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简介与趋势展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4018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简介与趋势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简介与趋势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简介与趋势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简介与趋势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简介与趋势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简介与趋势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简介与趋势展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简介与趋势展望第三部分: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简介与趋势展望一、我国环境审计简介一、我国环境审计简介(一)审计署环境审计工作的两个阶段。(一)审计署环境审计工作的两个阶段。环境审计伴随新中国审计机关已经走过 20 年的历程。总体上讲,20 年的环境审计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83 至 1998 年。这期间虽没有明确提出环境审计的概念,但在审计署开展的审计项目中涉及到一些对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事项,例如,1985 年,审计署与财政部、国家环保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对太原、兰州、长沙、桂林四城市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的审计。又如,1993 年,审计署组织对哈尔滨等13 个城市排污费进

2、行了审计。1995 年,审计署派出代表团参加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第十五届大会(本次大会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审计列为主要议题) 。通过参加这次大会,加深了我们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审计署还曾考虑成立环境审计机构的问题。第二阶段是 1998 年至今。1998 年,国务院在批复审计署的“三定”方案中,增加了审计环境资金的职能。为此,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明确了环境审计职能。这标志着我国环境审计新阶段的开始。按照李审计长关于开展环境审计要“摸清家底,探索路子”的指示,各级审计机关采取“积极试点,稳步推动”的做法,有意识地从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组织开展了多项环境审计,积累了

3、一些经验。(二)审计署近几年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二)审计署近几年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成立后,先后对河南、江苏两省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和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直接进行了审计;组织各地开展了 46 个重点城市排污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资金的审计。共审计5599 个单位,审计资金 240 亿元,查出违纪违规资金 27.8 亿元,移交各类严重违纪案件 27 起,涉案人员 47 人,其中 32 人已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共向国务院上报有关环境审计的审计报告、信息 40 多篇,朱镕基、尉健行、李岚清和温家宝等领导同志多次在报告和信息上作了批示。退耕还林审计提出的 6 条

4、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全部得到采纳。(三)参与的环境审计领域国际活动(三)参与的环境审计领域国际活动2000 年 10 月,李审计长当选为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环境委员会(ASOSAI WGEA)主席。这以来,我国环境审计的国际交往日趋活跃。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和外事司承担了 ASOSAI WGEA 秘书处的日常工作;着手起草了ASOSAI 环境审计指南草案 ;举办了 ASOSAI 环境审计研讨会;开通了 ASOSAI WGEA 网站。由于在环境审计方面作用和影响的增强,2002 年,我署当选为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环

5、境审计委员会执委会 15 个成员单位之一,李审计长当选为执委。(四)近几年环境审计的成果(四)近几年环境审计的成果1 1、基本了解了我国环境保护投入的、基本了解了我国环境保护投入的“家底家底” 。从投资渠道看,区分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两方面: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投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和企事业法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更多体现的是公益性,投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从投资规模看, “九五”期间,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是 3600 亿元(占同期 GDP 的 0.93%) ;“十五”期间,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将为 7000 亿元(占同期 GDP 的 1.3%) ,其中政府投

6、资 3940多亿元(主要来源于城市建设维护费、财政预算内基建投资、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等) ;生态环境投资将为 2000 亿元,绝大部分是财政预算内投资;从投资重点看,环境污染治理主要是补助三峡库区、南水北调、 “三河三湖”、 “两控区” 、北京市等重大工程和重点地区的污染治理;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是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及长江防护林建设、速生丰产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六大林业生态工程。2、在开展政府环境审计上初步取得一些共识。在开展政府环境审计上初步取得一些共识。主要是在环境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等方面。按照宪法第二十六条的提法,我国的环境保护分为生

7、态(生活)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两方面。因此,环境审计也可划为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这两个方面。环境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对环境建设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部门(含生态环境建设主管部门)的审计、对环境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等,但从对环境保护投入家底的分析看,环境审计当前的重点是环境专项资金,即环境污染治理投入的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3、我国环境审计与发达国家环境审计存在的主要异同。我国环境审计与发达国家环境审计存在的主要异同。我国的环境审计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较为粗浅,缺乏审计标准和规范;国外的环境审计普遍以绩效审计为

8、主,主要是针对政府环境部门职能的管理审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政策评估,有时并不审计资金,行使了环境部门的全部或部分职能。不少国家的环境审计正逐步向可持续发展审计发展,将人口、资源、环境统一纳入审计范围。与环境审计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环境审计存在的不足是:审计的深度、广度与环境保护的受重视程度还不相适应,范围窄,偏于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审计内容与方法和其他专项资金审计基本相同,没有体现特别之处。二、今后五年环境审计发展展望二、今后五年环境审计发展展望(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工作,高起点地推进环境审计,加强环境审计

