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63777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家庭功能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家庭功能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家庭功能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家庭功能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家庭功能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家庭功能的关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家庭功能的关系论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政治理论教学部政治理论教学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 我国 l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 367 亿。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我国对外 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青少年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 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社会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和一些成人世界的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则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 负面影响。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家庭出现了母子沟 通不良、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从而使一些正处于青春期的个体无法得到良好 的社会支持

2、,他们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近年 来,我国 l8 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不满 l4 岁的儿童犯罪也 有所上升。犯罪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导致犯罪的因素,包括 家境贫穷、缺少与社会的联系、结交不良同伴、毒品和枪支的可获得性、神经 生物学因素、人格因素以及家庭因素等。其中,家庭因素被看作是最重要的影 响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有关以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功能系统与 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较为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我国青少年犯 罪的预防、干预和矫正提供一些借鉴。一、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界定一、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界定青少年犯罪行为是犯罪学、社

3、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 。在许多国家,由于“少年”和“未成年”两个概念是通用的,因此,少年犯 罪(juvenile delinquency)和未成年犯罪(minor delinquency)也通用。但“少 年犯罪”或“未成年人”犯罪这一术语,多被法学界所用。为了表述方便,本 文采用“青少年犯罪”这一术语来指称未成年人犯罪。少年犯罪是指达到承担 刑事责任年龄的少年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依法应受处罚的行为。 各国法律对少年犯罪的年龄规定不尽相同。按照我国的刑法规定,已满 l4 岁至 未满 l8 岁个体的犯罪为未成年人犯罪或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是已满 l4 岁 。这是狭义的

4、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从社会学定义来看,少年犯罪则是指少年偏离社会规范的偏差行为 。心理 学在少年犯罪领域的很多研究也采用“问题行为”或“偏差行为”这一概念。 实际上,问题行为(或偏差行为)和犯罪行为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青少年反社 会行为的描述。前者是从心理病理学的角度,而后者是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但 二者的含义又是互相重叠的。依照美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标准(DSMIIIRDia 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1987)。问题行为是 指在 6 个月以内,至少出现三种不同的反社会行为,包括偷窃、纵火、长期撒 谎和旷课、擅自闯入他人的家

5、、砸车、破坏财产、欺负他人,经常打架、强奸 等。本文将采用广义的定义。广义的青少年犯罪是社会学、犯罪学、犯罪心理 学等学科广泛使用的概念。而不是严格的法律概念。一般指 l8 岁以下的青少年 实施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问题行为。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辱骂教师,欺 辱同学,打架斗殴,偷窃,饮酒,失范性行为,买卖毒品,攻击他人,抢劫, 纵火,强奸和谋杀等。也就是说,既包括严重的违法行为,也包括没有达到触2犯法律的严重程度,但对自己、他人或社会都会造成伤害的问题行为。二、二、 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也是一个与生态系统类似的复杂的动态 系统。在这

6、个系统中,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发展的个体,同时婚姻关系、母子关 系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每个家庭成员的发展。在众多对青少年的问 题行为、犯罪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家庭一直都被看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 系统。多年来,研究者们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的探讨各有侧重, 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关系变量,主要指家庭成员两两之间 相互作用的关系特征,包括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和兄弟姊妹之间的相互作用特 征;(2)家庭成员的行为变量,主要指家庭的教养方式、父母的监控行为、家庭 成员是否有犯罪行为等。(3)家庭结构变量,即单亲家庭或双亲家庭、未婚家庭 或已婚家庭、核心家庭或多代家庭等。当然

7、,还有有关家庭经济地位、民族等 因素与犯罪的关系方面的一些研究。本文将主要从家庭关系变量角度出发,对 近年来有关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的研究进行介绍。(一)(一) 家庭功能的界定家庭功能的界定有关家庭功能的定义在研究者中尚未达成一致,但在与青少年犯罪行为有 关的研究中,研究者多是从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特征出发,去探讨家庭功能 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Beavers 和 Olson 的家庭功能理论是研究的重要理论基 础。Beavers 用家庭关系结构、反应灵活性、家庭成员交往质量和家庭亲密度 、适应性几个维度来描述家庭功能。Shekb 在 Beavers 的家庭功能理论的基础 上,将中国文化背景

8、下的家庭功能定义为家庭系统中夫妻间、母子间的双向关 系水平上的家庭生活质量。Olson 认为家庭功能包括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的情 感联系、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 。其中 Olson 的家庭 功能理论最具代表性,也是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 一种理论,该理论以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从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家庭 沟通三方面对家庭的功能进行描述。家庭亲密度是指家庭成员相互间的情感关 系;家庭适应性是指家庭系统为了应付外在环境压力或婚姻、家庭的发展需要 而改变其权利结构、角色分配或家庭规则的能力;家庭沟通是指家庭成员之间 的信息交流,它对于家庭在亲密度和适应性两个

9、维度上的发展情况起到重要促 进作用。无论是从 Beavers 还是从 Olson 的家庭功能理论中都可以看出,家庭 成员的关系特征是家庭功能所关注的主要内容。(二)(二)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家庭功能变量已经被一致看作青少年犯罪的强有力的预测因素 。有关临床 研究证明,在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表现出极端特征的家庭,尤其是亲密度极度 匮乏、家庭角色混乱、规则不一致的家庭,特别容易出现家庭成员离家出走或 患身心疾病、子女行为出轨等适应不良现象。Butter 早在 1979 年的研究中就 发现,有四分之三母子关系不良的儿童存在行为失调问题。Palterson 在一项 追踪

