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56779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简介介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筹建于 1988 年,经四川省教委批准, 1989 年正式建立,并于当年秋季开始招生,至今已培养毕业近1400 名合格的彝 汉双语师资人才。现有 7 个专业及方 向,在校生 821 名,外国留学生 3 名。毕业就业面向 “特岗”教师、“一 村一名大学生 ”、“西部志愿”、“三支一扶”、国家公务员、省委组织 部选调生、硕士研究生及州内外各县市中小学教师招考等。2008 年被评为 西昌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先进集体”。 彝语言文化学院师资队伍由三个部分组成: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校内 其它系(部)优秀骨干教师和外聘教师。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主要担任彝语 言文学、社会学、文

2、化学、翻译学等教学任务,有资格和条件的兼任部分汉 语和英语课教学;由于各专业都实行双语教学,所以选择性地在校内文化传 媒与教育科学学院、汽车与电子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轻化工程学院聘请 优秀骨干教师担任用汉语和英语授课的专业主干课教学任务;此外,在聘请 中国社会科学 院、川大、西华师大、中央民大的博士生导师和各地双语教学专家为客座教 授,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系内专任教师29 人,其中教授 10 人,副教授 7 人,讲师及助教 12 人;教师学 历为博士 2 人,硕士 15 人,本 科 11 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 人、全国优秀教师 1 人、四川 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2 人

3、、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 人,省劳动模范、 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省十佳青年教师、省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各1 人,凉山州拔尖人才 1 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 人,西昌学院学术委员会委 员 2 人、学术带头人 2 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5 人、优秀骨干教师 3 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各1 人。2005 年经四川省人 事厅批准西昌学院彝文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被授予副教授(副研究 员)职称资格评议权。 专专业业简简介介1 1、本本科科专专业业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语语言言文文学学 (本本科科,文文学学学学士士学学位位,彝彝文文加加试试) 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培

4、养具有彝、汉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能在 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党政管理部门及其它相关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 文秘、翻译、编辑和新闻出版及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现代汉语、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写作、教育学、 现代彝语、文艺美学、彝族文学概论等课程。 行行政政管管理理 (本本科科,管管理理学学学学士士学学位位,彝彝文文加加试试)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行政学、 管理学、政治法学等各方面知识,掌握有彝、汉语言文学系统知识和行政管 理学基础知识的,能在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党政管理部门、社会团体等公共领 域从事管理以及教育、文秘、新闻等方面

5、工作的应用型双语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管理学、行政学、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组织行为学、 公共政策概论、现代汉语、秘书学、地方政府学、领导科学、申论等。 数数学学与与应应用用数数学学 (本本科科,理理学学学学士士,彝彝文文加加试试)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一定 的彝族科技文化修养,掌握数学和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现 代教育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在民族中等学校从事彝汉双语数学教育、教 学,数学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能力。鼓励成绩突出的学生可继续攻读硕士 研究生。 开设的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大学彝语文、专业 翻译、初等代数研

6、究、初等几何研究、微分方程等。 2 2、专专科科专专业业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语语言言文文化化(英英语语) (专专科科,彝彝文文加加试试) 本专业方向以培养学生具备彝、英、汉三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文秘 公关、师范教育等素质,强化三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培养。为民族 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学、新闻宣传、专业翻译、党政管理部门培养合格的三语 复合型应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综合英语、基础英语、彝英汉翻译学、英语视听、大 学彝语文、实用英语写作、英语会话等课程。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语语言言文文化化(化化学学)(专专科科,彝彝文文加加试试)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合

7、格的初级中 学彝汉双语师资,能在化学、制药、环境、材料及化学相关学科领域,从事 教学、科研和应用技术开发的新型双语理科人才。 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大学彝语文、专业翻译、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 析化学、应用化工技术、高等数学、环境化学等。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语语言言文文化化(彝彝语语文文) (专专科科,彝彝文文单单独独考考试试)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彝、汉双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行政管理学等素 质的专门人才为目的,注重彝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彝族历史文 化知识,以及彝汉教育师范技能的培养,为民族地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彝汉 双语语文师资。 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双语教学法、现代彝语、现代汉语、

8、大学语文、现 当代彝文选、汉语写作、现当代文学、普通话理论与实践等。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语语言言文文化化(彝彝数数学学) (专专科科,彝彝文文单单独独考考试试) 该专业方向的培养具备彝汉双语数学基础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为目的。 强化数学理论和基本技能、彝语文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等素质的培养,为民 族地区中小学和其他部门培养合格的应用性彝汉双语数学师资。 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大学彝语文、现代汉语、数学分析、初等代数、高 等代数、解析几何、专业翻译、数据原理及应用、微分方程等。 科科研研概概述述彝语言文化学院一贯坚持教学科研一起抓,以科研促教学,从而提高教 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近几年来该系教

