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卫勤保障的特点与启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4933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军卫勤保障的特点与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德军卫勤保障的特点与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德军卫勤保障的特点与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德军卫勤保障的特点与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军卫勤保障的特点与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军卫勤保障的特点与启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军卫勤保障的特点与启示德军卫勤保障的特点与启示 发布时间: 2006-06-07 14:18:00 来源: SRC-1238 【 字体:大 中 小 】 本文被阅读次数: 308 【 打印 PRINT 】 内容提要:德军卫勤保障具有卫生系统自成体系、三军部队联勤保 障、战时卫勤快速高效、医疗服务军民兼容、卫生防疫严格周密、科技训练 特色突出、卫生装备先进实用、机关工作规范有序等特点,启示我们应重视 卫勤理论研究、基层卫生联勤、社会力量利用、应急力量建设、卫生士官培 训和干部实战锻炼。 在世界各国中,德军卫勤保障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较为完善,且独 具特色。笔者通过对德军 28 个卫勤机关和卫生单

2、位近 2 个月的实地考察,总 结分析了德军卫勤保障的主要特点,并引发了对我军卫生工作的启示与思考。一、德军卫勤保障的主要特点(一)卫生系统自成体系 德军卫生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兵种,与陆海空三军及联合保障部队平行, 拥有专门的兵种标志和专业符号。最高卫生首长为国防部卫生总监,中将军 衔,受国防部长委托领导全军卫生工作,对卫生系统拥有行政管理、业务领 导和作战指挥权。卫生总监之下设卫勤参谋部,之下又设联合卫勤指挥司令 部和卫生局,与战区卫勤司令部一起,构成 3 级卫勤组织指挥体系。卫勤参 谋部是全军卫生工作的最高领率机关,负责制定大政方针;联合卫勤指挥司 令部负责医疗机构的全面管理及平战时卫勤保障的

3、组织实施;卫生局负责组 织领导科研、教学、训练机构,并对全军卫生工作进行业务指导。联合卫勤 指挥司令部下设 4 个战区卫勤司令部,负责所属卫勤部队的管理和平战时区 域联勤保障。德军卫生人员 2.6 万人,约占总兵力的 10。 (二)三军部队联勤保障 从 2000 年开始,德军进行了建军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改革,其中一 项重要内容就是按照联勤保障的原则,对全军卫生系统进行重组,以实现精 干、高效。现代化的目的。改革之后,原属陆、海、空三军作战部队建制内 的卫生单位绝大部分归入中央卫生系统,由联合卫勤指挥司令部统一组织领 导。陆军仅保留航医和特种师卫勤,空军仅保留航医勤务及航空航天医学研 究,海军仅

4、保留舰艇军医及潜水医学研究。陆军原有 1.6 万名卫生人员,改 革后只有不到 100 人。联勤医疗单位主要依据保障人数设置,卫生人员来自 三军,面向三军,服务三军。基层医疗机构大都位于部队主营区内,官兵就 医非常方便。通联勤改革,减少了重复设置,优化了资源利用,全军精简卫 生机构和人员约 15。 (三)战时卫勤快速高效 德军战时医疗救治执行北约体制,救治阶梯从自救互救之后开始分为 4 级。一级为临床前医学急救,主要进行分类、急救等初级医疗救治,由医疗 队和机动战地救护站完成;二级为初步医疗救护,主要进行紧急手术和重症监护,由机动外科医院完成;三级为初步专科治疗,主要进行专科治疗、住 院手术和术

5、后监护,由野战医院完成;四级为优良专科治疗,主要进行彻底 治疗和医学康复,由战略后方的军队或地方医院完成。 战时卫勤保障主要由战区野战卫生团、野战医院团组织实施。这两个 单位编有各类野战医疗分队,配有较为齐全的野战卫生装备,常年保持备状 态;但平时基本没有医务人员,执行任务时按照编配标准,从各级医疗机构 临时抽组。2003 年组建了卫勤快速反应部队,可空降或空运投送,能够在最 短的时间内进入作战区域,可持续保障 7 天。积极参与境外执勤活动,锻炼 提高实战卫勤保障能力。目前有 634 名卫生人员在境外执行任务,约占德军 在外执勤总兵力的 10。 (四)医疗服务军民兼容 德军平时医疗保障由两部分

