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素质 (1) (1)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62729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素质 (1) (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心理素质 (1) (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心理素质 (1) (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心理素质 (1) (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心理素质 (1) (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素质 (1)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素质 (1) (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通过思想沟通关注教师心理素质浅谈通过思想沟通关注教师心理素质文昌宫民族小学刘秀红浅谈通过思想沟通关注教师心理素质浅谈通过思想沟通关注教师心理素质教师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按照一定的世界观塑造学生的个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个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长期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发现:要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需提高教师素质,改进他们的教学水平。这正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内容。林崇德教授在其所著的教育的智慧一书中写到:“我们把教师素质理解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

2、理品质的总和。 ”这是国内较崭新的研究成果。林教授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从理论与应用两个层面,界定了教师素质,并强调了教师思想和心理品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显著影响作用。可见教师心理素质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针对拥有一百多位教职工这支庞大的队伍认真思考,如何通过加强思想工作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经深入分析,党员队伍有四十二名、青年团员十二名、入党申请人 33 名。面对这样一支积极向上的优秀团体可以通过加强沟通达到优化教师队伍的目的,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整体水平。 一、从教师的职业特点角度出发,通过思想沟通增强教师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教师职业特点还决定了教师具有多层次的复杂身份:是

3、教师、班级的领导、代理家长,又是学生们共同活动的伙伴。针对教师中存在不同的现象分析,沟通中强调他们多重复杂的身份,需要多重角色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学生心理的有效共同与角色化效应。这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否则,将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最大的不同点是塑造灵魂,而前提条件必须实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心理自塑。然而,处在信息时代,教师的劳动更加复杂,更加追求创造和卓越,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压力,比起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重。教师由来已久的“平衡”心态正在经受不曾有过的“挤压” ,教师心理重负已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现实。由此而产生的疲劳综合症、多重角色转换的心理困难、

4、教师的职业倦怠乃至校园推销、惩罚现象、心灵施暴等人格缺损都无声而严肃地提醒我们要提高心理素质,优化教师队伍,不容忽视教师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塑造下一代的灵魂。日常,通过深入群众,经常沟通在真诚的心灵碰撞中,关心教师的思想状况,努力提高他们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教师生活质量,完善自身人格。尤其是关注党团员教师他们在日常注重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忽视了自我,在沟通中提示他们强调健康概念。长此以往,坚持加强沟通达到提高教师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提供自我调节的方法,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使广大教师的心态更乐观、轻松,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通过创新的活动形式及有关途径的探索,提供教师展示才华

5、,追求自我实现的空间与人文环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身人格。二、从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入手,督促教师加强学习与学生同步成长。根据国外调查表明,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它行业的人。在知识经济时代里,计算机普及,Interne 网的利用,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给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特质带来巨大的冲击。这意味着教师将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选择优秀的教学软件、高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大量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同时,教师还要责无旁贷地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另外,教师自我期望值过大,追求“完美主义” 、教师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症结都给教师施加了无形的压力。我们知道,适度的

6、工作压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令人振奋,给人向上的力量,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反之,过度的工作压力,即不愉快的压力,则给人带来苦恼,使人产生生理、心理以及行为失调反应,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焦虑:如心悸,神经衰弱,消化不良,沮丧,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低,工作效率差等等。在日常工作中友好地对待每位教师,并且经常深入群众真诚的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加强思想沟通了解教师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公平对待每一个教师; 适当地给教师的工作以鼓励和肯定,不断提高教师的角色认知水平; 关心和正确对待教师的心理冲突、心理矛盾,努力帮助他们分析冲突原因,消除心理阴影;帮助教师做到努力工作的同时学会休闲;协

7、调德育部门、少先队大队利用各种活动创设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使教师得到更多直接来自教育教学过程的内在奖励。社会和学校是引发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而教师的个人因素则是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因素。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努力与学生同步成长。为迎接 21 世纪挑战,鼓励并督促教师加强学习,努力掌握现代信息科学,做好心理准备,接受新的挑战,力争与学生同步成长,缩短与学生在心理上的距离,以便更好地与学生交流,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需要,适应 21 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正是迫切需求。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教师观也随之改变。教师要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主动调整自己,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并积极转换,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逐步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统一,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目标。 我们不难看出通过思想沟通督促提高教师心理素质、通过思想沟通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以促进或维护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深入群众,加强思想沟通有意识的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达到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的目的。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温暖、和谐的心理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教师们充分感受集体的温暖,从而选择积的极应付困难方式,形成团结、奋发、向上的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