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作文教学新思路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52506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作文教学新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探索作文教学新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索作文教学新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作文教学新思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探索作文教学新思路永吉县第七中学 贺东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六个春秋,它如一缕春风吹进了师生的心田,它以全新的理念影响着每一位教师,使教师受益匪浅。然而,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作文的设计,却困扰着每一位教师,往往下的功夫最多,花费时间最长,而效果甚微。很多人感到作文教学走到了山重水复的境地。究其原因是无序的作文教学所致,因而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探索作文教学新思路。一、造成写作教学无序的原因1、教材写作训练设计不科学。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写作教学的设计,是以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出现的,它的过程是收集材料整理信息展示信息进行写作。显而易见,这个设计侧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对写作方面没有做

2、具体的指导。这个设计对广大的农村学生来说,就有了相当大的困难。农村学生除了教科书外,手头没有任何资料,何谈收集材料,更说不上整理信息了,作文自然无法进行。况且个别设计本身不够合理。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作文设计,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科学小品文,例如奇妙的克隆等,从体裁上看属于说明文,而综合学习是“走上辩论台” ,则明显地呈现了议论性,有悖本单元文章的体裁,再看其中三项活动的设计, “上网利弊谈” 、 “事物的答案只有一个吗?” 、 “关于克隆的争议” ,前两项都和本单元内容相悖,学生知识视野有限,又没有正式接触到议论文,怎么能写出评价性的文章。另外,在设计上没有一点写作知识指导,倾向对学生思想训

3、练,导致在教学上必然出现作文教学的无序。2、教师缺乏指导责任感,不致力于作文教学的研究。就教师而言,缺乏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不去探索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路子。不研究单元作文的可行性与否,似乎作文教学就是完成次数。因而,常常是按照单元作文所给的题目,说个三五句就让学生写作。这种情况在青年教师身上体现最为明显,他们没有讲授过老教材(老教材作文教学有一定的规律) ,他们心中从来就没有过作文教学的思路,只好就题目讲作文了。例如,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作文,要求是:请以你最崇敬的名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某教师的做法:让学生说出自己所崇拜的名人,再说说为什么崇拜,结果是学生开出了时下的影星、歌星、超女等一系列名单

4、。这样教师就认为指导完毕,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己写作文。其实,这个作文有好多需要指导学生的地方。从话题作文角度看,要指导学生话题作文拟题方法;从选材角度看,指导学生选择什么样的素材进行写作等。无序化的作文教学导致学生写作处于混乱状态,文体混乱、文不对题、结构无法,作文教学重组势在必行。二、探索作文教学新思路系统论认为,系统方法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朝更优化方向发展的科学方法。系统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非常广泛,系统方法在指导作文教学中同样有指导意义。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要探索作文教学新思路,弥补教材设计之不足,逐步改进作文教学内容,达

5、到作文教学的整体优化,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捕捉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写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写作水平。1、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长期以来学生的写作缺少生活来源,淡化生活的积累,忽视写作的源泉。源泉在哪里?在生活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作文教学应注重写作主体生命,作文是中学生个体生命整体成长的表现,一篇作文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精神生命,作文教学要唤醒和呵护学生生命意识。而要做到这一点

6、,必须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形形色色的人,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一双慧眼捕捉生活的点滴,把它摄入到大脑里,这样就为写作积累了素材,便于写作。这样就能做到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才能达到有真情实感。2、构筑写作训练体系。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 “写作知识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这很鲜明的提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进行必要的写作知识讲授,使学生明确题材、体裁、构思、选材等基本写作素语。在此基础上构筑作文教学体系,按文体构筑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板块,按写作范围构筑为“社会生活、家庭

7、生活、学校生活” 三部分,按人物可构筑为“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体系。每个体系进行系统的详尽的训练,避免了文不对题、文体混乱现象的发生,一定会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3、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写作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需要构建学生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帮助学生用成熟、优美的语言来代替他们原有的、不成熟的、不优美的语言,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明确什么是真正的美,学会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教学实际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感:第一,积累妙语佳句。精美的开头和结尾,生动的抒情句子,有哲理的议论句子,名言、警句、成语和俗语等;第二,强化表达训练。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运用修辞

8、,仿句训练,美词组句等;第三、品读熏陶。对于文章中的生动的段落,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借鉴生动的写法,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使自己的作文生动、有感染力。4、提升思想层次。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评价文章优劣的首要条件就是思想是否深刻、是否积极向上,因而教师要指导学生写作思想的训练,使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表象之后,能有理性的思维。不但明确发生了什么事,而且知道这件事说明了什么,给人以什么样的启示,也就是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深化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作为中学生,他们的认识世界是有限的,教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不妨从日常语文学习入手。第一,阅读教学中,要设计有利于学生思想提升的阅读题。从文本入手,借助语言的力量,

9、学习体验作者的思想,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正确的思想认识。例如,散步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引导学生关注中年人的生活,明确他们的责任重大,就使学生对父母能有新的认识;再有我的第一本书,组织学生讨论第一本书所包含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那个时代,书包含的亲情、友情。使学生能跨越时代关注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进步,认识得到升华。还可以通过拓展性阅读来提高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达到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第二、通过写读后感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一篇文章读后学生总会有一定的的感受,可以叫学生写出来,尤其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的认识更多,借助写感受,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进而提高思想认识。总之,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改变无序的作文教学现状,必须对写作教学进行科学的指导,探索一个宏观的、科学的作文整体训练思路,才能把学生的写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