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2227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会计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会计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会计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会计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计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会计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6】16 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建设特色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保持我系会计学专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学院实际和专业特点,本着客观性、规范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原则,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一、专业专业概况概况会计专业设置于 2005 年,本专业现有教师队伍 24 名,副教授 5 名,讲师 8 名。2

2、005 年首次招生 67 人。经过 4 年的发展,已培养毕业生 347 人,就业率达到 98%以上,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现有在校生 885人,其中 07 级 205 人面临毕业。近几年,在教育集团、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工商管理系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本专业得到蓬勃发展,2008 年工商管理系组织参加的“会计从业资格及会计初级职称考试”通过率分别达到了 80%和 30%以上,居于全省同等院校前列;2007 年 9 月学院青海教师参与编写了财经应用文写作教材;2008 年 10 月会计学专业被学院评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 二、指二、指导导思想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改革,适应会计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强化特色意识、创新意识,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职业综合素质高,技术应用能力强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会计专门人才。三、三、专业专业培养目培养目标标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正确的专业认同,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必备2的职业技能

4、,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为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做好知识、技能的准备,能适应会计及相关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四、与四、与专业专业相相应应的的职业岗职业岗位分析位分析1、主要就业岗位群企事业等单位财务会计岗位:出纳、核算、记账、主管会计、资金管理、仓库核算等;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岗位: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岗位;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审计助理工作人员岗位。2、其他就业岗位群收银、仓库保管、物流管理、经济信息收集、财经文秘、统计、工商管理等岗位。五、建五、建设设目目标标 在现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师资引进与培养,强化实验实

5、训基地建设。按照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以现代化教学思想为先导、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强化基本建设为支撑,利用 2-3 年的时间,把会计专业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办学实力、较高社会声誉的特色专业。六、建六、建设设内容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以上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安排上贴近社会、贴近生产、贴近生活,实行“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把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除了进行课堂教学外,还采用了实验室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安排学生到有关企业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二)加强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6、加大师资引进、培养和稳定力度,增加数量、调整结构,使师资力量配置更加合理,素质不断提高,争取每年引进 1-2 名硕士及以上学历研究生,每个专业化方向培养或引进 1-2 名学科带头人,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重点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实行专兼3结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适应专业改革的要求,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内培外引和聘请专家、兼职教师等多种途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到 2011 年,专业教师人数达到 27 人。结构:到 2011 年,专业教师中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达50%,双师型教师达 80%以上,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达 35% 。师资队师资队伍伍规

7、规划表划表类别现有教师培训和培养引进目标高级职称5319中级职称83213初级职称415双师型教师66416兼职教师628专业教师总数176427专业带头专业带头人培养目人培养目标标职称教授教学经历有 10 年以上教学经验,有 2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研发经历主持过省级以上研究课题教学方向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中国税制、财务管理研发方向会计核算与税法规定异同研究需引需引进进教教师师目目标标职称人数业务专长科研方向高级(取得财务软件高级认证证书,全日制本科学历以上,注册会计师)1会计电算化、审计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级(取得财务软件中级认证证书,全日制本科学历以上)2会计电算化、中国税制会计电算化、中

8、国税制初级(取得财务软件初级认证证书,全日制本科学历以上)1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中国税制(三)教学条件41、教材建设: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主干课程全部使用国家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为适应本省会计人才需求,模块化课程鼓励学科带头人自编教材。2、校内实验室建设:通过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已建成的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和企业经营沙盘实验室基础上,再建设 ERP(企业资源)实验室,为实验和实践教学提供条件。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满足实践性教学的基础上,为专业化方向落实校外实习基地,积极开发“订单式”培养单位。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

9、,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实习需求。(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以创建精品课程为出发点,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在三年至五年内,力争省级精品课程达到 1-2 门,院级精品课程 4-5 门。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加大实践课程开设比例,加强实践课程考核力度。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建立评奖与奖励机制。七、建七、建设设措施措施(一)加强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积极加快管理机构、教学机构的完善,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尤其在管理手段现代化方面见一步加强和提高,以保障管理工作的快捷、高效。根据跨

10、级学专业的特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中国会计事业发展的动态和方向,把握师生员工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分层次、有重点地大力开展师生人生观、价值观及诚信观的教育。(二)政策扶持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加大激励措施1、引进和培养相结合。针对目前会计学专业师资学历层次较低现状,根据目标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的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主去吸收、挖掘人才,力争“十一五”末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及层次有一个大的改善。加快现在师资的培养 提高,制定切实计划,分期分批进行培养,使其尽快提高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与水平。52、重点提高,优先培养,造就会计学专业教学和学术骨干。鉴于会计学专业人才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十一五

11、”期间人才培养上把重点培养有潜质的中青年教师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在教学上压担子,科研上优先扶持,各教研室尽快培养人才 35 名优秀学术骨干。(三)加大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突出重点实验室及教材建设为实现会计专业实用型、应用型发展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要在积极争取学院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切实抓好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确保会计实验室的先进性和综合性,加快 ERP(企业资源)实验室的建设。(四)多途径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学生管理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素质成为学生自身要求与追求的目标。2、有计划邀请会计老专家通过做专题报告、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学生之间

12、的沟通,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思想,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时帮助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不适,帮助学生做好未来职业选择。3、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强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增强其沟通能力、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五)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以适应会计工作发展趋势、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加快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建设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框架,开设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中国税制、财务管理、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管理学原理等,突出会计专业特点。在专业技能培养中,除注重基础会计操作技能培养外,加大专科会计专业技术与职业资格技能培养。增加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法、统计学、经济数学、财经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内容。(六)建设经费使用计划学院计划总投资 42 万元,在三年内初步完成特色专业建设,08 年计划投入 22.38 万,重点加大校内实训设施的投入,09、10 年计划各投入 10万,重点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科研项目建设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