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五曲保健康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62263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疗法:五曲保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音乐疗法:五曲保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音乐疗法:五曲保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音乐疗法:五曲保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音乐疗法:五曲保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疗法:五曲保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疗法:五曲保健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疗法:五曲保健康音乐疗法:五曲保健康音乐疗法:五曲保养健康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一、古代的五音养身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 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

2、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二、百病生于气,止于音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 、火(徵) 、土(宫) 、金(商) 、水(羽) 。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

3、的身心基础。“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三、用乐如用药在繁体字中,樂、藥、療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

4、臣佐使的区别一样。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 阴阳五行体系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脏:肺、肝、肾、心、脾五音:宫、商、角、徵、羽五窍:鼻、目、耳、舌、口中国音乐追求的清、静、淡、远的意境,与中医学提倡顺应自然“恬惔虚无”的法则出一辙。、心五脏中的君主心脏通常不会偷懒,它一刻不停的搏动完全符合属于火的特性。心脏掌控着精神和血液的循环,然而,现实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在减少的睡眠、很少运动的身体无一不在伤害我们的心,所以很容易心脏系统的

5、不适。心常见不适:失眠、心慌、心胸憋闷、胸痛、烦躁、舌尖部溃疡。属心的音阶: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 。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最佳曲目:紫竹调 。心气需要平和,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最佳欣赏时间:21:0023:00。中医最讲究睡子午觉,所以一定要在子时之前就要让心气平和下来,过早过晚听都不太合适。伴茶:准备一杯红茶,略加少量绿茶,可以补益心脏。、肝五脏中的将军肝比较喜欢爽朗、豁达。我们如果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所困扰,肝就会

6、使我们体内的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时间稍久,就会逐渐消耗肝的能量,产生种种不适。肝常见不适:抑郁、易怒、乳房胀痛、口苦、痛经、舌边部溃疡、眼部干涩、胆小、容易受惊吓。属肝的音阶: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 。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 。肝顺需要木气练达,这首曲子中属于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的木气,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属于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最佳欣赏时间:19:0023:00。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间,一来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气,以免过多的肝气演变成火,另外

7、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旺盛的阴气来滋养肝,使之平衡、正常。伴茶:准备一杯绿茶,里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梳顺肝气的作用。、脾五脏中的后勤部长脾是我们身体里的重要能量来源,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都来自脾胃,经过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能量供应给各个脏器。暴饮暴食、五味过重、思虑过度等都会让我们的脾胃承担过重的负担,而停产。脾常见不适:腹胀、便稀、肥胖、口唇溃疡、面黄、月经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宫下垂。属脾的音阶: 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 。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最佳曲目:十面埋伏 。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

8、的脾胃,使之在乐曲的刺激下,有节奏的进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最佳欣赏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效果比较好。伴茶:准备一杯黄茶,略加少量红茶,可以温和的调节脾胃功能。、肺五脏中的宰相肺在身体里是管理呼吸的器官,全身的血液里携带的氧气都要通过肺对外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送到全身各处。也正因为肺和外界接触频繁,所以污染的空气、各种灰尘、致病细菌,会在你身体抵抗力稍低的一刹那,占领你的肺。肺常见不适:咽部溃疡疼痛、咳嗽、鼻塞、气喘、容易感冒、易出汗。属肺的音阶: 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2” 。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最佳曲目:阳春白雪 。肺气需要滋润,这

9、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的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最佳欣赏时间:15:0019:00。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的地方,体内的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随着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伴茶:准备一杯白茶,里面少放一些红茶和黄茶,以起到生补肺气,同时清除肺中杂质的效果。 、肾五脏中的作强之官肾在身体的五脏之中,被认为是人体的储蓄机构,我们身体里所有其他脏器产生的能量,在满足日常消耗后,都会把多余的能量转存到肾中,将来身体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够的能量时,通常会从肾中抽调。长此

10、以往,肾中的能量总的来讲还是处于一种匮乏状态。肾常见不适:面色暗、尿频、腰酸、性欲低、黎明时分腹泻。属肺的音阶:羽音,相当于简谱中的“6” 。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最佳曲目:梅花三弄 。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的、逐一的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最佳欣赏时间:7:0011:00。这段时间在一天里是气温持续走高的一个过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在逐渐高升,体内的肾气也蠢蠢欲动地受着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时能够用属于金性质的商

11、音和属于水性质的羽音搭配比较融洽的曲子来促使肾中精气的隆盛。伴茶:准备一杯黑茶,里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五行相生的效果。【附录】茶叶五行绿茶:五行属木,代表茶有碧螺春、毛尖、毛峰、猴魁、龙井。红茶:五行属火,代表茶有川红功夫、滇红功夫、祁门功夫。黄茶:五行属土,代表茶有霍山雪芽、温州黄汤、君山银针。白茶:五行属金,代表茶有银针白毫、贡眉、白牡丹。黑茶:五行属水,代表茶有普洱茶、湖南黑茶。【附录】音乐处方若想催眠:请听平湖秋月 、舒曼的梦幻曲 、莫扎特的催眠曲 、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 ; 欲解抑郁:请听喜洋洋 、 江南好 ;想除悲怆:请听海顿的创世纪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d 小调悲怆 、贝多

12、芬的第五交响 c 小调命运 ;振作精神:请听金蛇狂舞 、 步步高 ;若去烦燥:请听梅花三弄 、 塞上曲 、 空山鸟语 ;促进食欲:请听花好月圆 、 青春舞曲 ;为降血压:请听平湖秋月 、 雨打芭蕉 、 春江花月夜 、姑苏行 。纷繁喧闹的都市,生活着我们这样一群为俗缠身的人。每天随日出睁眼,每夜伴月色入眠,身心疲惫,迷惑重重。我们能在心中为自己留下一片空明地带吗?我们,能在寂静无人时心无牵挂地面对自己吗?音乐,可以让我们做到。一曲洞箫声起,鸣咽缠绵;几处古筝弦响,芳华绝世。万籁俱寂,只余乐音,让我们为之沉醉,为之起舞,为之焕然一新。音乐仿佛迎合了我们身体内某种磁场的共振,直接进入我们的内心,触碰着我们喜怒哀乐的细小纤维。音乐和人体的神秘响应,来自于两者之间节奏的共鸣。音乐的基础之一便是节律,如果音乐节奏和人体的某些生理节奏和揩,生理共振就产生了。紧接着,我们的皮肤温度、心跳速度、呼吸频率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最终产生快乐、兴奋和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