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常见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纠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588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常见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纠纷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当前常见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纠纷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当前常见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纠纷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当前常见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纠纷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当前常见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纠纷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常见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纠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常见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纠纷(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当前常见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纠纷 案件的案例剖析 张振岭 笔者在基层法庭工作多年,审理和参与审理了一些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纠纷案件,在此基础上,结合涡阳法院近年来这类案件的受理情况,总结和梳理其中的规律经验、个案情形和法律适用,以便交流和研究,还期待广大法官和学者们给以指导和赐教。 涡阳是个农业大县,老子生地,道德之乡,150 多万勤劳朴实的人民,就耕耘在这片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长期以来全县 15万多公顷的土地,是涡阳经济的基础。社会发展靠农业,人们生存靠土地,特别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广大农民,他们对土地的依赖和崇拜,不亚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和爱护。但二十世纪末,受打工潮、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广大农民种

2、地的积极性不高,弃耕现象普遍存在,土地争议案件自然就少之甚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宣布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这一古老已延续 2600 年的税种,从此成为了历史。免征农业税、取消特产税、粮食直补等政策的出台,大大激发了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大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民都看到了过去“赔本”的土地,如今成了家庭一份固定的收入,纷纷在农忙时回村种田;一些在二轮承包中自动放弃土地的农民也纷纷向村里提出土地承包的要求,导致涉及承包土地纠纷案件大幅度增加。据统计6 年以来,涡阳县人民法院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逐渐攀升,最多的是 20

3、07 年,一年涡阳法院共审理 32 件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的民事案件,这一年对于涡阳县来说是一个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纠纷的高潮;这也多少可以折射出全国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纠纷案件的发生规律。 年 限(年)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纠纷案件数(件) 7 17 32 21 28 14 8 涡阳法院 2005 年以来审理涉及承包土地纠纷案件数统计表 归纳起来,农村土地纠纷案件的主要类型,一是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有关权益纠纷而引起的民事案件:1、承包合同纠纷。表现在违法收回已经发包给农户的承包地;利用职权收回、调整承包土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进行土地

4、承包经营权流转等等。2、承包合同效力纠纷。涉及承包合同是否合法、有效的问题以及无效合同的处理问题。3、侵占土地使用权纠纷。当前在涡阳县违法建房侵占他人承包地的案件较多,其原因是集镇发展扩大而规划滞后,农村新建住房宅基地缺少统一划拨,很多农民在承包地里建房时地界不明从而产生纠纷。还有一些农民在土地使用过程中,界限不是很明显,两农户之间在种植过程中互相侵占,从而引起纠纷。4、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合同履行期限较长,承包人为了生产经营的需要,一般要进行一定的先期投入。在承包期内,如遇工业占地或其他项目征地,承包合同势必要解除,而一旦承包方与发包方就补偿费分配问题达不成协议,纠

5、纷就此引发。有的是家庭承包经营成员之间,因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不公而引起的纠纷。5、离婚或再嫁妇女维护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这主要是指再嫁妇女原有的承包土地份额被原来家庭成员或近亲属非法耕种或其承包经营权被非法剥夺等引起的纠纷。6、土地互换、出租等流转引起的纠纷。这主要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户之间,为了生产经营方便,自行相互换地耕种,或出租土地用于其他农业种植养殖而引起的纠纷。7、相邻土地所有权行使关系纠纷。这主要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因相邻土地有关权益行使,或发包而引起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相邻关系纠纷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家庭承包经营户之间的纠纷。8、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等。 二是因土

6、地权属纠纷而引起的行政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对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没有设定行政处理程序。但 2005 年 7 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第一条第二款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该规定为特殊情况下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设置了一个行政处理程序。还有更多的是对政府部门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发证行为有异议而引起的行政诉讼纠纷,这类纠纷的诉讼在涡阳法院,相对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的其他行政诉讼较为常见。 本文只结合涡阳法院近年来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纠纷有代表性的民事

7、案件的审理情况,就案例进行法理上的分析和说明。在分析和说明之前,应该理清如下几个常识性的概念。 1、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权利人 所谓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是指农村用于发包给承包户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依法行使、变更、放弃对农村承包土地权益的权力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第十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行政村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由此看来,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

8、人即权利人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体说来,可能是村农民集体、村内某农民经济集体或乡镇农民经济实体。而村委会,则是依法代表村农民集体,在一定范围内具体负责管理集体土地的村民自治组织。国土资源部根据物权法制定了土地登记办法,集体土地可以依照该办法进行所有权登记,登记之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以登记为准,该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上所显示的所有权主体即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权利人。这个权利人不是人民政府,也不是代表政府职能部门的农村经济管理局。 2、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及其性质 1978 年,同样是安徽北部农业县的凤阳县,那里的一个叫小岗村的部分村民掀起了全面铺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序幕,触发了农村土地

