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推荐候选人简介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49458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8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推荐候选人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推荐候选人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推荐候选人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推荐候选人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推荐候选人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推荐候选人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推荐候选人简介(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中文 word 文档库海量 word 文档免费下载:http:/泸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评选推荐候推荐候选选人人简简介介姓名孙同郊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28 年 12 月职务或职称参加工作时间1953 年 2 月从事专业岗位推荐方式学会及单位推荐工作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中医内科教授政治面貌医师资格证号码199851141510502281226072注册证号码141510000 300272参加何种学术团 体,任何职务,有 何种社会兼职参加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曾任第一届、第二届理事。 参加四川省中医药学会,曾任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届常务理事。 参加泸州市

2、中医药学会,曾任副会长。主要工作经历1953.2 至 1955.5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医大学(合校至重庆,改称第 三军医大学),任解剖系助教. 1956.4 至 1957.3 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内科研究所学习中医 1959.5 至 1959.11 在南京中医学院学习 1955.5 至 1970.3 在泸医附属医院内科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1970.3 至 1977.9 在泸医附属医院中医科任主治医师、科副主任.1977.9 至 1982.3 任中医系主任、副教授. 1982.3 至 1989.6 任泸州医学院副院长.1987.2 任中医内科教授. 1989.6 至 1998.6 在泸医

3、附属中医院工作. 1998.6 至今退休后在泸医附属中医院每周二次门诊.曾获各种奖励情况和荣誉称号(限填写市级及以上重要奖项):奖励或荣誉名称授予单位授予时间证书 编 号本人排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2.109279510259政府特殊津贴 四川省优秀共产 党员四川省传承 特别贡献奖优秀 教师中国共产党员四川省 委员会2001.6四川省人民政府1989.9http:/ 中文 word 文档库海量 word 文档免费下载:http:/四川省人事厅、卫生厅、中医管理局1998.7川中医证(98)026省中医管理局 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中医管理局1993.11 1996.393031 95027

4、第一主研 第一主研省中医管理局 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中医管理局1990.12 1997.4900039 96143第一主研 第一主研省教委科技 进步三等奖四川省教育委员会20001299-3-1501第一主研泸州市科技 进步三等奖泸州市科委19868第一主研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12事迹简介(1000 字): 孙同郊,女,汉族,78 岁,党员,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中医内科教授,四川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 学、科研 50 年,有较深厚的中医理论水平及临床经验。主张博 采众长,择益而从,学无中西,西为中用。注重辨证论治,并结 合辨病和参考微观检测指标,灵活立法处方用药。擅治内科

5、杂 病、肝胆病、老年病,临床疗效好。参加中医教学多届,系统讲 授中医内科学、方剂学,并指导临床实践。主编西南西北片区 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学导论,主编全国 20 所高等医学院 协编教材中医学,副主编现代中医治疗学,主编泸州市老 年大学中医专修班主要教材中医老年医学。治肝病以清热解毒祛湿为主,辅以活血、疏肝、养肝、养阴、益气,治胆病以疏泄通降为 要,配合清热解毒、除湿退黄、扶正补虚,治老年病重点在辨脏腑、阴阳、气血的虚衰及虚实http:/ 中文 word 文档库海量 word 文档免费下载:http:/泸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评选推荐候推荐候选选人人简简介介的转化,正确地扶其

6、正祛其邪,用药不宜过多,药性不宜过猛。全国第三批传承教学带徒 1 名,已接受验收。主研“乙型肝炎中医诊疗程序”,获泸州市科技进步 3 等奖,主研“养肝止痛 口服液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 3 等奖,主研“复方健肝液治疗慢性 乙型肝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省科委科技进步 3 等奖、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 2 等奖, 主研“痛立舒口服液治疗急性疼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省科委科技进步 3 等奖、省中医 管理局科技进步 2 等奖,参加国家“八五”攻关课题“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及其纤维化的防治 研究(85-919-04-02)”,主持分题“ 解毒护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7、,按 时通过验收。后又主研“解毒护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药开发”,获省中医管理局科 技进步 3 等奖,省教育委员会(开发应用)科技进步 3 等奖,并于获准二期临床试验后转让 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2005 年 5 月获新药证书。在省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 20 篇,近年由 学术继承人撰写的孙同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经验发表于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6 年 1 期。 孙同郊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介绍,发表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5 年 6 期, 孙同郊运用茵陈四苓汤治疗肝硬化的经验,发表在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6 年 1 期, 孙同郊 治疗老年病经验,发表有中医杂志 2006 年 9 期。姓名

8、性别民出生年月192202职务或职称参加工作时间1952.从事专业岗位中医推荐方式学会推荐工作单位政治面貌医师资格证号码199851341510502220210071注册证号码http:/ 中文 word 文档库海量 word 文档免费下载:http:/参加何种学术团 体,任何职务,有 何种社会兼职历任古蔺县一、二、三、五、六届县人民代表、县人委会委员。古蔺县各 界人士学委会委员。全国唯象中医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医学会 理事、泸州市中医学会会长、泸州市中医学会名誉会长、泸州市科协委 员、泸州市保健品评委会主任、泸州市科技顾问团成员、泸州市老科协 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泸州市老年大学校友

