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56781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2010)》(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解读云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 龙陵一中 朱昌金 编人民版必修()政治史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C) 、作用 和特点(B) 1宗法制: (1)目的:协调继承权 (2)内容:嫡长子作为各等级的大宗 享有最高继承权;其余诸子作为本等级小宗, 被分封为下等级大宗;大、小宗之间存在亲 属兼上级下属关系。 (3)特点:父系血缘维系,由嫡长子继 承。 (4)作用:积极:维持秩序,巩固统 治;消极:只凭嫡长,不论贤能。 2、分封制: (1)目的:加强统治 (2)内容:天子把土地分封给王室子 弟、功臣、贵族;诸侯在封地世袭统治,并 服从天

2、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赋役;诸侯、 卿大夫、士逐级进行再分封。 (3)特点:等级森严,宗亲维系。 (4)作用:积极:拱卫天子,开疆拓 土,传播文化。消极:西周后期,诸侯壮大, 威胁中央。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秦的统一(C) 1、经过:(1)东方六国,各个击破。 (2)北击匈奴,收复河套;长城、直道,巩 固边防。 (3)南通灵渠,平定岭南。 (4)通五 尺道,平西南夷。 2、意义: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始皇帝的来历与皇权的至高无上(C) 1、始皇帝:前 221 年,秦王赢政在咸阳 自封为皇帝。 2、皇帝权力:统治全国各地;随意制定 法令;独揽军

3、政财权;独裁各类事务;任免调 动官员;生杀予压臣民。 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作用(B) 1、中央官制:“三公” (丞相负责行政、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太尉负责军事) “九卿” 。 2、郡县制:(1)结合:在地方设置隶属中央的郡 (郡守负责行政、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尉负责 军事)管辖各县(县令、县长) 。 (2)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官 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官僚政治取 代贵族政治。 秦朝中央集权制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A) 1、结构:地方权归中央,皇帝独揽大权。2、影响:(1)积极:巩固国家统一;防 止地方割据;维护社会安定;提高行政效率; (2)消极:加强独裁专利。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

4、演进与强化。 汉朝的“中朝” (C) 西汉武帝为加强君权,削弱相权而建的亲 信近臣集团。 唐朝三省六部制(C) (1)目的:加强君权,分割相权 (2)结构: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 责审议、尚书省(下辖六部:吏、户、礼、兵、 刑、工)负责执行。 宋朝分割相权措施(C) 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管政、军、 财权。 古代监察机构(C) 1、机构: (1)秦汉:御史大夫监察中央官员; (2)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3)唐:御史台监察京城刑狱; (4)宋:提点刑狱司监察地方刑狱; (5)元:监察御史的监察权较重。 2、时效:封建专制权大于法,不能有效 防止渎职。 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C) 1、

5、世官制:贵族子弟世袭 2、察举制:(1)汉:地方把持,岁举孝 廉;(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只凭出 身门弟。 3、科举制: (1)历程:隋唐:考取进士(确立) ; 明清:八股取士(僵化) 。 (2)影响:积极:选官权归中央;公 平考试选才;打破门第特权;扩大选官范围;2提高官员素质;形成读书氛围。消极:束缚 学子思想;培养专制奴才,阻碍全面发展。 元朝的行省制度(C) 1、内容:(1)行中书省上受中央节制, 下辖路府州县;(2)首都周边由中书省直辖。2、意义:加强中央集权;便于中央管辖; 巩固国家统一;中国省制开端。 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的特点(A) 1、中央集权削弱地方;

6、 2、君权强化削弱相权。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明朝的内阁与清朝军机处(B) 1、设置:(1)内阁(明成祖设) ;(2) 军处机(清 雍正设) 2、原因:废除丞相后,设置皇帝的私人 秘书来辅助皇帝办事并加强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 响(A) 1、积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保持文化传承。 2、消极:(1)特权专制独裁,不断得到 强化;(2)争权夺利激烈,改朝换代频繁; (3)君权缺乏制约,决策常常失误;(4)官 僚机构膨胀,官场风气恶化;(5)奴化思想 严重,盲从保守滋生;(6)平民地位极低, 长期备受压制;(7)封建制度僵化,阻碍了 近代化。二、近代中国

7、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的背景(C) 1、中央综合国力对比:(1)中央封建社 会没落(政治:专制腐败;经济:自然经济; 文化:保守僵化;军事:消极防御;外交:闭 关锁国) 。 (2)英国资本主义崛起:(政治: 君主立宪;经济:工业革命;文化:振兴科教; 军事:炮舰政策;外交:殖民扩张。 ) 2、中英矛盾日益激化:英国为打开中国 国门,掠夺原料、市场、财富、殖民地而准备 发动侵华战争,中国的禁烟运动成为其借口。 1840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 争(C) 1、鸦片战争(18401842) (逼签南京 条约 ) ;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8

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9 世纪中后期,沙 俄侵吞中国东北、西北领土 150 多万平方公里。3、中法战争(18831885) ,打开西南门 户。 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逼签 马关条约 ) 。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英、 美、俄、日、法、德、意、身匈等八国联军攻 占北京(逼签辛丑条约 ) 。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C) 1、 南京条约 (1842): (1)内容:割让香港岛;赔银 2100 万元;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 ;协议关税。 (2)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2、 马关条约 (1895

