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克罗齐的历史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62192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光潜-克罗齐的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朱光潜-克罗齐的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朱光潜-克罗齐的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朱光潜-克罗齐的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朱光潜-克罗齐的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光潜-克罗齐的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光潜-克罗齐的历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罗齐的历史学克罗齐的历史学朱光潜朱光潜述述 要(一)要(一)克罗齐克罗齐(BCroce)是现代意大利新唯心派哲学家的首领,他继承康德与赫是现代意大利新唯心派哲学家的首领,他继承康德与赫格尔的唯心哲学而加以修正扩充,所为所谓格尔的唯心哲学而加以修正扩充,所为所谓新唯心主义新唯心主义(Neoldealism)。它的要。它的要义是义是心灵活动之外无真实界,心灵活动的生展就是真实界的演变,这生展或演心灵活动之外无真实界,心灵活动的生展就是真实界的演变,这生展或演变就是历史,也就是哲学。变就是历史,也就是哲学。因此,哲学的职务就在研究心灵活动的生展。克罗因此,哲学的职务就在研究心灵活动的生展。克罗齐把

2、心灵活动分为齐把心灵活动分为“知知”(知解的活动知解的活动 Theorectical activity)与与“行行”(即实用底即实用底活动活动 Practical activity)两大阶段。知又分为个别事物形相的知,叫做两大阶段。知又分为个别事物形相的知,叫做“直觉直觉” (Intuition)和诸事物关系或意义的知,叫做和诸事物关系或意义的知,叫做“概念概念”(Conception);前者是想像;前者是想像或艺术底活动,后者是逻辑思考和哲学底活动。行也分为经济底或艺术底活动,后者是逻辑思考和哲学底活动。行也分为经济底(Economic),目的在求个别底利益;和道德底目的在求个别底利益;和道

3、德底(Moral),目的在求普遍底利益。因此,目的在求普遍底利益。因此,心灵活心灵活动共有四阶段,这四阶段的出发点是动共有四阶段,这四阶段的出发点是直觉直觉,直觉生,直觉生概念概念,这两种知生,这两种知生经济底活经济底活动动,经济底活动生,经济底活动生道德底活动道德底活动,这两种行又供给材料于知,如此逐层向上而又,这两种行又供给材料于知,如此逐层向上而又循环无端地生展。循环无端地生展。这四阶段之中低者可独立,高者必依据而且包含底者。例如这四阶段之中低者可独立,高者必依据而且包含底者。例如粗言之,粗言之,知可离行独立,行却必依据而且包含知知可离行独立,行却必依据而且包含知;直觉与概念,经济与道德

4、,;直觉与概念,经济与道德,彼此的关系也是如此。它们与美、真、益、善四种价值相当,反面就是丑、伪、彼此的关系也是如此。它们与美、真、益、善四种价值相当,反面就是丑、伪、害、恶。害、恶。一切心灵活动都可纳入直觉、概念、经济、道德四阶段一切心灵活动都可纳入直觉、概念、经济、道德四阶段;一切事物都;一切事物都可纳入美可纳入美(丑丑)真真(伪伪)益益(害害)善善(恶恶)四种价值。这四阶段四种价值。这四阶段(连它们的价值连它们的价值)的的向上底循向上底循环底生展就是历史,也就是真实界的演变。克罗齐把他的哲学叫做环底生展就是历史,也就是真实界的演变。克罗齐把他的哲学叫做“心灵的哲心灵的哲学学”(Philo

5、sophy of spirit),其中头三部,其中头三部美学美学(直觉直觉), 逻辑学逻辑学(概念概念)和和实用活动的哲学实用活动的哲学(经济与道德经济与道德)已经分别讨论这四阶段了,全部已经分别讨论这四阶段了,全部“心灵的哲心灵的哲学学”本应已告完成。历史既然就是哲学,就应该在本应已告完成。历史既然就是哲学,就应该在逻辑学逻辑学里讨论。事实上里讨论。事实上历史的基本原则确己在历史的基本原则确己在逻辑学逻辑学卷二第四章讨论过。但是还有些关于历史写卷二第四章讨论过。但是还有些关于历史写作的问题在作的问题在逻辑学逻辑学里不能详里不能详(述述),所,所(以以)克罗齐另写了一部克罗齐另写了一部历史学历

