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贺州农业产业化发展1017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371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贺州农业产业化发展1017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快贺州农业产业化发展1017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快贺州农业产业化发展1017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快贺州农业产业化发展1017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快贺州农业产业化发展1017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贺州农业产业化发展10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贺州农业产业化发展10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6加快贺州农业产业化发展主主讲讲人:人:贺贺州市副市州市副市长长 刘国学刘国学(2012 年 10 月 17 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 步降低,但其基础地位没有改变。为此,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是推动我市实 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贺州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一)区位条件(一)区位条件。贺州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是大西南地区东进粤港澳和出海的重 要通道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部大开发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战略结

2、合点,是 湘、黔、桂旅游和货物出海的便捷通道。全市总面积 1.18 万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 5.01%,总人口 230 万,其中 农业人口 202 万。(二)气候条件(二)气候条件。贺州属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549 小时,年平均气温 20,极端最高 温度 38.9,极端最低温度-4,年平均降雨量 1558 毫米,无霜期达 320 多天,十分适宜发展农业尤其是亚热带经 济作物。(三)(三)资资源条件源条件。贺州土地、水力、森林等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生态环境优美。全市耕地面积 252 万亩,其 中水田 89.35 万亩,旱地 43.93 万亩;全市有效灌溉面积 100.

3、8 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40%,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 86.2 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34.2%以上。水能蕴藏量 80 多万千瓦,目前已建成水电站 212 座,总装机容量 61.8335 万千瓦, 占可开发水电容量的 71.86%,每年发电量达 9.92 亿度,建成了广西地级市唯一的独立电网。全市有林面积 76.4 万 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 3414 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72.16%,列广西第一位、全国第三位,广西 4 个林业 大县(区)中占居其二。(四)(四)农农水基水基础础条件条件。贺州市境内河流及水利工程众多,西江两大重要支流贺江、桂江流经贺州,16 条集雨面积 200-3000

4、 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遍布全境,全市现有水利工程 8893 处,拥有 251 座水库工程(含金牛坪电站),其中: 大型水库 4 座、中型水库 7 座,小(1)型水库 80 座,小(2)型水库 160 座。建有大型灌区 1 处,万亩以上中型灌区 21 处,小型灌区 59 处。目前,我市已建成大中型水库 10 座、大中型灌区 24 处、引水堰坝 1845 处、渠道总长度 8894 公里,总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100.8 万亩。(五)交通条件(五)交通条件。国道 323 线和 207 线贯穿全境,洛湛铁路、广贺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以及建设中的贵广 高速铁路经过贺州,距桂林 170 公里,距广州 260

5、 公里。随着 “五高三铁两江一机场”立体交通框架的逐步构建,将 为我市农产品的外销创造了有利条件。(六)(六)农农民素民素质质条件条件。目前我市农民素质普遍较低,但有着悠久的种养历史和丰富的传统经验技术,大部分农 民在优质稻、蔬菜、甘蔗、烟叶等作物种植和家禽、优质水产等养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推动贺州农业 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七)(七)农业农业服服务务机构机构。我市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广泛参与的 “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体系正在逐步建设完善。与广西农科院共建的广西农科院贺州分院即将挂牌成立。同时,全 市各县(区、管理区)基本完整保留有乡镇农技推

6、广、动物防疫等农业服务机构,有一大批专业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 在整个广西,我市相对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这些服务机构,也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二、 “十一五”以来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变化2 / 6(一)(一)农业经济农业经济持持续稳续稳定增定增长长。2011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25.59 亿元,增长 5.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78.89 亿元,增长 5.1%,高于全区 0.3 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区第 9 位。粮食实现连年增产,2011 年达到 69.95 万吨; 农机总动力达到 105 万千瓦,是建市之初的 2.05 倍。2012 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24.79

7、亿元,增长 5.3%,位 列广西第 8 位,比上年同期前移 5 位。(二)(二)农农民人均民人均纯纯收入收入显显著增加著增加。 “十一五”期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2.8%,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之一,2011 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4963 元,增长 15.5%;2012 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3637 元,增长 17.6%,位列广西第 11 位。(三)特色(三)特色产业产业不断不断发发展壮大展壮大。建成了优质粮、蔬菜、马蹄、茶叶、红瓜子、脐橙、梅李和瘦肉型猪、优质肉牛、家 禽等十大特色农产品基地。2011 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 208.53 万亩,同比增加 2.04

8、万亩,粮食总产量 69.95 万吨, 八步区荣获 2011 年全区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县、市、区);蔬菜基地面积为 92.7 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面积达 20 万 亩,八步区贺街镇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广西蔬菜之乡”;脐橙基地面积达 25 万亩,富川县荣获“中国脐橙之乡”、 “2011 年度全区农业重点产业(水果)发展先进单位”称号;茶叶基地面积达 15 万亩,昭平县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 号,并成功举办了 2012 年广西(昭平)春茶节;马蹄基地面积 10.2 万亩,为广西最大的马蹄生产基地,全市年出口马 蹄罐头 2.5 万吨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三,位居全国第一,平桂管理区鹅塘厦岛村被

