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58193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质量管理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质量管理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质量管理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质量管理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一、总则1、为明确事故管理程序及职责,有效开展安全教育,特制订本规定。2、本规定所称事故,指公司及所属工程、项目承包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并造成生产中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重大险情的事件。3、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简称安管部门)是所有事故的归口管理部门,公司总经理是事故管理第一责任人。二、事故处理程序事故处理不论大小均应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改进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1、事故紧急处理事故发生时,当事人和现场人员应认真做好报告、抢救和保护现场等事项,事故有预案的按预案操

2、作。2、一旦发生事故,当事人及现场人员要立即向事故发生部门(加气站)、生产部门或有关领导报告(发生火灾,应先报火警);同时立即设法控制事故蔓延和抢救伤员。3、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封锁保护现场,除抢救需要外,禁止无关人员入内,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破坏现场。因抢救及防止事故扩大,必须移动现场物件的,要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2面记录。有条件的要进行现场录像、拍照。未经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或事故调查组现场勘察同意,不得借口任何理由擅自清理现场,造成真相被掩盖。死亡事故现场需经当地劳动、公安部门同意才能清理。4、有关领导及部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组织抢救;重大事故要迅速组成临时抢救领导小组,统一

3、指挥。并视情况逐级或直接向上级部门及公司领导报告。5、需要向地方政府部门报告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报告。6、事故调查6.1、生产事故由生产部门牵头组织调查,设备事故由设备部门(或技术部门)牵头组织,交通事故由车辆管理部门综合办牵头组织(车辆交通事故由集团车辆管理部门组织调查,一般事故视情况可委托单位安管部门组织进行),火灾、人员伤亡及其他事故由安管部门牵头组织。6.2、一般及较大事故报经专业集团同意由事故单位组织调查,专业集团主管部门视情况派员参与;重大事故由专业集团安管部门组织调查,总部安委办视情况派员参与;特大事故由总部安委办组织调查。涉及国家有关规定,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火灾事故由安管部门配

4、合公安部门依法调查。6.3、事故调查组及调查人员在事故调查中,有权向事故发生单位有关部门、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各部门及人员不得拒绝。6.4、调查组职责:负责搜集有关资料,证明材料(包括物证、人证3材料、现场拍照、事故图示等),查明事故发生的过程、性质、原因、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分析事故责任,确定责任者,并确定主要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建议;编写事故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经过、基本事实、原因分析、责任分析、结论、处理意见、改进措施及其它相关附件材料。6.5、调查报告须经全体调查组人员签名,并提交事故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7、责任追究7.1、下列情况造成的事故

5、,首先追究领导者的责任。(1)公司发布的决定、命令、制度,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或标准,或违反集团相关规定。(2)制度不健全,缺乏安全操作规程,管理混乱。(3)未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因员工缺乏安全知识发生的事故。(4)设备有缺陷,不按规定检修,带病运行。(5)作业环境不安全,安全装置不齐全又不采取保护、防范措施,包括信号、标志、用具及个体防护用品缺乏或缺陷。(6)施工中违反设计规定、削减安全设施。(7)建设项目未经竣工验收,擅自投产使用。(8)已列入安全技术措施项目不按期实施,又不采取应急措施。(9)发生事故后未积极汲取教训,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10)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中

6、安全卫生“三同时”不落实。47.2、下列情况造成事故,追究当事者责任。(1)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作业,机动车违章驾驶。(2)玩忽职守、违反操作规程及有关安全制度、违反劳动纪律。(3)发现事故隐患、险情不立即报告,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4)不按规定配备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及工具。(5)擅自开动机器设备,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施。(6)其它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7.3、对事故责任者的追究见附件 4责任者处罚与审批权限,事故责任的追究按严格责任原则从重、从严处理三、事故分析及报告1、建立专门事故台帐,事故登记要在接报当天进行。登记基本内容包括:事故单位、时间、地点、大致情况、报告

7、人、报告时间、登记人等。2、每月末,安全保卫部负责进行事故统计并上报。3、公司每年分年中、年末两次对本单位事故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编写分析报告。四、事故档案与案例1、所有发生事故,必须建立事故档案并编制案例。事故档案及案例按事故管理权限由安全保卫部整理,在事故结案一个月内进行安全教育,并报专业集团安管部门审查归档(事故单位留有复印件)。2、事故档案包括:52.1、事故登记表。 (人员伤亡事故按附件 6伤亡事故登记表填报,其他事故按附件 5事故报告单填报)2.2、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物证、人证及事故责任者自述材料。2.3、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2.4、发生事故时的工艺

8、条件,操作情况及设计资料。2.5、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2.6、参加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材料。2.7、事故调查报告。2.8、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事故通报、简报及文件。五、事故善后工作1、工伤认定及保险理赔:工伤认定及保险由公司配合当地劳动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需公司支付的,由上一级安管部门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及伤残鉴定由公司报当地劳动部门或有关部门进行。2、对于事故造成影响的,包括非责任事故,要正面利用媒体,积极消除负面影响,降低各类风险。六、罚则对以下情形视情节给予扣发工资、奖金及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辞退等处罚。1、隐瞒事故不报、谎报、故意迟报或故意破坏事故现