6、史学 。历。历史史(是是)全部心灵活动的具体底表现,所以全部心灵活动的具体底表现,所以历史学历史学集集“心灵心灵(的的)哲学哲学”的大成。的大成。克罗齐的哲学始于克罗齐的哲学始于美学美学而终于而终于历史学历史学 , 美学美学已为世人周知,已为世人周知, 历史学历史学其实对于克罗齐的整个系统还更重要,所以有人称克罗齐的哲学为其实对于克罗齐的整个系统还更重要,所以有人称克罗齐的哲学为“历史底唯历史底唯心主义心主义” 。有三个名词我们首应了解清楚。第一个是有三个名词我们首应了解清楚。第一个是“历史历史”(History),指,指心灵生展心灵生展即真实界演变的过程即真实界演变的过程;其次是;其次是“历

7、史学历史学”(Historiography),指,指研究历史的学问研究历史的学问,尤其是关于历史写作底问题;第三是尤其是关于历史写作底问题;第三是“历史的哲学历史的哲学” ,这是赫格尔所创底一个名,这是赫格尔所创底一个名词,克罗齐所坚决反对底,因为历史既然就词,克罗齐所坚决反对底,因为历史既然就(是是)哲学,哲学, “历史的哲学历史的哲学”就是就是“哲哲学的哲学学的哲学” ,犹如说,犹如说“水的水水的水”是一种赘词。赫格尔把是一种赘词。赫格尔把“历史历史(的的)哲学哲学”看成看成“第二第二(度度)历史历史”(History of the second degree)以别于历史家的历史。历史家的

8、以别于历史家的历史。历史家的“第一度历史第一度历史”只叙述事实,哲学家从这史实中抽绎出哲学底真理,所以叫做只叙述事实,哲学家从这史实中抽绎出哲学底真理,所以叫做“历史的哲学历史的哲学” 。这种看法显然把史事和史理分成两撅,把历史和哲学也当作两这种看法显然把史事和史理分成两撅,把历史和哲学也当作两种不同底学问。这就无异于承认心物二元主义。种不同底学问。这就无异于承认心物二元主义。事事(物物)可不依理可不依理(心心),理也可离,理也可离事,先有事在,理是后加上底;历史家或哲学家和本来外在底事均相对立,依事,先有事在,理是后加上底;历史家或哲学家和本来外在底事均相对立,依以为据,以为据,(并并)加以

9、心灵综合,于是有历史或历史的哲学。加以心灵综合,于是有历史或历史的哲学。克罗齐以为从承认有克罗齐以为从承认有“历史的哲学历史的哲学”一点看,赫格尔还没有建立一个彻底底唯心主义,以至于自相一点看,赫格尔还没有建立一个彻底底唯心主义,以至于自相矛盾。矛盾。二元主义的基本假定是心物对立,主客对立,心所知底对象二元主义的基本假定是心物对立,主客对立,心所知底对象(事物事物)原已原已“在自在自然中与定然中与定”(Givenin nature),心来知这事物,有如陶匠搏土为器,土是固有底,心来知这事物,有如陶匠搏土为器,土是固有底,“在自然中与定在自然中与定”底。我们一般人看历史都根据这二元主义,以为世间

10、原有一底。我们一般人看历史都根据这二元主义,以为世间原有一些事迹,已些事迹,已“在自然中与定在自然中与定” ,历史家取来做材料,寻出原委,指出因果线索,历史家取来做材料,寻出原委,指出因果线索,说明意义,那就成为历史;历史于事见理,事不是历史家造底,而理则是历史说明意义,那就成为历史;历史于事见理,事不是历史家造底,而理则是历史家发见底。家发见底。事理二元实即心物二元事理二元实即心物二元。克罗齐的历史观与这种常识完全相反克罗齐的历史观与这种常识完全相反。明。明白这常识错误,我们才能明白历史即哲学那个基本原则。白这常识错误,我们才能明白历史即哲学那个基本原则。真实界演变的过程是历史。真实界演变的

11、过程是历史。我们何以对它起知识呢我们何以对它起知识呢?它何以成为思想的对象它何以成为思想的对象呢呢?知识或思想都必取判断的形式,都必成为一个逻辑底前提或文法底语句,例知识或思想都必取判断的形式,都必成为一个逻辑底前提或文法底语句,例如如“拿破仑是征服欧洲者拿破仑是征服欧洲者” 。所以。所以要明白历史的性质,我们先要明白判断的性质。要明白历史的性质,我们先要明白判断的性质。常识与二元主义的错误就出于误解判断的性质常识与二元主义的错误就出于误解判断的性质,以为这一类,以为这一类“历史底判断历史底判断”全全是客观底事实,外于人心而存在,无论有无人心思想是客观底事实,外于人心而存在,无论有无人心思想“