6、构成,基层医疗机构负责门诊治疗,医院 负责住院治疗。基层医疗机构有专科医疗中心、主医疗中心、地区医疗中心、 医疗中心、医疗队、医疗组等 6 类,有 8 所军队医院。军人保障水平较高, 医疗费用一律“实报实销”,由国防部根据实际消耗拨付医院。医院对地方 开放,基层医疗机构原则上只诊治军队伤病员。目前地方病人约占军队医院 病人总数的 35,计划逐步提高到 70。军人经本人体系医疗机构核准,可 到地方医院看病治疗,费用由地方医疗机构向国防部设在全国的 4 个财务结 算中心申报,经审核确认后拨付。军队医疗机构也可委托地方有关单位检验 样品、制作义齿等,付费方式与医疗经费相同。在军队工作的地方人员和军

7、人家属、小孩均实行社会医疗保险。 (五)卫生防疫严格周密 德军卫生防疫工作的范围较宽,除免疫接种、疫情处置外,还包括卫 生监督、心理服务等。每个医疗中心有 1 名卫生人员负责食品卫生监督,每 年至少对所属营区食堂进行 2 次卫生检查,并做出合格、不合格或关闭的结 论。建有“三防”医学救援队,负责核、化、生伤员的医学救治和生物战剂 的检验鉴定。心理卫生工作非常细致,制定有各种心理干预方案。口腔医学 保健水平较高,医疗中心以上基层卫生机构设口腔门诊,设备设施先进,技 术水平一流。 (六)科技训练特色突出 德军设有中央医学研究所、环境医学研究所。运动医学研究所、“三 防”医学研究中心、军事医学研究所

8、等 5 个医学研究机构,主要承担需要了 解军事及部队勤务情况才能解决的项目、由于保密或其他原因地方单位不能 承担的项目、研究成果必须经过勤务试验才能确定其卫勤意义及适用性的项 目等 3 类研究任务。研究课题紧密结合部队需要,研究成果有 13 直接应用 于部队。军队没有培养生长干部的医学院校,只有军医学院、卫生教导团、 医学演习与训练中心等继续教育机构,医学军官、专业军士的学历教育在地 方医学院校完成。军医主要从战士中选拔苗子,经 6 年地方医学院校培训、 26 个月军队医院临床实习、3 年基层卫生机构任职等,为部队服务的思想比 较牢固。卫勤分队外派执行任务前,必须在医学演习与训练中心进行实战性

9、 模拟强化训练,以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药材保障平战结合 德军平时药材保障实施主渠道供应。国防部卫勤参谋部负责汇总、编 制年度药材需求计划,国防部物资采购中心负责药材采购,联合保障部队仓库负责药材储存、保管,药材供应站按照划区保障原则进行药材配发。所有 医疗机构原则上都必须由药材供应站配送药材,特殊情况经批准后方可从市 场自行购药。战区野战卫生团和野战医院团编有卫生物资供应连,负责平战 时卫生物资供应保障及卫生装备维修。野战药材供应站由 30 人组成,可保障 1 个乙种师 1 个月的药材用量。 (八)卫生装备先进实用 德军卫生装备总体上比较先进、配套,形成了以车辆、帐篷、方舱

10、、 箱组、背囊为主要载体,适应不同卫勤保障功能的野战卫生装备体系。一是 强调急救。各级医疗机构都配有。心、肺复苏两个急救箱,各级救治阶梯都 配有监护、除颤、抗休克、加压输液等设备,所有急救单元均配有脊柱伤员 专用搬运袋。二是强调便携。普遍配备小型轻便、适于野战使用的手持式血 气分析仪、干式生化仪、小型 B 超等,X 线机仅重 30 公斤。三是强调通用。 平时装备与战时装备一致,各级医疗机构的同类装备一致,更新换代时尽可 能选用同一品牌,既便于卫生人员使用,又便于管理和维修。四是强调配套。 仅陆上医疗后送技术车辆就有装甲救护车、吉普救护车、普通救护车、急救 车、轻型装甲急救车、急救巴士等 6 大

