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总在等待之后 (2)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63971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彩总在等待之后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彩总在等待之后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彩总在等待之后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彩总在等待之后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彩总在等待之后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彩总在等待之后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彩总在等待之后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精彩总在等待之后 浅谈延时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 吴兴区道场小学 夏春【内容摘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有激励性评价、引导性评价、批判性评价等及时评价,也要有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延时评价。本文从延时评价定义入手,试结合几则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延迟性评价。从而阐明:教师应当适当的运用延时评价,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个性的空间。【关键词】延时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时机 创新思维 【正文】延迟性评价,即推迟对学生的评价,是将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本的“智力激励法”和中央教科所华国栋研究员的“差异教学论”引进课堂评价,理解和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

2、机会,让学生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交流想法,并激发其他学生的创意与灵感,诱发更多有创意的思想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每一个学生激发自信,体验成长,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精彩。延时评价是相对于即时评价来说的一种特殊的评价方式,它是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不及时评价,而是把评价适当往后拖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让学生在完成思考过程、获得顿悟之后,再给以恰如其分的评价或小结的一种评价方式。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灵活应用延时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调动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延迟评价”不光是评价时间的延

3、迟,也是评价主体的扩张,评价过程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裁“,而是鼓励更多的学生一起发表意见,这时候老师也是一个幸福的学习者,因为在学生天真甚至幼稚的观点中谁说没有真知灼见。下面就以笔者一些实例谈谈延时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时机以及产生的作用。一、 “反调”时犯疑学生在课堂上唱“反调” ,往往是求异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此时把握好延时评价,是拓展创新思维的良机。我在教学葡萄沟这一课时,这样导入:“秋天到了,瓜果飘香了,一串串葡萄挂在树上,光望着都会让人留口水。同学们,甜甜的葡萄,好吃吗?”“葡萄有些很酸的,我有时候看到葡萄感觉牙齿都会倒下来。 ”我话音未落,班里的“淘气大王”浩浩就小声的嘀

4、咕起来。我当时吃了一惊, 竟然有人跟我唱反调。课堂一阵骚动,很显然浩浩的话引起了一些学生的共鸣。但是我没有急于作出评价,只是把头转向了同学们:“你们认为呢?”同学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个畅所欲言。最后演变为一场课堂辩论赛。可见,教学中学生“唱反调” ,实则蕴含着求异。迥异于别人或常规的见解多具有创造性。教师应不急于对唱反调的学生作出评价,而是让同学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此时,教师是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支配者.,是真正的主角。二、 “怪论”时迟疑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提出某些古怪、幼稚、甚至是荒诞的“怪论”时,常引来教师迫不及教学评价与考试2待的否定,无形中扑灭了学生创造的火花,挫伤学

5、生的思维积极性。如果遇到学生的“怪论”时,恰当运用延时评价,就会避免尴尬,给学生一个迟疑思维的空间。 在灰姑娘教学中,有同学提出“灰姑娘没有经商头脑”这样不符合课文所写意图而又主观臆意的“怪论” 。遇到这样的尴尬,我一般不作及时评价,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自己在讨论中去感悟。因为这是学生思维出现停滞的表现,只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的思维就会顺畅。这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营造思维理智,在他们的思维内化中,提高创造能力。这样,既能正确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评价,又能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疑问处寻疑文本的学习,学生往往会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有意识地思考问题,比较教师讲解的内容与课本、课外

6、参考书上的内容的区别,或比较同一问题的不同解答,并试图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提倡的东西。当学生质疑时,有可能是精心备课的教师所没想到的或是非常幼稚的、甚至是极度荒诞的问题。这时,教师千万不能妄下断言,可以通过延时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与众不同、敢于“发现”与“挑刺” ,然后及时转换角色(站在学生的立场) 、转换角度(从另一个角度思考) ,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里来解决问题。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课接近尾声时,一个学生突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如此重大的比赛中,对手为什么没有发现孙膑、田忌的谈话呢?”这个问题体现出了难得的创新意识。该教师愣了一下,显然这个问题

7、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然而我教师并没有否定、排斥或避开这一问题,而是就势问道:“这个问题很有创意!我们再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齐威王为什么没有发现孙膑、田忌的谈话呢?”一石激起浅层浪,学生研读后各抒己见:生 1:齐威王三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齐威王自认为一定能赢,根本不会在意孙膑、田忌的谈话。生 2:你瞧,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会发现他们的谈话呢?生 3:正因为齐威王的大意轻敌,才最终导致了失败。教师延时评价,顺水推舟引导大家进行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认识到了齐威王得意忘形、骄傲轻敌导致失败的道理。从教学实践看,质疑就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它埋在每一个学生的心

