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6597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她只和自己讨论,她的讨论与学术无关,甚至与她暂 时栖身的这个热闹世界也无关。她讨论的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时是她自己面临 的最紧迫的问题。她是在为一件最重大的事情做准备。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 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 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她如此诚实,以至于经常得不出确定的结论,却得 到了可靠的真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 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在前言中,杨先生如此写道:“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 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

2、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 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这一段话点出了她要讨论的两大主题,一是人生的 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我们读下去便知道,其实这两 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在讨论人生的价值时,杨先生强调人生贯穿灵与肉的斗争,而人生的价值大致取决 于灵对肉的支配。不过,这里的“灵”,并不是灵魂。杨先生说:“我最初认为灵魂 当然在灵的一面。可是仔细思考之后,很惊讶地发现,灵魂原来在肉的一面。”读 到这句话,我也很惊讶,因为我们常说的灵与肉的斗争,不就是灵魂与肉体的斗争 吗?但是,接着我

3、发现,她把“灵魂”和“灵”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是很有道理的。 她说的灵魂,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一个看不见的灵魂附在一个看得见的 肉体上,就形成了一条人命,且各各自称为“我”。据我理解,这个意义上的灵魂, 相当于每一个人的内在的“自我意识”,它是人的个体生命的核心。在灵与肉的斗争 中,表面上是肉在与灵斗,实质上是附于肉体的灵魂在与灵斗。所以,杨先生说: “灵魂虽然带上一个灵字,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我们不妨把“灵”字去掉, 名之为“魂”,也许更确切。肉与魂结合为“我”,是斗争的一方。那么,作为斗争另一方的“灵”是什么呢?杨先 生造了一个复合概念,叫“灵性良心”。其中,“灵性”是识别

4、是非、善恶、美丑等道 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认为,“灵性良 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据我理解,这个“灵性良心”就相当于孟子说的人性固有 的善“端”,佛教说的人皆有之的“佛性”。这里有一个疑问:作为肉与魂的对立面, 这个“灵性良心”当然既不在肉体中,也不在灵魂中,它究竟居于何处,又从何方而 来?对此杨先生没有明说。综观全书,我的推测是,它与杨先生说的“大自然的神 明”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个“大自然的神明”,基督教称作神,孔子称作天。那么, “灵性良心”也就是人身上的神性,是“大自然的神明”在人身上的体现。天生万物, 人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天对人有这个特殊的赋予

5、。接下来,杨先生对天地生人的目的有一番有趣的讨论。她的结论是:这个目的决不 是人所创造的文明,而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本身。天地生人,着重的是人身上的 “灵”,目的当然就是要让这个“灵”获胜了。天地生人的目的又决定了人生的目的。惟有人能够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使自己趋于完善。不妨说,人生的使 命就是用“灵”引导“魂”,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用这个标准衡量,杨先生对 人类的进步提出了质疑:几千年过去了,世道人心进步了吗?现代书籍浩如烟海, 文化普及,各专业的研究务求精密,皆远胜于古人,但是对真理的认识突破了多少 呢?如此等等。一句话,文明是大大发展了,但人之为万物之灵的“灵”的方面却

6、无 甚进步。尤使杨先生痛心的是:“当今之世,人性中的灵性良心,迷蒙在烟雨云雾间。”这位 九十六岁的老人依然心明眼亮,对这个时代偏离神明指引的种种现象看得一清二楚: 上帝已不在其位,财神爷当道,人世间只成了争权夺利、争名夺位的战场,穷人、 富人有各自操不完的心,都陷在苦恼之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好人更苦: “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 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 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 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不难看出,杨

7、 先生说的是她的切身感受。她不禁发出悲叹:“曾为灵性良心奋斗的人,看到自己 的无能为力而灰心绝望,觉得人生只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空虚。”况且我们还看到,命运惯爱捉弄人,笨蛋、浑蛋安享富贵尊荣,不学无术可以欺世 盗名,有品德的人一生困顿不遇,这类事例数不胜数。“造化小儿的胡作非为,造 成了一个不合理的人世。”这就使人对上天的神明产生了怀疑。然而,杨先生不赞 成怀疑和绝望,她说:“我们可以迷惑不解,但是可以设想其中或有缘故。因为上 天的神明,岂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呢。”进而设问:“让我们生存的这么一个小小的地 球,能是世人的归宿处吗?又安知这个不合理的人间,正是神明的大自然故意安排 的呢?”如果我没有理解

