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后进生的学生心理健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359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爱后进生的学生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爱后进生的学生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爱后进生的学生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爱后进生的学生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爱后进生的学生心理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爱后进生的学生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爱后进生的学生心理健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关爱后进生心理,塑造健全人格关爱后进生心理,塑造健全人格“后进生”这一名词的产生是由过去所谓的“差生”转化而来。不同的叫法体现了不同的教育思想。近几年的调查表明,中学生有不健康心理问题的人数日约占 20%30%,而后进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突出,令人担忧。有的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有的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等。如何正确看待后进生问题,如何对后进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一 对对“后进生后进生”定义的理解定义的理解谈到后进生,往往是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行比较,其中不乏长期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关。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越来越多的教师对后进生的认识有了新的理解。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习原本不怎么好的学生,在其成年工作后不乏大有作为的人。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不重要,而是说学习成绩并不是决定学生人生的唯一标准。然而,应该怎样看待后进生?后进生竟究应是个什么概念?下面是我家访了解到的两名后进生的背景资料。学生甲:胡全亮(化名) ,男,15 岁,独生子女。父亲在铁路上工作,经常不休班。母亲在市里的一家棉纺厂当工人,三班倒。孩子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受宠爱较多。上初一时虽然和父母住在一起,但由于父母平时对孩子关照不够,在父亲不

3、休班,母亲上夜班时,孩子常常能获得较大的“自由”空间。上学迟到、上网、上课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落后,缺少自信心等。- 2 -学生已:王晓龙(化名) ,男,15 岁,单亲家庭子女。父亲为下岗职工,靠帮人打工过日子,工作很是辛苦。抽烟,喝酒,对孩子教育长期疏于管理,甚至学校家长会也不参加。王晓龙性格孤僻,任性,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纪律,爱和老师顶嘴、和同学吵架,学习成绩班里倒数。从以上两个孩子的情况和表现看,胡全亮和王晓龙似乎应该属于后进生。但若排除学习成绩因素再看:胡全亮大胆、泼辣、豁达、语言表达能力强,爱和同学交往,热心于集体活动,写字漂亮,计算机文字输入速度全班最快。王晓龙尽管缺点比较多

4、,但他热爱体育运动,体育成绩非常突出。每次学校运动会,越野赛,王晓龙总是为班级挣分最多,成为同学中的英雄,班级的骄傲。当然,他的优点还远不止在体育方面。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能力方面,很多所谓的后进生其实并不后进。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学生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现象。个别教师看不起后进生,对后进生冷漠,歧视,讽刺、挖苦甚至抛弃的一些做法是十分错误的。二二 对后进生心理健康的分析对后进生心理健康的分析随着社会的变革、新旧体制的转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同时给许多人带来了挑战,由此也使很多人产生了不适应。这当中的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后进生的父母、亲朋,他们各种各样的心态和行为都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孩子

5、因为父母下岗、离异等不良的生存环境,造成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并产生自卑、恐惧、焦虑、失望等心理负担。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负担过重,竞争激烈,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有的表现为破罐子破摔,有的以上网、逃学来回避现实。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个别学生和社会上一些思想不健康的人来往,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扭曲,- 3 -甚至做出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来。因此,对后进生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不仅是学校、家庭、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天职。三、爱的奉献三、爱的奉献走进后进生的心灵走进后进生的心灵“爱是心灵的呼唤”“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每当听到“爱的奉献”这首歌,我联想最多的是那些

6、最需要爱的后进生。的确,做后进生的工作难。麻烦、牵扯精力、反复性。也许正因如此,在我看来做后进生工作,便是最有意义、最使人感到充实、最能感受到教育魅力的事情。在帮助后进生进步方面,我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1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好后进生的情况调查。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好后进生的情况调查。从学生上初一开始,我非常注重学生调查。一般通过家长会,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通过与学生、科任教师交流、家访等形式进行跟踪调查。从初一到现在的初四,我班多数学生我都基本家访了一遍,个别学生家访不止 5-6 次。说到家访,其实说串门更为合适,因为每次家访我都和家长、学生谈得很放松、彼此均没有心理负担。