12、拿破仑征服欧洲拿破仑征服欧洲” ,而,而“拿破仑征服欧洲拿破仑征服欧洲”总是颠扑不破底事实。总是颠扑不破底事实。克罗齐在克罗齐在逻辑学逻辑学里已说明判断里已说明判断的性质并不如此。一切判断的主词的性质并不如此。一切判断的主词(例如例如“拿破仑拿破仑”)都是自觉所见底个别形相,都是自觉所见底个别形相,宾词宾词(例如例如“是征服欧洲者是征服欧洲者”)都是概念所生底普遍性或意义,都是概念所生底普遍性或意义,这就是说,这就是说,一切一切判断都是事判断都是事(个别形相个别形相)与理与理(普遍性普遍性)的交融。的交融。我们不起知识或思想则已。起知识我们不起知识或思想则已。起知识或思想则单有事不行,单有理也

13、不行,必须把事与理合在一起想。如果不起知或思想则单有事不行,单有理也不行,必须把事与理合在一起想。如果不起知识或思想,即不作判断,我们凭什么说某事实是真底,是存在底呢识或思想,即不作判断,我们凭什么说某事实是真底,是存在底呢?那就根本无那就根本无历史可言了。历史可言了。所谓把事与理合在一起想,就是事与理都在思想的动作中产生,所谓把事与理合在一起想,就是事与理都在思想的动作中产生,并非在思想之前,事已存在,经过思想,事才出现理或意义。并非在思想之前,事已存在,经过思想,事才出现理或意义。 “事实的真理事实的真理”(Verites defait)原来就是原来就是“理性的真理理性的真理”(Verit

14、esde raison)。所以史实不是与历。所以史实不是与历史家相对立底史家相对立底“已在自然中与定已在自然中与定”底材料,而是历史家在起知识思想时所下底底材料,而是历史家在起知识思想时所下底判断。有思想才有历史,或是说得更精确一点,判断。有思想才有历史,或是说得更精确一点,思想的生展本身就是历史思想的生展本身就是历史。此。此外没有另一套历史,比如外没有另一套历史,比如“拿破仑征服欧洲拿破仑征服欧洲”一个史实,并没有两种存在,一一个史实,并没有两种存在,一存于自然,一存于历史家的思想。它只能存于历史家的思想,此外便别无存在。存于自然,一存于历史家的思想。它只能存于历史家的思想,此外便别无存在。

15、因此,说因此,说“真实界的演变的过程是历史真实界的演变的过程是历史”实无异于说实无异于说“思想的生展的过程是历思想的生展的过程是历史史” ;思想的活动既然说是哲学,这也就无异于说;思想的活动既然说是哲学,这也就无异于说“历史就是哲学历史就是哲学” 。历史是真实界的生命过程。历史是真实界的生命过程。这过程是这过程是一线连串,不是忽断忽续。一线连串,不是忽断忽续。前一刻的生命前一刻的生命演变到现一刻的生命,这现一刻的生命,就其有新生展而言,是超越了前一刻演变到现一刻的生命,这现一刻的生命,就其有新生展而言,是超越了前一刻的生命;就新因于陈而言,是包涵了前一刻的生命。因此,的生命;就新因于陈而言,是

16、包涵了前一刻的生命。因此,前一刻的生命并未前一刻的生命并未过去,它生了现一刻的生命,就没人现一刻的生命里面。这种生展犹如滚粉团,过去,它生了现一刻的生命,就没人现一刻的生命里面。这种生展犹如滚粉团,愈滚愈大,新团子不是原来底团子,而原来底团子也并没有消灭。愈滚愈大,新团子不是原来底团子,而原来底团子也并没有消灭。明白了真实明白了真实界的生展如此,我们也就可以明白界的生展如此,我们也就可以明白克罗齐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一切历史都克罗齐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一切历史都是是“现时底现时底” ,没有所谓,没有所谓“过去史过去史” 。普通所谓普通所谓“现时史现时史”大半指最近过去史;大半指最近过去史;一世纪,一年,甚至一分钟以前底历史,就时间说,其实都在过去。严格地说,一世纪,一年,甚至一分钟以前底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