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100天)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清单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62033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100天)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清单课件 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考前100天)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清单课件 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考前100天)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清单课件 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考前100天)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清单课件 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考前100天)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清单课件 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前100天)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清单课件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100天)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清单课件 (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了解常见见金属的活动动性顺顺序。 了解常见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质及其应应用。 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应用。 (1)能判断金属活泼泼性的相对对大小。(2)掌握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性质质的一般规规律。(3)掌握金属活动动性顺顺序的应应用。(1)掌握钠钠及其重要化合物(Na2O2、NaHCO3、Na2CO3)的性质质。(2)熟悉铝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间的转转化关系、离子方程式的书书写。(3)会分析铁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转化关系,掌握Fe2+、Fe3+的性质质与检验检验 。(4)能运用以上各部分知识进识进 行计计算、物质质推断及实验实验 分析。(1)认识认识 合金的性质

2、质及性能。(2)考查铜查铜 及其化合物的转转化关系及有关以其为载为载 体的实实验验探究。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典例1】(2012江苏高考)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l2O3 NaAlO2(aq) Al(OH)3S SO3 H2SO4饱和NaCl(aq) NaHCO3 Na2CO3NaOH(aq)CO2O2/点燃H2ONH3,CO2Fe2O3 FeCl3(aq) 无水FeCl3MgCl2(aq) Mg(OH)2 MgOA. B. C. D.HCl(aq)石灰乳煅烧【审题视角】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四点:(1)熟悉铝和硫两种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掌握侯氏制碱法中获取纯碱的主

3、要反应。(3)知道三氯化铁溶液在加热条件下水解得到的产物。(4)了解海水提镁的主要步骤。【精讲精析】选A。对于:第一步转化Al2O32NaOH=2NaAlO2H2O,第二步转化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或NaAlO2CO22H2O=Al(OH)3NaHCO3;对于:第一步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第二步转化SO3+H2O=H2SO4;对于:第一步转化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第二步转化 2NaHCO3 Na2CO3H2OCO2=对于:第一步转化Fe2O3+6HCl=2FeCl3+3H2O, 第二步转化,FeCl3水解,得不到无水FeC

4、l3;对于:第一步转化Ca(OH)2+MgCl2=Mg(OH)2+CaCl2, 第二步转化Mg(OH)2 MgO+H2O;所以选A。=【命题人揭秘】命题规律:金属单质Na、Mg、Al、Fe、Cu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常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判断与书写、物质鉴别、制取、推断等问题中考查,试题中有选择、填空、推断、计算、实验等形式。将金属元素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在工业流程中的应用是近几年高考新的考查形式。备考策略:(1)解答该类试题首先要熟练掌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转化。如:Na、Na2O2、Na2CO3与NaHCO3的转化;Mg与CO2的反应;Al、Al2O3、Al(OH)

5、3、AlO2-和Al3+的转化;铁三角和Fe3+较强氧化性的应用;Cu、CuO、Cu(OH)2、Cu2(OH)2CO3的转化。(2)注意元素化合物所承载的相关理论知识在本部分的应用,如Al3+的水解考查、Cu的电化学,Fe2+、Fe3+的氧化还原反应等。 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推断【典例2】(2011天津高考)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单质Y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M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R的化学式是_。(2)一定条件下,Z与H2反应生成ZH4。Z

6、H4的电子式为_。(3)已知A与1 mol 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4)写出A和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_。(5)向含4 mol 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X2+)随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2+)的最大值。【审题视角】解答本题时应注意:(1)解题突破口: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能和氢氟酸反应的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为SiO2。(2)作图时注意图像的变化趋势及特殊点(起点、终点、拐点)的应用。【精讲精析】X、Y、Z都是单质,Fe3O4和Al发生铝热反应生成单

7、质铁,故X是Fe,Y是氧气,Z是单质硅。(1)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第A族;M是SiO2和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Na2SiO3,钠离子和硅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硅酸根离子内部存在共价键。(2)单质Si和H2反应生成SiH4,SiH4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3)1 mol Al与Fe3O4反应时放热a kJ,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对应关系,即有8 mol Al参与反应时,放热8a kJ。(4)O2、NO、H2O发生反应4NO+3O2+2H2O=4HNO3,Fe3O4中既有Fe2+又有Fe3+,和硝酸发生反应时,Fe2+被氧化为Fe3+。(5)稀硝酸中,逐渐加入铁粉,开始发生的反