9、会理事。泸州医学院 学术评审委员会委员、 泸州医学院学报编委、 四川中医编委。主要工作经历1939 年拜师川南名中医杨德生学习中医药 6 年。1945 年在古蔺 龙山镇开设德仁堂药号行医。1952 年转为集体,更名为古蔺第二区联 合诊所当主任。1953 年任古蔺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及县卫生科副科 长。1957 年保送去四川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学习二年,1959.9.1963 年到泸州医学院任中医教学兼临床, 任中医教研组组长。其中选送到 南京中医学院脱产学习一年。1964 年1978 年任古蔺县卫生局副局 长。1978 年调泸州医学院中医系,任系副主任、主任。曾获各种奖励情况和荣誉称号(限填写市

10、级及以上重要奖项):奖励或荣誉名称授予单位授予时间证书 编 号本人排名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 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四川省中医管理局199311 93036第二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 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四川省中医管理局199411 94013第二19881989 科协系统 优秀组织工作者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199011.19831988 年第一届 科技顾问团顾问期间 为振兴泸州经济作出 贡献中共泸州市委、泸州市人民政府1989.3.在老年教育工作中成 绩显著评为先进个人泸州市人民政府1997.5.事迹简介(1000 字): 汪新象,男,汉族,85 岁,党员,泸州医学院教授, l991 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卫

11、生部、人事部选定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70 年代初,开展发掘民间中 草药单方、验方工作成绩显著,治疗了很多疑难杂病,并将临床经验整理编著了草药治疗 常见病手册。现在仍受聘于泸医附院名老专家门诊,每周上三个上午门诊。行医六十多年, 直至现在都坚持每诊一病都作详细病程记录,取名为中医临床诊疗录,现完整保存已有 数百本。编写著作有草药治疗常见病手册、 中医学导论、 中医防病与养生、 泸州市名老 中医经验选等。1939 年始跟师学习中医六年。在临床工作六十余载有着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经 验。在泸州市、四川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声誉。 一、医疗方面。1945 年1952 年 10 月,在古

12、蔺龙山镇自开“德仁堂药号”行医 8 年,http:/ 中文 word 文档库海量 word 文档免费下载:http:/泸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评选推荐候推荐候选选人人简简介介1952 年 10 月合并为联合诊所起至今。在五十年代调任县卫生科副科长后,坚持公余义诊, 且每诊一病都做了记录,如在五七干校劳动一年多,也诊治病人 4000 多人次。七十年代初, 组织成立六.二六医疗队,一根针一把草。当时当时宜宾地区十八县市都去参观学习古蔺六. 二六医疗队工作经验。调任泸医中医系主任后,仍安排每周两个门诊, 80 多岁高龄了并参 加社会团体的义诊活动。六十多年来,诊治病人数十万,治好

13、了不少疑难病症,获得好评。 为满足病人要求,常常加号推迟下班。 二、教学方面。多年来对中医的振兴、继承、传授作了较大贡献。五十年代即在泸医中 医教研组任组长,和当时泸州的名老中医一起为泸医的中医专业班传授中医知识,为泸医 在职职工普及中医知识。招收中医专科班 3 期。六十年代在古蔺为继承祖国医学遗产,招收 两期中医学徒班,采取定期集中学习中医理论,分散到各基层医院以带徒方式临床实践,非 常成功。如现在的罗永杰、陈江海等已成四川省名中医。70 年代创办宜宾卫校古蔺中医士 专业班,连续招生五届近 300 人,为现在的泸州市四县三区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中医人才。解 决了当时的中医后继乏人问题。77 年泸

14、医成立中医系,又回到泸医任教。总结中医教学要 有“理论性、系统性、启发性、和实用性。 ”曾主讲过中医的多门课程,听课对象有中医学徒班、 中医进修班、西医学习中医班、中医士班、中医本科班、老年大学中医养生班。其文化水平 不同,学习目的不一样,要达到不同班次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着“讲什么?对谁讲?怎么 讲?”九个字要求去备课、讲课,使不同班次学生都听得懂,印象深,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 到教学计划要求。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遍布全国各地。 三、科研方面。曾主持和参与临床观察的中草药科研课题有“碎米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 “地柑子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赶黄草治疗乙型肝炎”、 “鸡

15、菇片治疗乙型肝炎”、 “脾胃苏口服 液治疗厌食症”、 “骨苓通痹丸治疗地氟病”、古方“延寿丹”临床观察等,均获省、市级科技鉴 定,转制药厂生产。如“骨苓通痹丸”由成都蜀阳制药厂生产、赶黄草即“肝苏颗粒”由古蔺肝 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碎米柴片”由宜宾红光制药厂生产等。其中“骨苓通痹丸”还荣获国家 中医管理局二等奖。均已出版发行。撰写学术论文 50 余篇,发表于中医教育、 中医杂志、 名医名方录、 长江医话、 四川中医、 泸州医学院学报等刊物和参加全国、四川省、地市、 县的中医学术会议交流。曾荣获泸州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教师”、泸州市“优秀先进 科技工作者”、 “优秀学会组织工作者”称号。姓名性 别民 出生年月1940.10职务或职称参加工作时间1961.9从事专业岗位中医内科推荐方式学会推荐工作单位政治面貌医师资格证号码199851141510502401007005注册证号码14151050 0000186http:/ 中文 word 文档库海量 word 文档免费下载:http:/中医药科技进步奖四川省中医管理局1993.1193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