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572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简述述美美育育的的任任务务 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 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我我国国教教育育法法 体体系系的的几几个个基基本本层层次次 教育法 部门教育法 教育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 教育行政规章 试试述述决决定定课课程程的的进进步步和和发发展展的的内内部部基基本本矛矛盾盾课程的进步和发展要受制于政治、 经济因素和自身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其基本问题 (关系):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 知识与 能力 3 分科与综合 4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简简述述现现代代教教育育的的一一般般特特点点1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 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 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强 制实施了义务教育,并以法律的形式贯彻执行,保证所有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3 教育的 形式多样化。 4 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为了适应科技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 展的需要,终身教育的理念应运而生。终身教育认为,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 身发展的一生。 5 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6 现代教育追求通才 教育、全才教育。 简简述述传传统统教教育育派派和和现现代代教教育育派派各各自自的的“三三中中心心”主主张张 传统教育三中心由 赫尔巴特提出:教师中心,教

3、材中心,课堂中心 。现代教育三中心由杜威提出:儿童中心 、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简简述述“教教师师主主导导与与学学生生主主体体相相结结合合”的的教教学学原原则则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 程中,无论是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水平还是经验,教师相比中学生都处于优势地位,因此, 教师要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自己发挥积 极性,才能更好地学。教师既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也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两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贯彻这一原则的主要要求是:教师要恰当科学地组 织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 科学方法;建立

4、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优优秀秀教教师师应应具具备备哪哪些些方方面面的的基基本本素素质质? 1 良好的思想 政治素质。2 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 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 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 多方 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 优良的身心素质。 简简述述教教育育目目的的与与培培养养目目标标间间的的关关系系。教育目的与培 养目标的关系: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是一切教 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各级各类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总要求,对所有学校都具有指导 意义。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 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

5、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其次,培 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 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最后,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培养目标可以测量, 但教育目的不可测量。试试论论作作为为“教教的的主主体体”的的教教育育者者与与作作为为“学学的的主主体体”的的受受教教育育者者之之间间的的联联 系系。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二 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这种复杂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教育者和 受教育者互为活动的主客体。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受教育者是教育者 认识、

6、教导和塑造的对象,是教的客体;在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活动的主体,而教育 者成为其学习的对象或客体,教育者的人格精神、行为模式、知识技能等都成为受教育者 学习的内容。 (2)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共同的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 (教与学)教育 者具体研究、处理、教授教育内容,使之为受教育者更好地把握或吸纳;而受教育者则学 习、理解和掌握教育内容,使之内化于心,发展自身素质。 (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共同 的活动目的,即发展受教育者的素质。无论是教的活动还是学的活动,其基本目的是发展 受教育者的素质,进而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可知,在教育活动中,虽然 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

7、的主体”的受教育者各自所承担的任务不同,但是,他们 都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者,二者联合构成教育活动的主体。 联联系系实实际际,谈谈谈谈加加强强教教师师 职职业业道道德德建建设设的的意意义义与与具具体体内内容容。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 中应 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 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在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 的威信。 加加强强教教师师职职业业道道德德的的具具体体内内容容:(1)对事业无私奉

8、献。教育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 业,我们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使他们能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2)对学生真诚热爱。热 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前提,只有教师真诚无私地爱学生,才能把教育 工作做好。3)对同志团结协作。 (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此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简简述述人人身身心心发发展展的的一一般般规规律律。 (1)个人身心 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个别过程和特点也具有一 定的顺序,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 (2)个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面

9、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3)个人身心发展的 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 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4)个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的身心 发展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研究个体的差异性对做好困 材施教工作非常重要(5)个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简简述述生生产产力力发发展展水水平平对对教教育育的的制制约约作作用用。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 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2)生产力 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在不同

10、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教育的目的也 不相同。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手段随着 生产力 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前进,从而适应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4)生产力发展影响教学方法、教 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5)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任何社会教 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 础;另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程度。 教教学学的的任任务务(1) (智)使学生系统地掌握 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 学基础知识,足教学的基本任务,足

11、教学的中心和基础。存此基础上,还要使学生形成相 应的技能、技巧,增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 (2) (德)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性是教学的重要特点。通过教学可以使受教育者明 确应为谁服务。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养成共产主义 道德品质。3) (体)发展受教育者身体,增强体质,使其健康发展。通过教学,使学牛掌握 锻炼身体的科学知识与正确方法,养成锻烁身体的习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 康发展。 (4) (心理)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教学任务之一是保持和增进学生心 理健康,墒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预防和治疗心理异常与

12、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完 善个人人格。 总之,教学作为一种途径,它实现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 育等各项教育的任务。 为为什什么么说说教教育育在在人人的的发发展展中中起起主主导导作作用用? 教教育育在在人人的的发发展展中中起起主主导导 作作用用的的主主要要原原因因是是(1)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教育按照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 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 教育按照教育目的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加 速个体的发展速度(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按照教育的要求,将学生高度组 织在一

13、起统一授课,保证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不受或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4)教育可以 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学校教育有助于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学校教育有助于 个体特殊才能的表现与发展,同时,学校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也都能从其他人身上吸取闪光 点,丰富自己的个性。 (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现现代代教教师师的的 基基本本素素质质 教师的任务、角色和劳动特点决定教师素质的特殊性。 (1)思想政治素质。包括: 思想政治理论的武装和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树立。 (2)职业道德素质。包括:对事业,无私 奉献;对学生,真诚热爱;对同志,团结协作;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3)科学文 化

14、素质。包括:扎实地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较为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文化科学发展史的知识;对文化科学的新发展、新成果有所了解。 (4)教育理论素质。包 括: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掌握教育规律。 (5)教育能力素质。包括: 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 能 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6)身体心理素质。有充沛的体力,健康的意识和习惯。良好的 心理素质包括:具有认知过程的良好心理品质;情感意志过程的心理表现;良好个性心理 特征。 运运用用现现代代教教育育功功能能的的基基本本原原理理说说明明教教育育在在社社会会主主义义现现代

15、代化化建建设设中中的的作作用用。(1)现代 教育具有三方面的本体功能,即现代教育的职能: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的进程 人的培养;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社会遗传;经验和人才的选择一一科学筛选。通 过这些职能的发挥,教育对社会产生了一系列功效,包括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人口质量的提高等。 (2)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同样具有十分重要 的战略地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党中央明确提出的决策。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首先,教育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要靠人才,而人才培养要靠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

16、科学技术飞速 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现代社会的国际竞争已由过去资源、资本的竞争转变成 技术、智力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因此,要使国家立 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其次,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 人口质量是现代社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有高质量的人口才有高质量的社会、高质量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改善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正是教育。 再次,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 率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 决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教育不仅能提高劳动者的质量,还 可以传播科技、发展科技,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高效率,给现代化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价 值。 最后,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 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发展文化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实施和普及是提高全民族文 化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必须依靠教育的灌输和培养。 综上可知,教育必 须也必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