10、研究中指出,教养行为和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对儿童反社会行为的解释 力达到 30 40。还有研究指出,家庭矛盾比单亲家庭对孩子行为的负面影响 更大 。3近年来,针对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 下几个方面,即家庭功能与一般问题行为、家庭功能与不同犯罪类型、家庭功 能与初犯年龄和犯罪次数、家庭功能中的危险因素与犯罪行为等。1、 家庭功能与一般问题行为一项以 11 13 岁的青少年家庭为对象的 6 年追踪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功 能可以独立预测青少年的吸烟行为。生活在低亲密度的家庭中,父母也有吸烟 行为的青少年吸烟的比例比其他青少年高两倍。Shek 的研究发现,家庭功能与 青少

11、年的学业适应呈显著正相关,与吸烟和吸毒等问题行为呈显著相关。Shek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对家庭功能和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关系做了进一步考察 。结果表明,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的一般问题行为存在显著的相关,家庭功能不 良的青少年有更多的问题行为。国内的研究者在研究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方晓义等以北京市一所普通 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学生为被试,全面考察了家庭诸因素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 系,结果表明,家庭沟通和亲密度对青少年吸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在一些非 实证性的报告中,有研究者指出,对青少年犯罪行为有直接影响的是家庭的功 能缺陷而不是家庭结构的变换,所以,优化家庭功能才是预防犯罪的关键。还 有研究例论述了良

12、性互动的母子关系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宋戈 I 也指出,就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因素而言,不良母子关系可能是导致青少年犯罪 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动因。2、 家庭功能与不同犯罪类型Blaske 对 60 个暴力犯罪、性犯罪、非暴力犯罪和未犯罪青少年被试进行 了心理机能、家庭关系和同伴关系方面的考察。结果表明,暴力犯罪青少年的 家庭是非常僵化的,成员间亲密度很低。性犯罪者的家庭功能更为不良,母子 间充满矛盾,母子间的亲密度也很低。还有研究者“ 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犯罪 的家庭进行比较后发现,二者的家庭都缺少有效的监控。父母之间的矛盾以及 个体的攻击行为偏向可以预测攻击型的犯罪行为。缺少母亲的爱和结交有

13、犯罪 行为的不良同伴可以预测财产犯罪。C,orman-Smith 对 362 个居住在美国城市的非洲裔青少年也做了类似的研 究。研究者选取的被试包括非违法者、非暴力违法者、暴力违法者三类。结果 发现,暴力犯罪青少年的家庭的亲密度、家庭规则和家庭成员的卷入程度都显 著低于另外两类青少年家庭,而未犯罪组的母子沟通最为积极。Gayle(1996)在 对 Gotmmn-Smith 的研究进行评价时指出,他的研究证明了以前研究的结论,即 父母教养行为(家规与监控)与家庭关系特征(亲密度)是青少年犯罪的两个重要 预测源。3、 家庭功能与犯孽年龄、犯罪次数著名的“剑桥犯罪发展研究”(C 岫 dge Stud

14、y of Delinquent Developme nt) 在对 41 1 名被试进行的长达 24 年的追踪研究中,得到了早期犯罪和长期 犯罪存在显著相关的结论。研究表明,在 l0l5 岁就开始有初犯记录的青少年 中,有 323成为累犯(18 岁时违法记录达 6 次或以上)。在 8 一 l0 岁时被老 师和同伴评价为最爱惹麻烦的 217 的被试中,后来有 696成为长期的 违法者,在他们中间,只有 128 没有违法犯罪的记录。Farrington 等人在4这项研究中,用了 25 种测量工具,对被试在 8 一 l0 岁儿童的气质、父母的教 养方式、问题行为、家庭特征、同伴评定的心理功能以及与父母

15、分开生活等因 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总结出犯罪的 7 种预测因素:家庭收入低、父母有犯罪行 为、低智商、父母的抚养质量差,缺少爱、早期出现问题行为、偏差行为、被 评价为爱用行动解决事端的个体。在 411 名被试中,有 4 种以上这些因素的被 试共 23 名,其中 l5 名日后成为长期犯罪的青少年。虽然该研究主要是从社会 学和犯罪学角度出发对犯罪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但从该研究的结 论中可以看到,心理学家所注重的家庭关系因素对犯罪行为的重要作用,如缺 少爱,父母的抚养质量差等。Loeber 等 “在一项对男性犯罪的元分析中,将预测变量按照预测力的大 小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年龄,预测

16、力最强的因素是不同的。在儿 童 6 岁时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功能是最早的也是最强的预测因素,9 岁时儿 童的问题行为和 lO 岁时父母的犯罪行为对男性犯罪都有很强的预测作用。4、 家庭功能中的危险因素与犯罪行为为了有效的实施干预,研究者将影响因素区分为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关 于家庭中的危险因素对青少年犯罪行为影响的研究很多。Hirokazu Yoshikawa 对多年来的研究做了一个非常全面的综述,结果发现,诸多危险因素对儿童和 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是存在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遗传与犯罪的 关系会因为早期的家庭矛盾而加强;先天的危险因素与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 的关系会因为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及家庭功能不良而更强;不良的教养行为会使 婚姻冲突与儿童日后的行为问题的关系加强。TaroUa 等人 总结了与家庭有关 的预测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缺少父母的监控、管教方式不当、家 庭矛盾、父母的敌意态度、虐待、父母的问题行为、家庭缺乏爱和温暖、家庭 缺少和谐性几个方面。不难看出,除了父母的行为因素外,其他因素都属于描 述情感关系范畴的家庭功能系统。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