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区交往空间创造初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0307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住区交往空间创造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城市住区交往空间创造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城市住区交往空间创造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住区交往空间创造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住区交往空间创造初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住区交往空间创造初探摘 要:针对当前我国很多城市住区建设中忽视交往空间创造这一问题,结合相关 理论和实地调查,从住区与城市、住宅形态、住区整体规划、细部环境设计四个 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试图从理论上提出一些促进住区交往的可行性建议, 作为住区建设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住区, 交往空间, 物质环境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住区建设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当前 很多住区建设中,只注重形式化的景观效果而忽视人们交往的需求和交往空间的 创造,使一些住区缺乏生机,室外环境成了缤纷的陈列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 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淡漠。住区交往活动的发生

2、往往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结构体制、居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住区 周边环境等,但住区空间、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它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 式影响着住区交往活动。作为规划师、建筑师,可以结合交往活动的特征通过对 住区物质环境的优化布局,精心设计来引导和促进邻里交往,创建美好家园。 1 住区交往空间创造 住区交往空间是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交往的物质环境。从空间形式上可以简 单地将其分类:按室内外分为室内交往空间与室外交往空间;按私密程度分为半公 共交往空间与公共交往空间;按集中程度分为集中交往空间与分散交往空间。 时间片断和知觉、水、声音和细部组成。而在其新作视差中,可以看到 他在此基础上

3、又有所发展,引入了“身体”的概念,霍尔认为“身体”是所有知觉 现象的整体,是人在建筑中定位、感知,认识自身与世界的契机。在霍尔看来,是 直觉引导他进入意念架构与现象学手段的融合。光线、质地、细致程度,空间的 重叠,就构成了一种沉默而自证的意义。从诺伯格舒尔茨探讨“建筑的心理层 背景”(the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of architecture)伊始,建筑现象学提供了一个 视角去弥补现代主义所导致的精神内涵空虚的弊端,其目的是要张扬建筑与场所 的本性,以建筑与场所作为思维的轴心。 当前的中国建筑举步为艰,千年的传统文化尤如一把双面刀刃,取舍皆难。当 代中国正在发生社

4、会结构的根本变革和文化的巨大转向,传播方式与媒体发生深 刻变革,城市化与城市文化迅速兴起,消费型的商业社会逐步形成,具有全球化和 后现代语境的大众文化与消费娱乐文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主流。遭 遇“观念更新和范式转变”,人们需要的可能就是康帕涅拉所说的“在特定条件 下思考问题的方式” 。旅美画家谷文达认为害怕民族精神失去其实是穷国的悲观 心态,这种担忧在发达国家是没有的。这当然只是一家之言,但我们的思维在种种 包袱禁锢下,确实难以自由地驰骋,现象学的意义可能正是提供了另一种方法论的 途径,法国哲学家卢梭启示我们“带着逃脱牢笼的感觉,我们自由自在地想:草是 绿色的,太阳和星星即使没有人知觉

5、也是会存在的。 ” 诚然,探讨建筑的本质问题,是一个亘古而又常新的课题,对建筑本身的追问, 往往能切合与时代最攸关的问题,这也是建筑中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什么的 问题永远值得思考,但思考后的最终归宿必须是实践,借用著名建筑师阿尔瓦阿 尔托的一句话,“上帝发明纸是用于画建筑的,但很多人都误用它”作为当代的建 筑师应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怎么做好建筑上去。 “理解我的自我本身及其意识生1”,人们需要的不仅是现代的科学技术,更需要的是用淡泊平和的心去诠释建筑在自然世界的存在本质。 1.1 住区与城市 住区是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有的住区选址不当,很多住区空间却采取内 向性处理。调查显示,这些封闭的住

6、区割断了城市与住区,住区与住区之间的有机 联系。大多数封闭住区中警卫随处可见,这种被动的治安管理模式与轻松随意的 家居氛围格格不入。现根据不同城市地段,结合住区周边环境,适当封闭以保证住 区安全感和领地性的同时尽量与城市有机联系。在住区单元与单元之间,可布置 居民步行范围内的住区公共中心、小超市、城市公交站点等。这样的半公共半 私密住区空间,既方便居民生活又能不同程度地实现邻里交往的多元化、多层次 化,并最大限度地建立与城市的联系。住区只有因地制宜地溶入城市,与城市形成 有机整体才能更好地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 1.2 住宅形态 住区的住宅形态大致可分为四种:高层低密度住宅、低层住宅、多层住宅、

