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旱涝保收 今成香饽饽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64149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饭碗旱涝保收 今成香饽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铁饭碗旱涝保收 今成香饽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铁饭碗旱涝保收 今成香饽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铁饭碗旱涝保收 今成香饽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饭碗旱涝保收 今成香饽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饭碗旱涝保收 今成香饽饽事业单位,只要一提起这个字眼,我们的联想就会情不自禁地指向另外一个让人又爱又恨 的字眼铁饭碗。铁饭碗上面镌刻着“收入稳定”、 “高福利”、 “待遇优厚”等等一系列关键 词,它映照出持有者幸福的脸庞和旁观者或艳羡或气愤的目光。而此次事业单位改革时间 表所引发的关注,其中很大一部分便是对打碎这只饭碗的期待 1 前世今生 碗大能吃饱的本色从来没变时至今日,虽然含义略有不同,铁饭碗“旱涝保收”、 “碗大能吃饱”的本色依然不改。“铁饭碗”这个词,原本出自改革开放之初。当时的企业以国有成分为主,那时的饭碗 常常是“端起来就放不下”,而且“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

2、个样”。 这样的现象同样广泛地存在于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之中。而时至今日,虽然含义略有不 同,铁饭碗“旱涝保收”、 “碗大能吃饱”的本色依然不改。今年 2 月有媒体报道,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领导的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 去年完成的2010 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显示,在分析被调查者的所属行业和职业 后发现,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定义:“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 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 的社会服务组织”。然而从事业单位所覆盖的行业领域来看,科教文卫在当

3、前人民生活中所体现出的问题 突出而尖锐。获得“幸福”事业单位人员并未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让人民更加幸福。铁饭 碗现象所带来的“三个一个样”不能不说在这种“失职”负有重要责任。据统计,我国目前有 126 万个事业单位,共计 3000 多万正式职工,其中教育、卫生和 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总人数的 3/4,教育系统人员即达到一半左右,另有 900 万 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 4000 万人。就是说每三十多个国人中就有一个是事业单位人员,其 中冗余人员又有多少?“尸位素餐者”究竟是多大的一个包袱?这是未来改革过程中必须要 回答的问题。 2 起起落落 择业天平上时轻时重铁饭碗曾经是大学生择业时的首

4、选,随着时间的推移,铁饭碗至上的价值取向也曾受到严峻挑战。但在国企改革、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几年,体制内的铁饭碗再一次迎来了“黄金 时期”。国人对铁饭碗的追逐经历过一番起落。上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中国的青年精英大学毕业生还是以“国家利益高于一 切,一切服从党的安排”为自己的择业方向,当时国家对毕业生采取“统招、统报、统配”政 策,是计划体制下的统一指令性分配。大学生一跨入大学校门就成为国家的人,拥有了铁 饭碗,无需考虑毕业以后找工作的问题,到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都由组织决定。当时青年的择业取向:第一位社会地位,第二位社会意义,第三位发挥个人才能和报 酬。年轻人在面对择业时,绝大多数

5、还是愿意去“铁饭碗”、没有“风险”的大城市中的全民 所有制单位,很少有人愿意去集体所有制或个体经营单位,即选择社会地位、声望高的大 专院校、大机关和全民企事业大单位。这可以称为铁饭碗追逐的第一阶段。时间推进到上世纪 90 年代,逐步出现了“以我为中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潮,同 时既要地位高、也要挣钱多,多元信仰在社会上并存和相互碰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 外思想和价值观的涌入,使得铁饭碗至上的价值取向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白领阶层风光体面地出现在了国人面前,他们拥有高学历、更开阔的眼界、更自由的 思想和更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往往供职于外企和业绩出色的私企,拥有着较高的薪酬待遇 和人们眼中更加“丰

6、富多彩”的人生。可以说白领阶层的优质形象在当今社会仍然在金融、 IT 等领域广泛地存在着,然而相对的社会期待排名有了明显的下降。上世纪 90 年代末期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以及新世纪依赖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革,特 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几年中,体制内的铁饭碗再一次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几个 简单的数字可以从侧面体现出青年人价值取向的转变。1994 年至 2000 年间,全国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员才不过 4 万余人。而 2007 年国 考,报名人数达 60 万,比 2004 年翻了近 5 倍。那一年全国有近五百万大学生毕业,也就 是说约每 10 个毕业生就有一位参加了国考。 2011 年,5

7、名南开大学学生在经济学家周立 群指导下对天津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意向进行了调查,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名列前三。原本光鲜亮丽的白领阶层被轻巧地抬起,而择业观天平上铁饭碗这一边再一次重重地 落下 3 发展方向 打破铁饭碗是大势所趋铁饭碗的逐步取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更为重要的是,社会逐步淡化铁饭碗 意识。铁饭碗产自“体制内”的成色和碗底的“国字号款识”显而易见。体制内的行政资源在今 天常常成为一些人交换体制外市场资源的筹码,权力变现的戏码在当前事业单位所暴露出 来的问题中时常显现:权力与利益勾肩搭背。而所有这些以破坏社会公平、滥用公权侵害 公民利益获得的财富,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事业单位铁饭碗

8、中的丰富大餐供坐在工位上 的人们大快朵颐。“长期困扰事业单位改革的种种难题,归结起来都与政府自身的改革有关”,中国行政 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说。改革的不彻底,的确是事业单位改 革延宕多年未见显著成效的根本症结。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表示,事业单位改革的动力来自内外两个方面:从外部 环境看,社会公众对于解决就业难、看病贵及提升社保水平等方面的现实诉求,迫使事业 单位必须通过改革来满足公众;从内部机制看,事业单位的广大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也希 望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回报,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透露,20

9、11 年我国将全面完成事业单位聘用制推行工作,2011 年我国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 度建设。铁饭碗的逐步取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更为重要的是,社会逐步淡化铁饭碗 意识。据半月谈报道 上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党的安排。 ”绝大多数毕业生愿意捧铁饭碗、到没有“风险”的大城市中的全民所有制单位,即社会地 位、声望高的大专院校、大机关和全民企事业大单位。 上世纪 90 年代 “以我为中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 ”高知、高新的白领形象逐渐深入人心,择业时人们往往选择供职于外企和业绩出色的 私企,拥有着较高的薪酬待遇和人们眼中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上世纪 90 年代末至今 “铁饭碗再迎黄金时期。 ”随着国企改革、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几年中,国企、 事业单位、公务员在毕业生择业中名列前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