9、场的。未按规定时间报告,超期 10 天以上(含)的按隐瞒不报处理,从重处罚。 62、事故发生后,不负责任、不积极组织抢救或抢救不力造成更大伤亡、损失的。3、事故处理未做到“四不放过”的。4、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配合事故调查或提供伪证的。5、在调查、处理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擅自处理或包庇事故责任者或打击报复的。附件:1.事故类别划分 2.事故损失计算 附表:1.事故报告单 2.事故等级划分3.责任者处罚与审批权限 4.伤亡事故登记表 5 安全事故报表事故类别划分1、按事故性质分为1.1、责任事故:由于人的失误、失职及管理原因造成的非预谋性事故。1.2、自然灾害事故:人力不可抗拒的非人为因素造成

10、的事故。1.3、破坏事故:有预谋的人为破坏事故(件)。2、按事故内容分为2.1、火灾事故:企业内外部发生的与企业相关的着火事故(不论火势大小、人员伤亡与否、财物损失多少、均按火灾事故处理)。2.2、爆炸(燃)事故: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爆炸(燃),造成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的事故(无论人员伤亡与否,财物损失多少,均按爆炸(燃)事故处理)。72.3、交通事故:企业车辆及与企业人员有责任关系的车辆在行车中所造成的车辆损坏,物资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故。2.4、生产事故: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或由于指挥错误造成生产工艺不正常,停电、停气或减产、跑料、串料,机器运转异常等事故。2.5、设备事故:机械、工

11、艺、动力、运输等设备(包括附件)、管道、电线、建(构)筑物设施以及仪器仪表,工器具的非正常损坏,造成财产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2.6、污染事故:“三废”处理装置停用,工业装置排放污染物,引起周围居民人员中毒、死亡、农作物减产,树木枯死和牲畜伤亡,影响污水处理装置正常运作,造成经济损失的事故。2.7、急性中毒事故: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有毒物质,在短期内大量侵入人体,使人员立即中断工作并须进行急救的中毒事故(包括食物中毒等)。2.8、人员伤亡事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人身伤亡事故。2.9、重大险情事故:发生事故的条件已经具备,或虽然发生了事故,但因某原因侥幸或处理及时得当而未造成财

12、物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故(如:设备严重超压、超负荷、安全装置失灵,高压气瓶高处跌落、机械设备失控,检修中误送电、误启动、大量泄漏有毒、有害、危险气体或生产操作严重不正常,给设备带来重大隐患或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的事故等)。8事故损失计算1、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损财产的损失,计算范围包括:1.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1)医疗费(含护理费)(2)丧葬及抚恤费用(3)补助及救济费用(4)歇工工资1.2、善后处理费(1)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现场抢救费用(3)清理现场费用(4)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1.3、财产损失价值(1)固定资产损失价值(2)流动资产损失价值2、间

13、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计算范围包括:2.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2.2、工作损失价值92.3、资源损失价值2.4、处理环境污染费用2.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2.6、其他损失费用压缩机房巡回检查制度1)当班操作员每隔 1 小小时应在对本岗位设备进行一次巡查,发现及时处理,处理不了及时向站汇报,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2)巡回检查路线:仪控室-压缩机房-储气井3)巡回检查内容:3.1 仪控室:各控制屏仪表是否正常,屏内有无过热及异常情况。3.2 压缩机房:压缩机运转情况、设备、气路、水路有无泄漏,各级排气压力及进气压力及进气温度是否正常、油压、水压及温

14、度是否正常,电动机升温及轴承温度。气瓶检查、登记管理制度1)待充装气瓶首次投运使用前,需填写气瓶使用登记表;2)气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钢瓶使用登记证明及燃气汽车改装合格证书;3)严格登记手续,气瓶制造编号和钢瓶相关技术参数、检验时间、出厂日期、气瓶编号、详实登记在册;4)气瓶检查、登记记录等相关资料建档备查。1010、资料保管制度1)各项技术文件资料实行专人收集、整理、负责保管;2)确保各项技术资料、运行检修记录详实、准确、及时归档备案;3)建立好各项安全生产运行技术资料台帐;4)与资料文件材料无关人员,不得随意翻阅文件材料;5)查阅资料文件档案时,需保证文件材料档案完好无损,不得随意撕扯、勾划

15、、涂改;6)资料查阅一律在档案室查阅, (特殊情况须经经理批准后,方可携带至办公室查阅)查阅完毕后,立即交还管理人员;7)资料文件查阅,及时履行登记,登退手续。动用明火及审批管理制度1)凡在加气站内直接或间接使用明火施工作业,均应办理动火证手续。不办证而擅自动火的,有关人员应责令立即停止施工,并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应人员实施处罚。2)动火施工必须制定动火安全措施,并按规程规范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施工,以确保安全;3)动火前,参加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并做好灭火措施准备工作,指挥员、安检员应做好施工前的安全检查。4)动火作业时,现场应该有人监护,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5)动火作业完成后,监护人和动火人共同清除焊渣和残物,经站长确保后方可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