9、整体规划协调,科学整合各项环境审计资源,学习借鉴国际审计先进经验,努力促进环境审计在新世纪新阶段取得新的发展。(二)工作目标(二)工作目标建立整体协调、分工科学、优势互补、运转高效的环境审计协调机制;逐步扩大和深化对国家重点区域环境保护投入和重大环境建设项目的审计;全面提升环境审计成果质量和综合利用水平;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环境审计模式;更好发挥审计在国家环境保护全局工作中的应有作用;巩固和提升我国环境审计在国际审计领域的地位和影响。(三)主要任务(三)主要任务围绕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两方面,以重点区域的环境保护投入和重大环境保护项目为

10、切入点,全面规划和开展跨审计专业分工的联合环境审计。环境财政审计以中央财政支出中的环境保护投入为主。一方面,按照公共财政改革的要求,促进公共财政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履行到位,建立稳定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和预算。另一方面,做到中央本级支出审计和中央补助地方支出中环境保护投入审计并重,在规范环境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专项环境审计调查和环境效益审计,提高环境专项资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和环境保护利用外资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环境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落实环境经济责任为主,重点揭露由于决策不当和职责履行失当,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以及给经济建设、群众生活和企业经营造

11、成的损失。今后五年重点审计的环境保护投入重点区域和重大环境保护项目是,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审计方面,以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纲要为主线,有计划的组织对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 6 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跟踪审计;环境污染治理审计方面,以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为主线,开展对“33211”工程、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重大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的审计。(四)建立健全环境审计协调制度与环境审计综合结果报告制度(四)建立健全环境审计协调制度与环境审计综合结果报告制度审计署成立环境审计协调领导小组,整合审计资源,统一协调环境审计中的重大事项,明确各业务司环境审计职责,优化组合环境审计力量,调动各方面

12、积极性,发挥整体优势,把握国家环境工作的内在规律,科学提出环境审计年度工作计划,切实提高环境审计工作方案的质量和水平,实现环境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探索建立环境审计综合成果报告制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业务司开展环境审计的能动性、创造性,通过单项的、高质量的环境审计成果报告,促进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在有组织地对不同重点环境保护区域投入和重大环境建设项目进行审计,力求年度环境审计覆盖我国主要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上,根据各单项审计成果进行综合汇总和分析,写出环境审计综合成果报告,在每年“”期间召开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座谈会之前上报,为中央、国务院环境决策提供依据。(五)

13、加强(五)加强“人、法、技人、法、技”建设,为环境审计提供保障建设,为环境审计提供保障优化环境审计干部队伍结构,一方面,提高环境相关专业人员占审计人员的比重;另一方面,建立环境审计所需的外部专家库,探索建立我国政府审计的外聘专家制度加强环境审计法制建设,规范环境审计行为。一是为解决深化环境审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环境审计在整个审计工作、环境保护工作的地位,在 2003 年底前制定出审计署关于加强环境审计的意见;通过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成果,促进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更好配合环境审计工作;二是贯彻好已有的审计法律法规,执行好审计署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暂行办法,切实提高审计人员执法水平,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积极

14、探索和运用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一是以审计目标为导向,充分提高审计人员运用审计机关已有的先进有效的审计技术方法的自觉性;二是开展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为开发使用适用环境审计的技术方法提供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抓好审计署与中国科学院联合研究项目环境审计研究与实践示范的执行和成果利用工作,争取在 2006 年能够在环境审计的基本准则、一般指南和量化的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在环境审计领域突出“两个并重”。充分利用环境审计更适于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和效益审计的特点,以环境审计为“试验田”,通过年度环境审计计划,安排和落实审计调查和绩效审计任务。(

15、六)强化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六)强化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组织广大环境审计人员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绩效审计、重点环境保护区域的审计调查的研究。(七)继续做好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七)继续做好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充分利用审计署作为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主席单位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国际审计交流。一方面,掌握国际环境审计的新动态,积极借鉴国际环境审计的先进做法,为我国环境审计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不断宣传和推广我国环境审计的成功经验,提升我国环境审计的国际地位。参考文献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 曲格平.环境保护知识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3、 刘天齐等.环境保护.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 毛永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5、 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环境年鉴 2002.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