9、师主持“新世纪四川彝族文 学研究”、“大学彝语文课程建设研究 ”、“高校师范汉彝双语素质教育 基础课程体系研究 ”等 21 项国家、省级和院级科研项目;参研联合国 “儿 基会”项目 1 项,中英合作项目 1 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专任教师在 全国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 424 篇;出版当代彝文文学研究 中国彝族 支格阿鲁文化研究 中国当代彝族文学创作论 大学彝语文 当代 彝文文选教程 古代彝文文选教程 现代彝语教程 等 25 部专著和教 材。 彝语言文化学院现有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 个,省级特色专业 1 个,省 级精品课程 3 门。教师教学科研成果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 “骏马奖”1 项, 四川省人

10、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 究优秀评论奖 1 项,省级科研成果优秀专著奖 1 项,省彝族文化 “支格阿 龙奖”1 项,巴蜀文艺奖 1 项,四川省文学奖 1 项,四川省优秀图书奖 2项。1 实实验验室室建建设设彝/汉/英同声传译技术实验室建设 我院目前除了省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科和行政管理本科 外,每年都固定招收彝英双语班和 “一类模式”彝汉双语班,在校生共 7 个专业 821 名。所有班级人数基本上都在 45 人以上,最多班级人数达 68 人。教学上需要完成所有班级的彝语方言辨析、彝语语音学、彝语语法学、 英语听力、彝英语法比较、彝英口语互译实

11、践、彝汉口语互译实践、彝族文 献资料视听、彝汉现代教育技术、彝汉多媒体制作等理论及实践教学课程。 开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英双语教育、彝汉双语教育等全国民族院校 为了教学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早已建有形成规模的彝/汉/英同声传译技术 实验室。近几年来,根据学校学分制建设与改革要求和专业实际需要,大大 加强了实践教学,专业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我院实验室建设相对滞 后,全院师生反映强烈且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为了我院独具特色的专业建设和提高学生彝、英、汉三语教学与读、写、 听、说、译的实践能力,学校为我院2009 年投入 15 万进行彝/汉/英同声 传译技术实验室前期建设,今年又投入35 万

12、建设。在彝 /汉/英同声传译技 术实验室建成后,我院学生的实践、实训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2 专专业业建建设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于2004 年经教育部批 准正式招生。其前身是 1989 年设置的彝语言文学专科专业,目前已培养本、 专科生 1500 余人,现有本科在校生 288 人。2005 年取得副教授(副研究员) 职称学科评议权, 2007 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并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 2008 年被评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2010 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现有教师 25 人,其中正副教授 17 人,博士硕士 23 人。享受国务院特 殊津贴专家 2 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13、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各 1 人,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3 人,省突出贡献专家、省劳动模范各2 人, 省教学名师、省师德标兵、高校十佳青年教师、优秀教师各1 人。 专业建设以学科融合、注重应用、彝汉并举为宗旨,突出师范教育、民 族文化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教育、跨文化多语种同步教育和跨学科实践教 育。已经形成专业建设的民族性、人才培养的复合性、民族文化的传承性特 色 。 建有语言实验室 1 个、同声传译室 1 个、多媒体教室 9 间,共享实验 室 6 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7 个,特色文献资源库 1 个,省级精品课 7 门、省级教学团队 1 个。先后承担省级以上研究项目三十多项,公开发

14、表学 术论文 350 余篇,出版著作(教材) 40 余部,获国家、省级各类科研成果 奖 16 项。3 西昌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自创办之日起就确立了“一立足 两拓展”的办学目标定位,即立足民族教育,拓展民族文化研究与开发利用 能力和为地方社会事业建设提供人才培养。多年来,始终重视教学改革,对 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进行了综合 性、多角度、全方位的改革,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 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现有专业教师(包括具有彝英汉双语或三语教学能力教师)22 名,年龄超 过 50 岁的 2 人,40-

15、50 岁的 8 人,30-40 岁的 8 人,30 岁以下的 6 人;博 士 2 人,硕士 8 人,博、硕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45%以上;正教授 7 人, 副教授 7 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63%以上。教师中有四川省有突出 贡献专家 2 名,全国优秀教师、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劳动模范、省教 育系统优秀教师、省十佳青年教师各1 名,西昌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 术带头人各 2 名。专业教师发表学术论文 426 篇,出版专著(教材) 21 部, 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2 门,建有语言实验室 2 个(试验设备总价值达 89 元),校外彝汉双语教学实践基地 3 个、彝族文化实践基地 3 个。20

16、05 年 11 月, 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西昌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学科取得副 教授、副研究员职称资格评议权,使今后该专业的建设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 间。 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地区发展需要,专业带头人具有较 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较好的学术知名度,师资队伍有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强劲 的专业技术背景。并具有很强的学科支撑,良好的专业发展前景,较强的综 合实力和人才市场需求。4 科科研研成成果果出出版版教教材材 1 当代彝文文学研究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1 年 11 月 阿牛木支著 2 中国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研究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8 年 6 月 洛边 木果著 3 中国当代彝族文学创作论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12 月 阿 牛木支著 4 凉山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研究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8 年 10 月 马 史火、阿牛木支著 5 大学彝语文 四川民族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