7、久而久之有不少家长和我成了朋友,家访成为获得学生第一信息的重要渠道。为此,我建立了自己的“电话热线” 。记得在初一第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和家长便达成了一个共识,每天晚 7 点至 7:30 分是我和家长相对固定的电话联系时间,四年从未间断。每个学生的特点、家庭背景等学生信息做到了烂熟于心,这对我做好学生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与科任教师紧密配合,解除后进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与科任教师紧密配合,解除后进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后进生的心理健康与诸多因素有关,但主要心理负担是学习问题。基- 4 -于这种认识,首先我在自己所教的英语学科上下功夫。对于基础较好,中途掉队的学生,我主要是采取鼓励、学法指导、定时定

8、量督促、检查的方法。对于基础不好,缺乏自信的学生,我主要是采取小组互助、手拉手,定辅导人、定目标,教师集中时间重点辅导和跟踪指导的方法。经过试验、总结、再试验、在总结的几个循环,每个后进生英语学习均有了显著提高和进步。从而为学好其他学科树立了信心。在此基础上,我不断征求任课教师对后进生学习上的意见,积极协助任课教师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鼓励后进生大胆的走近老师,对个别不好意思的学生我甚至亲自领着他(她)去找老师辅导。在学生评价方面,我在班里实施了“积分进步奖” ,对后进生采取了“小步积分”的倾斜政策,设奖范围包括课堂常规、课堂听讲、作业分层次完成目标、主动学习、主动找老师辅导等 5 个奖项。同

9、时由各小组长、各科代表、各学科学习标兵组成 5 人学科评估小组进行每周一小评;由任课教师、班长、学习委员组成班级评估小组,每月一大评。每学期进行总评并进行表彰。通过“小步积分进步奖” ,我班几乎所有的后进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科平均分连年级部名列前茅。后进生由此有了自尊,提高了自信,坚定了不断进步的信心,从根本上解除了后进生学习上的心理负担。3做好多方协调,引导后进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做好多方协调,引导后进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青少年学生心理正是由不成熟向成熟阶段过渡时期。指导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对其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此,我注意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后进生尽快摆脱不愉快的心理

10、影响,使其甩掉包袱,轻装学习。如前面提到的王晓龙同学,由于特殊的家- 5 -庭背景,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有一次,他动手打了一名同学,造成该同学颅底损伤,王晓龙父亲为此支出了该生的医疗费 3000 余元。对于一名下岗职工,加上家庭状况,孩子不争气,王晓龙父亲的心情可想而知。王晓龙自身也承受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为此事,我多次到医院看望被打的同学,积极协调双方家长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同时,我多次家访,借此事反复做王晓龙的思想工作,帮助他转变思想解除了其心理负担。也许是应了那句老话“吃一堑、长一智” 。在我和老师们的共同帮助下,王晓龙同学吸取了教训,后来在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重师长等方面

11、有了明显转变,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学期末获得了班级“十佳进步奖” 。4、积极开展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开展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爱迪生说:“伟大人物的明显标记,就是他的坚强意志。 ”苏轼也曾讲过:“古之成大事者,不维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之志。 ”对高素质的人来讲,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刚强的品格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中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来讲,没有良好的品德意志就谈不到理想追求,难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基于以上认识,我注重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如从初一开始我特别强调学生的仪容仪表。女生不化妆、不戴首饰,男生不染法、不留长发。直到现在,近四年来,我们班没有一个学生破了规

12、矩。在安排班级活动中,我非常注重开展活动的意义。除了认真组织参加学校的一日常规检查、周一的升旗仪式、课间操、校运会及其他学校集体活动外,我坚持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文明礼仪示范活动、每周一班会上的一周新闻播- 6 -报活动、小组手拉手互助活动、个性特长展示活动等。这些活动,主题鲜明,意义明确,学生参与广、兴趣强,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品德意志,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密切了同学之间、老师与同学之间的融洽关系,对后进生起到了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宣言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 ” 在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家庭、社会关注的问题,更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不断总结、积极探索的问题。后进生不是教育不了的学生。后进生需要我们多一点的理解,多一点的关心,多一点的帮助,多一点“爱的奉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