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复习笔记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1549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道德》复习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职业道德》复习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职业道德》复习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职业道德》复习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职业道德》复习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复习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复习笔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师职业道德论教师职业道德论复习笔记复习笔记1、简答题(104 = 40) ;2、论述题(152 = 30) ;3、案例分析题(152 = 30)1 1、道德的本质、道德的本质道德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利规范。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其主要表现为:(1)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

2、为习惯构成的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B道德是一种非权利规范;C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 (2)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 。2 2、如何理解道德的本性是一种必要的恶、如何理解道德的本性是一种必要的恶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从最根本上来说,是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和规范,进而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限制、约束、侵犯,因此,就其本身来说,是对人有害的。它之所以能给

3、人带来好处,并非是这些管理和约束本身,而是这些管理和约束通过对人的损害所达到的结果、目的,它维护了社会秩序,保障了社会的存在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不过是人类为了达到利己目的(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而创造的害己(限制某些欲望和自由)手段。因而是一种“必要的恶” ,所谓“必要的恶,也就是这样一种恶,它能够求得更大的善或防止更大的恶” 。所以,道德就其自身而言,不过是对人的某些个人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或恶;就其结果和目的而言,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社会秩序的混乱、经济发展的崩溃等)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社会文明秩序、经济迅猛发展),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3 3、

4、职业的道德意义的主要体现、职业的道德意义的主要体现作为一种社会化分工,一种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职业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道德基础和根据。职业的道德意义主要表现在:(1)每种职业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社每种职业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即职责。会责任,即职责。职责是一种只与人的职业角色相联系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些责任,才真正体现出职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体现着人的精神追求和自我完善。 (2)每种职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利,即职权。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利,即职权。2职权是每一特定职业岗位所拥有的权力,它是实现职业社会职能,承担职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条件。 (3)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

5、益关系。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职业的责任和权力之所在,也是职业内在的道德内容。 (4)每种职业都每种职业都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对社会来说,它不仅能实现各种职能、创造各种效益,还能组织社会结构、稳定社会秩序;对于个人来说,它既是谋生的手段,又是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通过它,既可以创造服务与贡献的社会价值,也可以实现人生塑造的自我价值。4 4、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

6、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在我国现今历史条件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作为就业者的每个公民也都是人民的一员,因此, “为人民服务”本质上也就是“人民自我服务”。 (2)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它变“客观为别人”为“主观为别人” ,激发人们“主人翁”式的劳动态度。 (3)为人民服务,

7、体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为人民服务,不仅贯穿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发展的始终,而且在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范畴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5 5、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勤于职守。勤于职守。敬业勤业是自爱自强, “敬” 、 “勤”的根据是“爱

8、” ,爱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首要条件。 (2)尽职尽责,奉献社会。尽职尽责,奉献社会。从业人员在行使职权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如何正确行使本岗位所拥有的职权,如何充分发挥本岗位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尽职尽责,创造出更高的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社会。 (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因而也是一切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品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崇尚的基本美德,是一个人为学和立业的根本。 (4)文明文明竞争,友好协作。竞争,友好协作。社会主义的竞争是与文明联系在一起的,又是与协作相统一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各行各业、各个职业团体、各个从业人员,其奋

9、斗的方向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友好协作理应成为职业道德的规范。 (5)勤奋学习,熟练业务。勤奋学习,熟练业务。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尽可能全面地熟悉将要或正在从事的岗位业务,才能适应现代职业生活的变革。36 6、教育劳动的特点、教育劳动的特点第一,教育劳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 (1)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2)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第二,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1)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2)劳动对象的相师性;(3)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第三,教育劳动手段和工具的特殊性。 (1)教育劳动工具的特殊性;(2)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3)教育劳动

10、过程的复杂性(工作时间是连续的,工作空间是广延的) ;(4)教育劳动效果的特殊性。第四,教育劳动人际关系的特殊性。 (1)关系众多,组成复杂;(2)网络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由“传授式”变为“合作式” 。7 7、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 ?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其产品具有社会性.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故这一对象是与其它劳动过程中的对象不同,是一个有意识的、有理想的、有主动性的人.人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的.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受自己意识的支配.教师的劳动

11、“加工”过程,必然包括教和学两种浑然一体的活动.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里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作用在劳动过程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以其知识、思想品质作用于学生,学生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这种教师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使得教师劳动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艰难性.(结合内外因关系论述)8 8、如何理解教育劳动的创造性、如何理解教育劳动的创造性(1)教师的劳动是自觉的、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所需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

12、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由于学生的个性、教学内容、客观条件、教师自身的特点等等是千差万别的,因而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具体方式方法也是千变万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即对教学内容的再创造;(4)只有创造性的劳动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生机与活力,使教师享受到工作的乐趣。总得来说,教育劳动有其固定的规律,但我们不能把这种规律教条化,必须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的工作。49 9、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联系、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

13、联系大学精神是指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练而成的,为大学人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包括:学术自由的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 ;独立自治的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一是指向科学研究,二是指向人才培养);理性批判的精神。建立和弘扬大学精神对高效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1)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 (2)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 (3)树立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4)树立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10、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书育人原则;为人师表原则;教育公正原

14、则;依法从教原则;教育人道主义原则。1111、如何理解教书育人原则、如何理解教书育人原则(资料:教师自身要素质过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光有知识还不够,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导师不能忙于自己的事务而疏于对学生的管理)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特定社会、特定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德才兼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决定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2)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一方面,教学的过程必然就是育人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好书要求育好人,育好人是教好书的保

15、证。 (3)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当自觉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1)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遵循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注意帮助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思想觉悟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学生的成长是有其自身规律的,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16、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教师应当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教书育人的需要。1212、如何理解为人师表原则、如何理解为人师表原则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1)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5生效法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经常性的、直接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高校教师必须遵循为人师表原则。 (2)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求。每个教师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以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品格感染影响学生。 (3)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工作态度不仅影响学生,而且直接或间接(通过学生)影响整个社会。所以,教师不仅应成为学生的表率,也应成为社会的表率。 (4 4)是学生具有)是学生具有“向师性向师性”的要求。的要求。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