男女老少都加入火热的麦季抢收工作中,有道是,“麦子焦了头,小姐下绣楼”。抢收期间,人们往往天不明便下地,一直干到小半夜。“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这时早饭与午饭一般都由儿童或妇女挑往田间,此俗称“送饭”。麦收季节主要是与天公争时间,争天时是要赶紧腾茬种秋作物,跟下雨争时间是避免把麦收在雨中,以防小麦出芽,影响麦子质量。所以,在南阳民间广泛流传这样的谚语:“掏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可见雨水

15、在农历 5 月里显得多么的多余。当麦被割倒后,须趁其软润时打捆。前面打捆,后面运输。跟随拉麦车进田间的,还有一支拾麦穗的队伍,其行为在民间称为“复收”。“复收”就是再收获一遍的意思。此类人群一般由妇女和儿童组成。这种复收的风俗,不仅使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颗粒归仓,而且还锻炼了儿童的劳动意志。经过打场、扬场,麦子归仓后,农民吊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然后,将打场剩下的麦秸垛成活像一个大馒头的麦秸垛。麦秸可作牛、驴、马等牲畜一冬一春的饲料。垛成后,用麦秸在顶上扎一个脊,像苫房子一样苫上麦草,使它遇风不散,下雨不漏。或者将垛制作成圆形,底儿小,向上张开来,垛顶亦垛成圆形,活像一个个大陀螺,煞是可爱。改革开放

16、后,农村逐渐兴起了机械化,传统的人工收割,被机械化收割所取代。三夏大忙三夏大忙收获季节南阳俗称三夏大忙,夏收、夏打、夏种同时进行,十分紧张。夏天气温高,农作物生长快,所以南阳民间素有“春争日,夏争时”,“五黄六月去种田,一天一夜差一拳”的农谚。腾出来的麦茬地在南阳多种玉米、绿豆、大豆和花生。玉米播种,为了争时抢种,多不耕地,用点种或牛拉犁“穿沟子”的方式播种。当玉米苗刚露尖尖角时,便需锄地,锄地用板锄或镢头。头遍锄地,其主要目的是清除割麦时留下的麦茬,为玉米扎根创造条件,因此,锄的时候扎锄要深。锄过头遍后,以后再锄,其主要目的是清除杂草,故要浅锄,以保护玉米的根须不受伤害。对此,南阳民间有谚语曰:“头遍深,二遍浅,三遍四遍刮刮脸。”它很形象地总结了锄小秋作物的要领。旱天锄地,可松土保墒,涝时锄地,利于水分蒸发。锄过三遍后,开始定苗,每穴留下一株健壮的,余则剔除。定苗完毕,追施一次肥,旧时多追农家肥,现在多追化肥。山区草多,多追施沤草而成的“草绿肥”。玉米长至齐腰深,伏天来临,雨量大增,此时用犁中耕垄沟,壅土培根,既压埋玉米根部杂草,又利于大雨时排水。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