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63598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重点重点)学生版学生版一、分析意境一、分析意境 提问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解答分析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应包括景、情、境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 个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 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

2、的氛围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 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以上四步可概括为:所写的意象以上四步可概括为: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艺术效果+包含的诗人的感情,或包含的诗人的感情,或 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感情(分

3、析感情(分 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术语链接术语链接: A.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 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B.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 节操、忧国忧民等。第一节第一节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写景抒情诗的鉴赏 一、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一、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枫叶”、 “荻花”、 “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

4、还通过 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 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 效果。 二、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二、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 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 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 三、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三、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 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

5、的身世,当 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 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 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四、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四、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2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高、低、俯、仰的变 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从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入手分析。即把握写景的层次。如所见、所见、 所闻、所感;感

6、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色彩的搭配等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色彩的搭配等。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以动衬静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暗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 火独明”) ;以小见大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粗笔勾勒和细部粗笔勾勒和细部 描绘相结合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比兴比兴 手法的运用手法的运用。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雄浑壮丽的景象,

7、如王 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 描摹,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五、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五、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六答题步骤答题步骤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读清原诗。 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物的特征和寓意。(抓意象) 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 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明意境)

8、把自己融入意境中,想象作者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感情。(品感情)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要明确在诗中的位置,一般来说首句:渲染气氛,烘托形象,为全诗打下感情基调; 尾句:含蓄,留下想象的空间。七诗歌中常见感情。七诗歌中常见感情。 感情基调:迷恋、忧愁、愁苦、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 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压抑、沉郁、欢快、风趣、 平淡。 常见主题: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3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 离愁别恨。 不同诗歌类别不同感情:边塞征战诗对建功立业渴望,有

9、报效祖国的激 情,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 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 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咏物寄托是古人赋诗的 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 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 助之难。 答题示例:答题示例: 倦倦 夜夜 杜甫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此诗营造

10、了怎样的意境此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此诗通过描写凉气、月光、重露、飞萤、宿鸟等意象展现出深秋月夜的景象。 (步骤(步骤 一)一) 渲染了幽清冷寂的氛围。 (步骤二)(步骤二) 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感慨和忧愤。 (步骤三)(步骤三) 春行即兴春行即兴 李华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请从“景景”和和“情情”的角度来赏的角度来赏 析这首诗。析这首诗。 答案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

11、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 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 。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诗中“花自落” 、 “鸟空鸣”之景都显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 ,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 之情(析感情) 。 西楼西楼 4曾巩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 分)分) 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

12、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 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江宁夹口(其三)江宁夹口(其三) 王安石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这首诗的首句用了这首诗的首句用了“月黄昏月黄昏”三个字,请问,诗人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三个字,请问,诗人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 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绝绝

13、 句句 杜甫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秋夜秋夜 朱淑真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此诗无一“情情”字,而无处不含字,而无处不含“情情”字。请从三、四两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字。请从三、四两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 一个字,并在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果营造意境的。一个字,并在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

14、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果营造意境的。望江南望江南 超然台超然台作作 苏苏 轼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 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5(2)请从)请从“情情”和和“景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长安秋望长安秋望 (唐)赵嘏 水村闲望水村闲望 (宋)俞紫芝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

15、业在芦花。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注解】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嘏的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紫芝的诗为仕宦失意后 隐逸扬州时所作。翡翠:翠鸟。 (1)两诗均按“望”字组织题材,景中寓情。赵嘏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拂晓图: 云雾飘游,残星寥落,归雁横天,长笛悠怨,红莲凋谢,显出一派凄迷清冷的意境,表现了 诗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紫芝的诗 。 (2)两诗分别以议论和感叹的笔触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情怀,点明诗歌主旨。赵嘏诗中“鲈鱼 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是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 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借典故抒写了诗人思念故园、毅然归隐的心情。俞紫 芝诗中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这首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1)“石泉远逾响”句中“逾”字着似无理,实则精妙。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3 分)(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请从“景”和“情”的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