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1458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中任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区别平度市院侦监科 徐许会基本案情:2012 年 10 月 30 日 12 时许,犯罪嫌疑人栾锡伟(现在逃)纠集任建国、刘秋生、孙晓雷(现在逃)等人驾驶两辆轿车到平度市南村镇爱德牛业公司东门,持木棍无故将驾驶鲁 BWX153 黑色现代轿车到南村镇爱德牛业厂催要欠款的王海山与其大姨吕淑香打伤,并将轿车玻璃及车体砸坏,经法医鉴定,吕淑香之伤构成轻微伤,被砸坏的轿车损失 5580 元。意见分歧:关于犯罪嫌疑人任建国、刘秋生行为的定性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其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一种观点认为其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笔者观点: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支持笔者观点理由

2、如下: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非法砸毁他人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寻衅滋事罪中任意损毁他人财物是指无事生非,肆意打砸他人财物,情节恶劣的行为。对砸毁他人财物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应认定为此罪还是彼罪,可通过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所侵害的客体进行区别:1、在主观故意方面。动机和目的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关键。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要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财物构成损坏,却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而寻衅滋事罪中的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是一种随意性的行为,其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其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

3、。即在主观方面,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具有流氓的动机,并在此动机的支配下实施了寻衅滋事的行为,以达到满足精神空虚的犯罪目的;故意毁坏财物罪、则无此动机和目的。 2、在客观行为方面。故意毁坏财物所侵害的对象往往比较特定,一般是认识的或有过节的人,且在毁坏他人财物的行为实施之前往往有一个准备过程,从行为人的手段上较为明显的反映出其具有故意毁坏财物的故意;而寻衅滋事中任意毁坏公私财物往往侵害的对象比较随意,在行为发生时大多是临时起意的,即使行为人是以某种不成立的理由为借口毁坏公私财物,但在毁坏公私财物的过程中,从行为人所采用的手段、器物、毁坏公私财物的程度来看,无明显的针对性。也就是说,寻衅滋事罪的“任

4、意损毁公私财物”在起因上、对象上、手段上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而故意毁坏财物罪则无此随意性。 3、在客体方面。故意毁坏财物罪所侵害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是单一客体;而寻衅滋事罪所侵害的不仅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还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且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是该罪的主要特征。处理结果:就本案而言,案发的起因是犯罪嫌疑人的朋友因为被害人多次前往索要欠款,并且雇车堵在厂子门口,影响厂子形象,所以纠集犯罪嫌疑人前往将被害人车辆砸毁。也就是说,本案的犯罪嫌疑人等人并非无事生非、随意滋事,而是“有理由”的。就两名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目的而言,也不是为了寻求精神刺激而无事生非,而是帮助朋友,并且在砸车之前也是经过具体商量和准备的,目的性明确。由此可见,本案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目的就是要去砸车,而非随意滋事,寻求精神刺激,故其行为已经完全符合了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应定性为故意毁坏财物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