9、制度的重大变革。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正是这一制度发展和完善的产物,也是一个必不可少法定形式的有力见证。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行政村等发包方与承包经营人依法签订的关于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书面协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一条:“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一)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二)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三)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四)承包土地的用途;(五)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六)违约责任。”第十八条:“承包方案应当按照规定,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

10、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在承包方的权力中,值得一提的是抵押权的设定。设定抵押权是指承包方在不转移土地占有的前提下,将承包的土地作为自己或者第三人的债务的担保,承诺当债务不履行时,用承包经营权变价或折价抵偿。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第 37 条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只有经发包人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才可以作为抵押物。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合同,它既有民事合同的法律特性,也有行政合同的某些特征,还有与过去经济合同相同的特点。有

11、学者分析:就承包方的生产经营和销售大都听命于上级行政指令,村集体认为必要时可以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而承包方一般只能被动地接受等这些特点来看,其具有行政合同的特征;从农户获得具有物权性质的承包经营权这一角度看,它的确又是一种设立用益物权的民事合同;从它具有强烈的公法干预色彩来看,与纯粹的民事合同确实有一定差异。中国人民大学杨才然教授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制度的立法思考一文中称,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是“一种异化的经济合同”。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法律保护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村土地承包人对其依法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农村土地承包法使之趋于完善,增强可操作性,并就

12、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强调了发包方的义务:维护承包方的土地经营权、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为承包方提供必要的服务、组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承包方的权利:土地承包经营、土地承包经营的流转、承包地被征用、占有时依法获得补偿的权利、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同时还载明了承包方的义务: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国家在农村实施的一项基本制度,“三农”问题历来与这项制度有着深刻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广大农民通过这项制度的实施,获得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了土地,能自主经营并依法处分这种权利,这对促进农业的发展与农村社会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7 年 10 月 1

13、 日施行的物权法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从而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了物权的保护方式。此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以下简称)和土地管理法等法律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了有关法律保护的条款。 在物权法实施以前,农村土地承包法第 49 条:对以其他方式承包土地,已依法登记取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才赋予了相应的物权效力。在物权法实施以后,根据物权法第 127 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在流转上,根据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解释第 21 条:“承包方未依法登记取得土地

14、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即以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包方请求确认该流转无效的,应予支持。但非因承包方原因未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的除外。”经依法登记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可以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在保护方面,如果发包方就同一土地签订两个以上承包合同,承包方均主张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已经依法登记的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未进行登记的以其他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权力性质上被认定为债权。即“生效在先合同的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合同生效时间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则“已经根据承包合同合法占有使用承包地的人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15、”。 农村承包土地事关千家万户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审理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纠纷的案件也倍感责任重大。人民法官为人民,事关民生和农民生活、农村稳定、农业发展的案件,自然在每一位法官的心里重如千斤。在这些纠纷的背后交织着各种利益冲突和传统观念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农村承包土地纠纷早在多年前就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因此,在审判实践中理性思考有关土地承包纠纷问题,认真总结这类案件的审判经验,对于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稳定农村社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几例相对典型的这类案件进行简要剖析。 一、涉及开荒、复垦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案例 案情摘要:家住涡阳县牌坊镇梁庄的梁某某早年在南方收破烂,自己家的承

16、包地由亲友代耕,土地二轮承包时,梁某某自愿放弃耕种。后梁某某回到村里,又包了村里的部分机动地,但和原来梁某某家承包的土地相比少了好几亩。2005 年梁某某征得所在村民组村民代表的同意,对村西边沟沿上由于村民拉土建房而形成的残缺搁慌的 1.8 亩土地进行整理和复垦,并实际耕种收获了几季。2007 年 9 月秋种时节,与梁某某复垦耕种土地有一简易生产小路之隔的承包土地的户主石某,强行将梁某某复垦耕种的 1.8 亩地连同生产路一起犁耕,并种上小麦,双方为此发生吵闹。梁某某夫妻年龄大,敌不过以女能人著称乡里的石某某,就找村干部处理。新选上的村干部以不了解、问不了为由让他们上了法庭。原告梁某某起诉要求被告石某停止侵权、返还承包地并赔偿经济损失。 审理经过:针对原告的诉请,主办法官首先进行面对面调解,再对原、被告背对背劝说。但被告强调争议的 1.8 亩土地是其承包地的地边,按理应该由其耕种;同时强调,村民拉土形成的所谓生产路侵占了被告的这片承包地,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