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2276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妆品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妆品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妆品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妆品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妆品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妆品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化妆品生产销售市场,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 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等,从化妆品企业资格的取得、生产到销售 化妆品整个流程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条例中明确规定企业违规生产销 售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本文对化妆 品企业可能触犯的几个主要罪名进行探讨,剖析其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并指 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一、化妆品企业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1 1、化妆品企业特有的刑事法律风险、化妆品企业特有的刑事法律风险【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第一百四十条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2、)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 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 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 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 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 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 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化妆品生产者、销售者在化妆品中掺杂、掺假, 以假充真,以

3、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化妆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 5 万元以 上的行为。在生产领域,化妆品企业基于非法牟利的目的故意制造伪劣产品, 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一是在销售化妆品中故意掺杂、掺假;二是明知是 伪劣化妆品而售卖。当企业故意制造、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法律规定 的 5 万元以上时,即成立犯罪,化妆企业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2 2、【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刑法第一百四十八条)(刑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 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 五

4、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本罪的具体表现行为主要有: (1)未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单位,非法生产化妆品;未取得 健康证而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生产化妆品;(2)生产化妆品所需要的原料、辅料以及直接接触化妆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不 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3)使用化妆品新原料(指在国内首次使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天然或人工原料) 生产化妆品,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4)生产的化妆品不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或生产的化妆品未经卫生质量检验;(5)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是指化妆品经营单位和个人明知是不符合 卫生标准的化妆品而仍决意出售; “不符合卫生标准”,就是不符合国家制定的各种化妆品的

5、卫生标准。表现为 化妆品企业违反有关化妆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 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国家为加强对化妆品的卫生监督、保证化妆品的卫生 质量和使用安全,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制定了产品质量法、化妆品 卫生标准、条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产品质量的监 督、化妆品生产的卫生标准、审查批准化妆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化妆品卫生 质量和使用安全监督、对进口化妆品的审查批准、对经营化妆品的卫生监督、 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等作了全面的规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 化妆品卫生质量监督管理制度。“造成严重后果”在本罪中主要是指:(1)毁 人容貌,即导致容貌变形、丑陋及功能障

6、碍的,如使人皮肤变黑、脸上长斑、 头发脱落等;(2)致人产生肉体较大痛苦的,如皮肤红肿、灼痛、瘙痒等; (3)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如被害人因容貌被损自杀、离婚、精神失常等。 2 2、化妆品企业非特有的刑事法律风险、化妆品企业非特有的刑事法律风险化妆品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实践中经常触犯的还有商业贿赂和税收犯罪等: 1 1、【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 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徒刑,并处罚金。商业行贿,是化妆品企业为销售或购买

7、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 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化妆品企业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 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 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 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 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 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 手续费,归

8、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具体表现主要是化妆品企业的工作人员在业务过程中索要关联单位财务,收受 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但不入账的行为。 3 3、【逃税罪逃税罪】(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 较大的行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 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9、。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主要表现为:(1)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 缴纳税款,数 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 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2)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 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 上的;(3)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 的。 二、刑事风险的防范对策二、刑事风险的防范对策1 1、强化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强化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企

10、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充分认识到刑事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认 识和了解企业法律风险的形成原因和发展特点,研究工作措施,在思想上真正 高度重视企业法制建设。重视和加强企业法律工作者队伍建设,必要时可对其 进行法律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加强企业法律工作者队伍建设是防范法律风 险的组织保障。要积极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将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人 士,按照法律顾问的指引防范刑事法律风险。 2 2、加强卫生意识,合法经营、加强卫生意识,合法经营生产、销售化妆品应严格遵照产品质量法、条例、实施细则等法 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生产、销售达到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的对于各类化妆 品的卫生标准。具体措施如:1)化

11、妆品生产型企业: (1)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接受卫生监管。 (2)完善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人员的健康检查制度。 (3)使用新原料生产化妆品、生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和首次进口化妆品,必须经 国家相关部门批准。 (4)生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必须向省级相关监管部门备案。 (5)生产企业对生产的化妆品进行卫生质量检验后,方可出厂等。 2)化妆品销售型企业: 不得在化妆品里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 合格产品,对于明知是不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的化妆品不得出售,对于化妆品 的来源应明确查清等。3 3、完善企业规范制度,管理体系、完善企业规范制度,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是企业的根本,更是企业的生命力,规范的制度可以有效的防范 法律风险。化妆品企业要想在化妆品市场里防范刑事法律风险、蓬勃发展,完 善的规范制度是保证,企业内部建立有力的监督机制,确立企业法务总监对于 反违法犯罪的枢纽地位。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务内部控制规范,不但有利于提高 公司管理经营水平,亦是刑事法律风险防范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