7、 独立别墅。高层低密度住宅邻里交往人群高度集中,交往空间尺度变大,缺乏领域 感、归属感。尽管如此,高层住宅在特定时期、特定地段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可 以通过对高层住宅内部共用设施和公共走廊、楼梯、大厅等空间进行分析,研究 在适当位置设置一些开敞交往空间或空中回廊,并加以绿化来改善住宅交往环境。 低层、多层住宅空间尺度更接近人体尺度,更能形成良好的交往环境。而独立别 墅浪费资源,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所以目前不提倡建独立别墅,更多的以联排 别墅取代。无论采取哪种住宅形态都要设法将人的活动集中,形成良好的住区氛 围。 1.3 住区整体规划 1)建筑布局。在住区规划中,规划师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合理布局建

8、筑,并有意 识地根据人的活动特征创造住区交往空间,而不是将公共空间仅仅作为实体居住 空间的剩余空间而存在。 “用一系列的公共设施可以丰富住宅群;通过安排穿过 公共空间的住宅通路和合理的建筑布局等方式,可以引导居民形成某种活动模式; 设计含有各种空间和设施的物质环境结构,可以吸引所有居民或居民群体。 ”通 过对建筑实体与交往空间的精心处理能将居民的活动集中起来,如:通过对住宅入 口处理及入户花园的设计可以软化建筑边界,促进邻里交往。 2)交通组织。私车拥有量的大幅上升,人们习惯将汽车出现后城市居住区内 的交通组织形式分为“人车分流”和“人车共存” 。避免大量性交通的干扰将能 有效促进邻里交往的进

9、行,但是完全的人车分流后,使道路功能单一化,街道的文 化生活不复存在,并不同程度地使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被迫改变。应根据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一些街坊式或商住综合体住区中,可以考虑人车共存和街边 停车,并用空间处理手法限制车速,引导车行流线,这样可以营造住区丰富的商住 生活气息。而在一般的住区中,为了避免汽车对住区内部的干扰,应尽可能将车行 路线、停车场沿布置在适当位置,以保证住区内部步行交往空间的完整性。 3)公共活动设施布局。住区公共活动设施应结合人的活动特征布局:一般人 总是喜欢往有人的地方走,同时还要考虑人体的功能,大多数人每次步行活动半径 通常为 400 m500 m,所以居民倾

10、向于在住宅附近就近活动。目前很多住区的公 共活动设施还是很僵化的分区布置,这些住区中的广场、会所、老人、儿童活动 区通常空荡荡的,缺乏生机。 1.4 住区细部环境设计 城市和住区整体规划层次上的决策为创造功能完善的户外空间奠定了基础。但是,只有通过在细部规划设计层次上的精心处理,才能发挥其潜力。 1)步行空间。使人们不受阻碍不太费神地自由行走,是步行空间的基本要求。 住区步行空间设计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a.步行线路与距离。人们都习惯走捷 径,但又要避免路线枯燥乏味。步行线路设计时不要让步行者对目标一览无余,又 要有较强的识别性保持大方向朝着目的地,在看得见目的地时,应该遵从短捷原则,选 择最

11、直接的线路;b.地面材质。步行交通对于路面铺装材质是相当敏感的,卵石、 沙子、碎石及凹凸的地面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合适的。步行路面材质宜亲切自 然,防止过滑,最好用自然渗水性材料铺砌;c.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高差。 2)逗留空间。宅前逗留空间设计应与建筑结合考虑,使宅前入户花园、入口 门廊等成为居民活动、交往场所。其他场地的逗留空间应避免通路穿过中心,尽 量沿通路边沿布置,使逗留的人背后受到蔽护,前面能观察到别人的活动。 3)集中活动空间。住区内时常有集中活动发生,如:老人早晨集中晨练,小孩放 学后一块到某些特定场所玩耍等,有必要在适当位置设计类似城市广场的集中活 动场地。集中活动空间设计主要应注意

12、以下几方面:a.位置选择。集中活动场地 要便于居民到达,距离不能太远;b.综合考虑不同年龄的人群及人的各种活动行为, 不宜僵化的按功能分区,集中活动场地是由老人、小孩、中青年不同年龄的人群 及各种活动构成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所;c.集中活动场地要有较明确的边界,最好 与会所、休息廊等公共建筑结合设计,室内外空间渗透,因为活动总是从内部和朝 向公共空间中心的边界发展起来的;d.注重集中活动空间的细部设计,如:地面铺装、 绿化、支撑物、灯柱等。 2 结语 空间形式对社会关系的发展不具有促进作用,但这并不否认物质环境以及功 能性和社会性的空间处理能够促进或阻碍住区人际交往的机会。规划师、建筑 师的设计工作,对于住区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住区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 有赖于社会的全面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