8、应是Fe+4HNO3=Fe(NO3)3+NO+2H2O,当硝酸被消耗完了后又发生反应2 Fe(NO3)3+Fe=3Fe(NO3)2,故在画图的时候应当注意加入1 mol Fe之后才开始产生Fe2+,最终产生1.5 mol Fe2+(溶液中只有4 mol HNO3)。答案:(1)第2周期第A族 离子键、共价键H2SiO3(或H4SiO4) (2)(3)8Al(s)+3Fe3O4(s)=9Fe(s)+4Al2O3(s)H=-8a kJmol-1(4)3Fe3O4+28H+NO3-=9Fe3+NO+14H2O(5)【阅卷人点拨】失分提示(1)不知道能和氢氟酸反应的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为SiO2。(2

9、)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注意H的符号或物质状态的说明。(3)不能从根本上把握硝酸与Fe3O4的反应。备考指南金属元素在框图推断题中的应用是高考非常成熟的考查方式,将元素性质与基本理论的考查有机融合是此类试题的特点。复习时应突出元素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及相关物质特殊性的识记和应用,平时的训练注意用理论知识解决元素化合物的应用。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检验【典例3】(2010浙江高考)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

10、含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实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 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外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_,丙的电子式为_。(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_。(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_。

11、A.KCl B.KNO3 C.Na2S D.CuO(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_。【审题视角】本题考查了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检验与推断,解答本题要掌握以下两点:(1)铁的氧化物的颜色:(2)固体Na2CO3和NaHCO3的鉴别可采用加热的方法:化学式FeOFe2O3Fe3O4颜色黑色红棕色黑色【精讲精析】粉末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且仅含Na、Fe、N、O四种元素,所以难溶解、红棕色的物质应是Fe2O3;甲只有两种元素,且含N,必含Na;n(N2)=0.3 mol,m(N2)=8.4 g,则 ,N与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60.2=31,则

12、化合物甲为NaN3。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丙为Na2O,电子式为 。则Na与Fe2O3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可能为Na2O和Fe。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充当氧化剂,除去氮化钠分解产生的金属钠,从氧化性角度分析KNO3、CuO均可,但KNO3本身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与氮气反应,故选择D。可溶性盐的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或Na2CO3与 NaHCO3的混合物。检验方法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定量分析: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生成物,加热至恒重后,如试样无失重,则为Na2CO3;如加热后失重,根据失重的量在试样总质量中的比例,即可推断出试样为NaHCO3或Na2CO3与 NaHCO3的混合物

13、。定性分析:NaHCO3受热后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Na2CO3无此性质。检验出有NaHCO3后,另取少量试样再加入到CaCl2溶液中,若有白色沉淀说明有Na2CO3,否则只有NaHCO3。答案:(1)NaN3 (2)Na2O+2CO2+H2O=2NaHCO3(3)6Na+Fe2O3 2Fe+3Na2O充当氧化剂,除去氮化钠分解产生的金属钠 (4)D(5)可溶性盐的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生成物,加热至恒重后,如试样无失重,则为Na2CO3;如加热后失重,根据失重的量在试样总质量中的比例,即可推断出试样为NaH

14、CO3或Na2CO3与 NaHCO3的混合物(答案合理即可)高温=【阅卷人点拨】失分提示(1)不知道通过哪方面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原子间的数量关系。(2)担心不符合化合价规则,由N和Na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不敢写其化学式。(3)不知道如何检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存在。备考指南本题所设置的物质及其化学反应在教材甚至平时的训练中都很少接触,新颖性较高。但依据已知的理论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性质等完全可以进行推导和判断。密切联系实际,通过设置化学与生活、环境、能源等相互关系的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再现、辨识的能力是高考的趋势,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同时注意理论知识的应用。碱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指数:1.(2012北京高考)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C.Na2O2在潮湿的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