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镇居民购买金融产品状况调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3493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城镇居民购买金融产品状况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杭州市城镇居民购买金融产品状况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杭州市城镇居民购买金融产品状况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杭州市城镇居民购买金融产品状况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杭州市城镇居民购买金融产品状况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杭州市城镇居民购买金融产品状况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城镇居民购买金融产品状况调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居民购买金融产品调查报告居民购买金融产品调查报告姓名:姓名: 黄黄 晨晨学号:学号: 2008400591班级:班级: 08 金融金融 11 班班老师:老师: 苏苏 宁宁概要概要07 年中国持续的牛市使得家喻户晓了股票,全国上下都在讨论一个话题炒股。然 而随着股神巴菲特高位出售中股后中国股市转向了熊市,股民纷纷喊苦。针对股市的大起 大落我们小组决定对居民购买金融产品作个调查,以了解下杭州居民的购买动机。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居民购买金融产品的动机,获得城镇居民对于购买金融产品 的较正确的态度与意向的调查资料,从居民对于金融产品的投资心理与角度进一步确定普 通民众对于金融市场的信心,修改级完善

2、银行推出各类金融产品的计划与策略。 调查对象:乌鲁木齐各层次的居民。 调查内容:通过对居民的个人基本情况的了解,调查居民购买金融产品的情况,从而 分析居民的购买动机。 (详见调查表)一、调查情况一、调查情况以下是此项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年龄(岁) 20 岁以下的比率是 10% ,2130 岁的比率是 35% ,3140 的比率是 35%,4.4150 的比率是 10% ,50 岁以上 10%,说明青年和中年人较多的接触金融产 品。工作单位类别情况 政府机关 35%,事业单位 15%,国有企业 15%,.民营企业 10%,外资企业 15%, 个体企业 5%,其他单位 5%。说明政府机关相对于接

3、触的比较多。文化程度情况 高中以下 12%,高中及中专 8%,大专 25%.本科 25%,硕士 25%,博士及博士后 5% ,说明文化越高越多的接触。职业情况 专业技术人员占 35%,文职员占 15%,技术工人占 25%,服务人员占 5%,政府、事 企业单位管理人员占 20%,其他 10%。说明职业性质越高接触越多。月收入情况 1000 以下占 5%,10002000 占 5%,.20003000 占 15%,30005000 占 15%,500010000 占 25%,.10000 以上占 35%。说明收入越高接触越多。婚姻状况情况 未婚占 25%,.已婚占 50%,离异占 25%。说明已婚

4、人士对金融产品接触较多。家庭人口情况 一人占 30%,两人占 20%,.三人占 25%,三人以上占 25%。说明单身人士也相对于 较多接触金融产品。是否购买过金融产品(包括原生金融产品和衍生金融产品)情况 是占 75%,否占 25%。说明购买金融产品的人现在比较多。您购买过哪些金融产品情况 外汇占 5%,债券占 15%,股票占 15%,存单 15%,.期货占 15%,.期权占 15%,. 基金占 15%,其他占 5%。说明股票,存单,期货,期权,基金相对于其他来说是比较热 门的金融产品。尚未购买金融产品的主要原因 无意向占 5%未有足够资金介入占 25%不了解金融产品不愿购买占 15%,对市场

5、信心 不足 占 25% ,投资风险高占 30%。说明,风险性是比较看重的因素。认为目前以下哪一类金融工具最合算 股票为 15.8%,基金为 21.2%,期货为 5.5%,居民储蓄为 40.2%,人寿保险 12.3%,其他占 5%。若经济能力许可且市场好转上行愿意投资类金融产品 十分愿意 25%,比较愿意占 45%,.不太愿意占 25%,很不愿意占 5%。说明接触金 融产品的意愿和市场发展形势有牵连。若经济形势有所好转,选择购买持有您会选择金融产品情况 外汇占 15%,债券占 25%,股票占 35%,基金,期货占 15%,.期权占 5%,其他 5% 。说明股票是金融产品中选择较多的选项之一。购买

6、主要原因 保值 30%投机获取收益 55%,兴趣爱好占 5%,其他占 5%。说明获得利益是接触 金融产品的主要目的。会选择的债券种类 政府债券占 62.5%,.公司债券 22.2%,金融债券占 10.3%国际债券占 5%,说明目 前金融危机形势下城镇居民债券的投资方向由高收益性转为高安全性。会选择哪个行业的股票 医药占 15%,IT 业占 11%,旅游业占 23%,服务业占 20%,制造业占 16%,金融业 占 5.5%,房地产业占 4.5%,其他占 4%。说明四个股平均受青睐。会选择的基金种类 封闭型基金 45%,开放型基金 55% 。说明开放型基金是较受欢迎。会选择购买的金融产品持有多长时

7、间 短期占 15%,中期占 15%长期占 25%永续占 25%视形式而定为 25%。说明购买金融 产品的时间不太一致。所希望的金融产品的收益率3%以下占 42%,3%5%占 26,5%10%占 19%,10%20%占 8%,20%以上 5%。对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的金融产品的收益预期情况 难以获得收益的受访者占 75%,收益很小的占 20%,收益可观的占 5%。对现行金融市场的预期情况 乐观占 25%,较乐观占 35% ,不乐观占 35%,不报希望占 15% 。说明对金融市场 的预期各有各的态度。是否关注金融市场及金融产品动态情况 十分关注 25%,经常关注 40%,.偶尔关注 20%,不太