9、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 “马蹄村”;梅李基地面积 20 万亩,八步区被授予“中国李子之乡”;红瓜子基地面积达 6.5 万亩;2011 年全市生猪出 栏 149.71 万头,位居全区第二。我市已成为名符其实的粤港澳绿色“菜篮子”、 “果篮子”、 “肉篮子”生产供应基地。(四)(四)产业结产业结构构进进一步一步调调整整优优化化。优质粮、柑桔、烤烟、茶叶、马蹄、红瓜子、速丰林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向优势区 域集中,形成了以八步区、富川县为主的蔬菜产业区;以八步区、钟山县为主的优质粮产业区;以富川县为主的脐橙 产业区;以平桂管理区为主的马蹄产业区;以昭平县为主的茶叶产业区;以八步区、平桂管理区和富川县为主的瘦

10、肉 型猪产业区;以八步区、昭平县、平桂管理区为主的速丰林产业区;以钟山县、富川县为主的鸭产业区;以平桂管理 区、八步区、钟山县为主的肉鸡产业区;以昭平县为主的名优鱼产业区。(五)(五)农业农业基基础设础设施不断改善施不断改善。2011 年,全市累计新建或改造村屯道路 1258 公里。累计建成沼气池 17.41 万座, 入户率达 61.08%,位居全区首位。开工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45 座,主体工程完工 31 座;开工建设中小河流治理 项目 11 个,主体工程完工 8 个;完成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 119 处,解决了 18.1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六)(六)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化程

11、度不断提升。全市培育了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40 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 6 家,国家 级龙头企业 1 家。拥有农副产品注册商标 65 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 1 个,广西著名商标 2 个;全国名牌农产品 1 个, 广西名牌农产品 6 个,广西优质农产品 10 个。(七)(七)农产农产品品质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我市于 2010 年在广西率先启动创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先试先行,走出了一条促进我市农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宽广新路子。目前,我市成为了广西唯一的出口食品农 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覆盖的地级市,实现了 2010 年提出的创建工作目标。目前,建成农业标准化生

12、产基地面积 50 万亩;建立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141 个;通过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 98.3 万亩;建成出口备案基 地 18 个,面积 12.84 万亩。三、贺州农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与挑战(一)(一)土地流土地流转转机制不全机制不全。由于我市土地流转市场尚未形成,缺乏中介服务,多数土地流转处于自发、无序的状 态,土地流转管理不规范等因素,致使土地规模流转难度较大,土地流转规模效益不显著,制约了我市农产品基地 规模化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耕地、水资源不可避免地逐步减少,农业发展将逐步失去资源的支 持,土地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将变得更为突出。(二)(二)资资源源环环

13、境境约约束不断加束不断加剧剧。由于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 加上近年来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洪涝、干旱、冰(霜)冻和病虫害等自然和生物灾害相互作 用,叠加影响,灾害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重。特别是生物灾害发生速度加快,直接经济损失逐年上升,远远超 过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日益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保障的要求更 加迫切。3 / 6(三)(三)劳动劳动力和人才缺乏力和人才缺乏。近年来,全市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在 30 万人以上,而且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 使得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村劳动

14、力素质结构性下降趋势明显,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不断下降。 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和产业创办人缺乏,农业技术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四)(四)农业农业投入投入资资金不足金不足。我市经济基础薄弱,财力有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较弱,对“三农”事业的资金 支持力度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业农村事业的快速发展。(五)(五)农业农业科技化程度不高科技化程度不高。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 “跟踪式”、 “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 较多。农业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对农业设施装备、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研究少,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 成配套明显不足。建市以来,全市

15、累计取得省部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 12 项,地厅级农业科技成果 105 项,推广农作 物新品种和关键技术 36 项。但一些重点领域技术成果还比较缺乏,单学科、单专业成果多,重大跨学科和影响全局的大成果少。四、 “十二五”时期贺州农业发展的重点“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贺州的农业发展主要围绕“八个字”,即“稳粮、增收、保质、扩量”。 四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稳粮”是基础,“增收”是核心,“保质”是保障,“扩量”是手段。(一)(一)稳稳粮粮1.重要性:重要性:粮食问题是安全问题,是人民群众生产的刚性需求。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社会发展和稳定。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

16、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总量将保持增长趋势,未来粮食供给的压力会越 来越大。实现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长抓不懈。2.目目标标任任务务: :做到“三确保”,即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6万亩以上,平均亩产达到338公斤以上,总产量 稳定在70万吨以上。3.主要措施:主要措施:( (1)落)落实实好各好各项强农项强农惠惠农农富富农农政策。政策。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动农民种 粮的积极性。( (2)加)加强农强农田水利建田水利建设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我市关于促进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精神,继续加大“五 小水利”工程建设力度,重点抓好大中型灌区末级渠道建设和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大力促进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3)加大耕地)加大耕地质质量建量建设设和管理力度。和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低于251万亩,基本农 田不低于216万亩。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抓好农业气象、水文等服务。( (4)大力示范推广粮食作物良种良法。)大力示范推广粮食作物良种良法。积极争取增加高产创建项目,扩大高产创建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