8、错的话,杨先生的潜台词是:这个人世间可能只是一个过 渡,神明给人安排的真正归宿处可能在别处。在哪里呢?她没有说,但我们可设想 的只能是类似佛教的净土、基督教的天国那样的所在了。这一点推测,可由杨先生关于灵魂不灭的论述证明。她指出:人需要锻炼,而受锻 炼的是灵魂,肉体不过是中介,锻炼的成绩只留在灵魂上;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 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死之后,肉体没有了,但灵魂仍在,锻炼或不锻炼 的结果也就仍在。她的结论是:“所以,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 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那么,杨先生到底相信不相信灵魂不灭呢?在正文的末尾,她写道:“

9、有关这些灵 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 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止了。”看来 不能说她完全相信,她好像是将信将疑,但信多于疑。虽然如此,我仍要说,她是 一个有信仰的人,因为在我看来,信仰的实质在于不管是否确信灵魂不灭,都按照 灵魂不灭的信念做人处世,好好锻炼灵魂。孔子说“祭神如神在”,一个人若能事事 都怀着“如神在”的敬畏之心,就可以说是有信仰的了。杨先生向许多“聪明的年轻人”请教灵魂的问题,得到的回答很一致,都说人死了就 是什么都没有了,而且对自己的见解都坚信不疑。我不禁想起了二千五百多年前苏 格拉底的同样遭遇,

10、当年这位哲人也曾向雅典城里许多“聪明的年轻人”请教灵魂的 问题,得到的也都是自信的回答,于是发出了“我知道我一无所知”的感叹。杨先生 也感叹:“真没想到我这一辈子,脑袋里全是想不通的问题。”“我提的问题,他们 看来压根儿不成问题。”“老人糊涂了!”但是,也和当年苏格拉底的情况相似,正 是这种普遍的自以为知更激起了杨先生深入探究的愿望。我们看到,她不依据任何 已有的理论或教义,完全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立思考,一步一步自问自答,能 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例如肉体死后灵魂是否继续存在,她在举了亲 近者经验中的若干实例后指出:“谁也不能证实人世间没有鬼。因为没有无从证 实;证实有,倒好说。

11、”由于尚无直接经验,所以她自己的态度基本上是存疑, 但决不断然否定。杨先生的诚实和认真,着实令人感动。但不止于此,她还是敏锐和勇敢的,她的敏 锐和勇敢令人敬佩。由于中国二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实用品格,加上几十年的唯物论 宣传和教育,人们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往往不肯相信,甚至毫不关心。杨先 生问得好:“真、善、美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只能心 里明白吗?信念是看不见的,只能领悟。”我们的问题正在于太“唯物”了,只承认 物质现实,不相信精神价值,于是把信仰视为迷信。她所求教的那些“聪明的年轻 人”都是“先进知识分子”,大抵比她小一辈,其实也都是老年人了,但浸染于中国 的实用文化传

12、统和主流意识形态,对精神事物都抱着不思、不信乃至不屑的态度。 杨先生尖锐地指出:“什么都不信,就保证不迷吗?”“他们的不信不迷使我很困惑。 他们不是几个人。他们来自社会各界:科学界、史学界、文学界等,而他们的见解 却这么一致、这么坚定,显然是代表这一时代的社会风尚,都重物质而怀疑看不见、 摸不着的形而上境界。他们下一代的年轻人,是更加偏离形而上境界,也更偏 重金钱和物质享受的。”凡是对我们时代的状况有深刻忧虑和思考的人都知道,杨 先生的这番话多么切中时弊,不啻是醒世良言。这个时代有种种问题,最大的问题 正是信仰的缺失。我无法不惊异于杨先生的敏锐,这位九十六岁的老人实在比绝大多数比她年轻的人 更年轻,心智更活泼,精神更健康。作为证据的还有附在正文后面的“注释”,我劝 读者千万不要错过,尤其是温德先生爬树、劳神父、记比邻双鹊、 论语趣诸篇,都是大手笔写出的好散文啊。尼采有言:“句子的步态表明 作者是否疲倦了。”我们可以看出,杨先生在写这些文章时是怎样地毫不疲倦,精 神饱满,兴趣盎然,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是怎样地胸有成竹,收放自如,一切都在 掌控之中。这些文章是一位九十六岁的老人写的吗?不可能。杨先生真是年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