8、关注 10%,从不关注 5%。说 明大多数人经常关注金融产品的动态。对目前物价水平的看法 物价一般,可以接受为 23.2%,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为 76.8%。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看法 36%的受访者认为政策过松,30.1%的受访者认为政策偏松,33.9%的则认为恰倒好 处。二、调查分析二、调查分析调查显示,当前认为投资股票或基金最合算的居民占比连续第三个季度下跌,跌幅由上季度的 8.5 个百分点扩大至 10.8 个百分点。此消彼长,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占比则为 38.1%。与之对应,主要金融资产为股票和基金的家庭占比同比下降 9.7 个百分点,主要金融资产为储蓄存款的家庭占比则同比上

9、升了 7.5 个百分点。 上述变化的背景是,在过去的九个月中,上证指数较去年高点累计下跌了 53%,交易额缩水严重。事实上,居民投资意愿首次下降正是出现在 A 股掉头向下的去年四季度。当季,偏好股票的居民占比结束长达四个季度的快速攀升,首次环比大幅回落 8.5 个百分点。受汶川地震影响,人寿保险成为了惟一受到居民显著青睐的金融产品。偏好购买人寿保险的居民占比创下了同比增长 2.3 个百分点的单季最大涨幅。在灾情严重的四川省资阳市,这一比例更环比猛升 10 个百分点。居民投资意愿的下降与其对经济形势的不乐观判断亦不无关联。调查显示,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居民占比自去年以来首次环比下降,降幅

10、为 4.2 个百分点,占比 45%,但仍比上年同期提高 15.5 个百分点;但同时,50.5%的被调查者仍认为三季度物价将“上升”,占比为有调查数据以来的同期最高。居民的判断更多是受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主观性较强。调查结果同时暴露了城镇居民当前经济形势中的隐忧。不过,调查显示,货币当局的紧缩政策已经令银行和企业明显感到货币吃紧。其中,认为金融投资产品难以获得收益的受访者占比达到了 75%的 3 年来最高水平,认为当前货币政策过松或偏松的受访者占比达到了 66.1%的 2008 年以来最高值。 当前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揭示不够,一些营销人员为完成任务甚至采取各种办法误导客户,比如通过赠送油米面

11、的方法向低收入人群推销高风险的产品。一旦发生的损失超过了这一类群体的承受能力,将极易影响社会的稳定。然而我国金融产品市场还处于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金融产品创新更多的是通过跟随和学习国外金融产品,其创新的标的也是以基础证券产品为主,与成熟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创新有着本质的差别,我国金融产品创新不应因噎废食。市场调查及客户需求分析,是财富管理及理财产品创新的基础,机构应当在这一基础上找准自身定位,再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产品。目前很多国内银行在做财富管理及理财产品创新的时候,很少会涉及市场调查及客户需求分析,在与监管当局沟通或给消费者作介绍的时候,并未体现出其对自身定位、目标客户、盈利机会分析及消费者利益

12、保护等方面的考虑。在不知道潜在的客户是谁、不知道盈利的技术、平衡点在哪的情况下,就将产品推向市场,这样的理财及产品创新只会在未来给市场带来新的不规范和危机,所以,不管是产品创新也好,还是财富管理也好,虽然中国需要推出一系列的衍生品及理财产品,但各个机构在这之前一定要进行市场调查及客户需求分析。在这一基础之上,机构自身的内控及合规管理是进行财富管理及理财产品创新的基本条件,什么时候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能自觉自愿的把遵守合规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这时利于市场发展的各种规定才能在财富管理市场中得到有效的执行,保障市场能健康发展。做财富管理及理财产品创新的机构应当熟知自己的业务,即知道自

13、身是处在商业链、客户链当中哪一层面上、要知道自己的风险,知道自己的客户,最后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在清楚自身市场定位的前提下来选择合适自己的细分市场,通过了解产品的创新风险程度及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来有选择的提供产品及服务。三、建议三、建议金融产品的发展始终围绕两个中心点,一是如何控制风险,二是如何确保收益。首先,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投资部门应意识到理财的过程最重要也是前提的是帮助客户控制风险。商业银行要注意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推出不同的金融产品。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现象。商业银行在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时,必须注意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虽

14、然市场本身是细分的,但是哪些客户适合购买什么产品,还需要对投资者进行启发和教育,在投资者对产品获得一定知识、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以后才销售,应该是整个财富管理行业的共识和基本操作规范,因此,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风险告知及在对投资者进行风险偏好测试的基础上再提供相应的产品也是重要的,并且,机构也应当提升自身的应急管理能力。此外,商业银行急其他金融机构致力于交易所理财产品的开发,以打造我国金融超市为战略发展目标。深交所金融超市包括了三个部分:一是能够为各类投资者提供顺畅、高效、灵活的开放式交易平台和销售平台;二是具有科学、有效、可行、完善的制度规则;三是种类齐全、透明度高的金融产品以及科学、合理、有效的金融产品动态开发设计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