8、里。但这颗珍贵而娇嫩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精心呵护和培育下才会生根发芽,成长成材。四、异议时探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问题不一定是十分清晰的,有时在语言的表述方面存在模糊性,有时在概念、规律的条件上表述得较模糊,有时问题的背景可以有多种理解,同时学生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对问题的理解总会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3如教学三个儿子一文时,在充分让学生品读三个妈妈的对话和三个儿子的言行后,我问:“此时此刻,你认为一个儿子是哪个儿子呢?”一位学生说:“我最觉得是第三个儿

9、子,他是孝顺的儿子。我满意地点点头。一生又站起来说:“我也最觉得是第三个儿子,他做体贴妈妈。 ”正当我要总结时,突然一位男生站起来说:“我倒是最觉得那个唱歌的儿子,他的歌声能带给他妈妈快乐,解除妈妈的疲劳。 ”当我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回答时,感到为之一震,备课时根本未曾想到呀。我马上意识到,敷衍、直接否定都是行不通的,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是啊,对啊,歌声的确能让她妈妈开心一会。那到底是哪个儿子呀?”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应该是第三个儿子,虽然他力气不大,也不会唱歌,但是他看到妈妈现在很累,他最关心妈妈。 ”这个男生又说:“那个会翻跟斗的儿子也不错

10、啊,带给妈妈开心,也是个好儿子。 ”另外一个学生马上说:“不对,书上说水桶里的水都快满出来了,妈妈们现在很辛苦,应该没有那么多心思听儿子唱歌、翻跟斗。 ” “妈妈们都赶着回家烧饭、洗衣服,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有人能帮他们提重物,所以这时候应该是第三个儿子最乖了。 ”争辩声、讨论声、称赞声不断地传出。当我看到这一幕时,不禁感到一丝欣慰。正是由于我采取了延时评价,使得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了民主的课堂氛围,因而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五、兴趣时存疑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会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时,教师不易即时评价,要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教学小站一文时,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从哪里看出小站确

11、实很小?”一位学生说:“一是这个小站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快车从来不停;二是这个小站只有一间小屋,一排木栅栏,三五个乘客” 。如果教师一听,答案和自己的一样,不禁评价道:“你想的真全面,非常正确” 。其他学生一听已有了标准答案了,便放下手,这样的评价便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延时评价,让其他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于是便会出现多种理解:“如果这里是一个比较大的车站,就不会只有两个工作人员” 。 “我从小小的喷水池知道是个小站 ” , “我从蜜蜂嗡嗡地飞舞,使这个小站显得更加宁静”这句话中看出这是个小站。 “我从也没有电铃也可以知道”成功地运用延时评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思维活跃,从而形成更

12、深刻的理解。这种开放性的学习,使学生讨论很激烈。学生面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活动就成了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在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后,及时进行评价,反而会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六、 “精彩”时释疑一般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往往会出现在思维的后半段。因此,在课堂上,给学生的发言过早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的思维相成定式。特别是当学生讲得“精彩”时,科学的做法,是将评价的时间向后拖延,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完成思考过程。因此,教师正确的运用延时评价的方法,还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能够促进学

13、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个性思维的发展。如一位教师在上燕子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小插曲:4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第一自然段写出了燕子的俊俏外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后,突然一位女生举起手。 )生 1:老师,我觉得这一句话写得不完整。师:为什么?(教师很诧异,这篇课文可是作家郑振铎写的,怎么会错,但他还是给了学生解释的机会。 )生 1:作者只写了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就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那燕子的头呢?肚子呢?(有几只小手举起了。 )生 2:我也有同感。我认为应该改成“一个轻巧的头,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雪白的肚子,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

14、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样才完整。生 3:那还有爪子呢?生 2:那再加上“细小的爪子” 。 (有学生笑。 )生 4:我觉得这样写太罗嗦。师:那你们认为怎样写才好呢?(学生哑然。 )师: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以读释疑。 )生 5:还是课文里的好,因为作者抓住了燕子的特点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最能体现燕子的特点的。 (打破了问题的思维定势。 )生 6:对,燕子小巧的头,细小的爪子和麻雀等许多鸟类都一样,不能体现燕子的特点,可以略去不写。(学生通过探讨,自己钻出圈套,真正理解了写作方法。 )师:你们说得真好,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燕子特点的部位写,并没有面面俱到。你能用这种写作方法写

15、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吗?生 7:一顶红红的鸡冠,一个高高昂起的头,一身光彩夺目的羽毛,凑成了骄傲的大公鸡。生 8: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红红的眼睛,一身雪白的毛,加上短短的尾巴,就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总之,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正式因为教师巧妙、成功运用了延时评价原则,才让更多的同学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延迟评价”是培养学生思辩思维的适宜土壤与温度,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以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原则,留出充裕的时间,还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催生出课堂中的无限精彩。 5【参考文献】1.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纲要;2001.07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