9、): (1)内容:割让辽东、台澎地区; 赔银 2 亿两;增开商埠(重庆、沙市、苏州、 杭州) ;在华设厂。 (2)危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 深。 3、 辛丑条约 (1901) (1)内容:赔银 4.5 亿两(39 年还清, 本息 9.8 亿两) ;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列强驻军保护;禁止中国的反帝斗争;拆 毁京津各炮台,列强驻军铁路沿线要地。 (2)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B) 随着割地赔款的倍增,侵华势力的深入, 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政治、经济主权逐渐丧 失,受列强控制的程度逐步加深;而封建专制 也遭到空前的冲击,中国在逐步沦为半殖

10、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同时,也被动地向西方学习,艰 难地开始了近代化(政治:民主法治化;经济: 工业化;工业:崇尚科学与人文,生活方式如 衣食住行等的西化)进程。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C) 1、军: (1)左宗棠收复新疆。收复新疆大部 (1878) ,收复伊犁(1881) ,设省(1884) ; (2)黄海海战(1884):邓世昌(“致 远”舰)等爱国官兵殉国。32、民:(1)三元里抗英(1841.广州)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8951945) ; (3)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19001901.京津)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侵华日军的罪行(C) 1、

11、挑起“事变”发动战争(1931 年 “九一八事变” ;1932 年“一二八事变” ; 1935 年华北事变;1937 年“七七事变” 、 “八一三事变” ) ;2、占领中国大片领土; 3、屠杀平民蹂躏妇女(南京大屠杀:30 万人 遭残杀,1937 年 12 月 13 日)4、频繁使用生 化武器;5、使用活人进行实验;6、扫荡、 “三光”与无人区;7、移殖日侨掠夺资源; 8、奴化教育培植汉奸;9、造成中国巨大损失 (伤亡 3500 万、损失 6000 亿美元) 。 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及意义 (B) 1、史实: (1)抗日救亡运动(1931.9.18 1937.7.7):东北军民组织抗日义勇

12、军、中 共组织抗日游击队,东北抗联(1936)东北抗 战(19311945) ;19 路军淞沪抗(1932) ; 东北军、29 军长城抗战(1933 年.15) ;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察哈尔抗战(1933.5) ;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召开瓦窑堡会议 (1935) ,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北 平学生“一二九运动” (1935) ;西安事变 (1935.12)及其和平解决,国共走向和平、合 作抗日。 (2)全面抗日战争(1937.7.7 1945.8.15) 第二次国共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1937.8)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与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成立(1937.9) ;

13、 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平津抗战 (1937.7) ;淞沪会战(1937.811) ;太原会 战(1937.911) ,八路军 115 师平型关大捷 (抗战首捷) ;南京沦陷与迁都重庆;徐州会 战(1938.15) ,李宗仁与台儿庄大捷(抗战 大胜) ;广州、武汉沦陷(1938.10) ,抗战进入 相持阶段;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1940) ; 珍珠港事件后中国正式对日德意宣战(1941) ; 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与滇西抗战(1942 1945) 。 共产党主导的敌后战场:济川会议 (1937.8)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1937.9) ,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 中枢和总后方

14、;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晋 察冀抗日根据地等) ,开展游击战,大量歼敌;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38) ,指明胜利方 向;百团大战(1940,华北,彭德怀,主动歼 敌,规模最大) ;敌后战场局部反攻(1944) ; 中共七大(1945.4)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抗战 和革命胜利奠基;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 一战 (1945.8) 。 抗战胜利: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 (1945.7) ;正面、敌后战场大反攻(1945.8) ; 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8.15) ;台湾光复 (1945.10) 。 2、意义:(1)近代反侵斗争首次全胜; (2)彻底摆脱亡国灭种危机;(3)日占台澎 地区得

15、以光复;(4)战胜法西斯的功勋卓著; (5)国际威望地位显著提高;(6)废除列强 部分侵华权利;(7)增强中华民族自尊自信; (8)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的主要史实(C) 1、洪秀全组织“拜上帝会”发动金田起 义(1851) ;2、永安封王,奠定政权基础 (1851.9) ;3、定都天京,建立太平天国 (1853.3) ;4、北伐失败,西征、东征,达到 全盛(18531856) ;5、 天朝田亩制度 ,平 均主义的空想(1853) ;6、天京内乱,由盛转 衰(1856.8) ;7、 资政新篇 ,资本主义的空 想(1859) ;8、天京陷落,太

16、平天国灭亡 (1864) 。 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局限 (B) 1、作用:(1)显示农民巨大威办; (2)打击中外反动势力;(3)推动民主革命 进程。 2、局限:(1)不代表先进生产力; (2)缺乏科学理论武器;(3)革命纪律容易 涣散。 (二)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C)与历史功绩 (A) 1、史实: (1)孙中山领导革命成功:兴中会 (1894,檀香山) ;同盟会(1905,东京)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指4导革命;黄花岗起义(1911,广州) ;武 昌起义(1911.10.10) ;中华民国成立(1912 年元旦,南京)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3)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2)袁世凯窃取革命胜果。北洋军阀的 统治(19121928)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