11、类 10 种型号,可根据保障任务选用。 (九)机关工作规范有序 德军卫勤机关正规化建设水平很高。一是层次管理,各级干好各级的 事。如国防部卫勤参谋部作为顶层领率机关,主要职能就是计划、指导。控 制,定位非常宏观。二是计划管理,工作不忙不乱。除长远目标和蓝图外, 日常工作主要靠年度计划。一般情况下,计划上没有的活动不能搞,计划上 没有的项目不能上,计划上没有的经费不能花。三是依法管理,按照标准制 度工作。军队卫生法规体系非常健全,每项业务都有法可依,仅军人体格标 准就有 6 种,医疗质量控制的规章更多达 20 多种。四是科学管理,提高办事 效率。各级卫勤机关都建立了上下互通的网络系统,应用管理软

12、件,实行网 上办公。 二、启示与思考德国是老牌军事强国,又是北约成员国,军队数量虽少,但整体素质 很高,战斗力、保障力很强。德军卫勤保障的先进经验,给我们以有益的启 示。 (一)应重视卫勤理论研究 德军非常重视理论对实践的先导作用,每项卫生工作和卫勤改革都有 哲学理念和指导方针作依托,每个机关部门都有一批人在研究概念、方向、 政策、方法等理论问题。当前我军卫生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需要 加强卫勤理论研究,拿出一套切实管用的方针政策用于指导工作实践。应加 大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力度,切实搞好宏观谋划,不断提高工作指导的层次和 水平。 (二)应重视基层卫生联勤 这次德军卫生联勤改革,将所有卫生机

13、构一并调整重组,真正实现了 一体化联勤保障,提高了保障效益。目前我军医院、疗养院等已基本实现联 勤,但基层卫生机构仍按建制编设,存在重复分散、规模较小、水平不高等 问题。应积极探索新的卫勤体制和保障模式,如机关院校门诊部、干休所卫 生所等实行统一规划、集中编设、联勤保障,师以下部队建制卫勤力量实行 集中管理、分散派出、支援加强,减少重复设置,形成规模效益,提高保障水平。 (三)应重视依托社会力量 德军卫生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很高,形成了军民兼容的医疗保障格局。 近年来,我军在医学人才培养、职工医疗保险、小散远单位门急诊等方面, 迈出了社会化保障的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程度较低、潜 力

14、很大。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小散远单位医疗保障社会化的范围,并 探索军人参加地方医疗保险、自主选择军地医疗机构就诊的保障模式,这样 既可以提高军人服役期间的医疗保障水平,又有利于其退役后医疗保障的转 轨衔接。 (四)应重视应急力量建设 德军编有卫勤快反部队和野战卫生团、野战医院团,构成战略、战役 两级精干高效的应急卫勤保障力量。近年来,我军按照寓编预任的模式,建 设了一批应急机动卫勤力量,已初具规模和实力,但实战保障能力仍待提高。 应根据军事斗争、反恐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在普遍提高的基础 L,建设一 批“重中之重”的综合性应急卫勤力量,配强装备,完善机制,提高快速反 应和机动保障能力,使之

15、成为总部和战区平战时应急卫勤保障的“拳头”。 (五)应重视卫生士官培训 德军卫生士官占卫生人员总数的将近一半,主要从事护理、放射、检 验等辅助系列工作,经过规范化培训,素质和水平较高。这次体制编制调整 改革,我军军以下部队部分军官护士岗位由士官取代,卫生士官编制增加, 但培训工作还没有及时跟上。应重视卫生士官的培养,实施科学规范训练,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卫生士官队伍。 (六)应重视干部实战锻炼 德军平时无战事,他们非常重视利用境外执勤、多国行动或重大军事 演习的机会,锻炼和培养各类卫生人员。近几年我军先后派出了 8 批维和医 疗分队,今后还将有更多的境外执勤任务。应充分利用这些机会,适当选派 总部和大单位的卫勤领导和机关人员到执勤部队任职、代职或考察,在实战 中锻炼和培养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