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猪肉生产恶性循环 农户放弃养猪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344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猪肉生产恶性循环 农户放弃养猪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猪肉生产恶性循环 农户放弃养猪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猪肉生产恶性循环 农户放弃养猪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猪肉生产恶性循环 农户放弃养猪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猪肉生产恶性循环 农户放弃养猪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猪肉生产恶性循环 农户放弃养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猪肉生产恶性循环 农户放弃养猪(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猪肉生产恶性循环 农户放弃养猪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五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 同比上涨 3.4%,而拉动 CPI 快速上涨 的一个重要拉力就是猪肉价格上涨,国家统计局统计发现五月份肉价同比上涨了 26.5%, 而商务部对 36 个大中城市统计,5 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了 43.1%。现在猪肉价格达到了 历史最高位,按理说,养猪的农民应该最高兴,愿意养更多的猪,但记者在养猪大省四川 调查时却发现,不少养猪户现在宁肯卖掉小猪崽,也不愿意继续再养猪了。四川安居区支柱产业的养猪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在金龟村,记者见到了养猪户罗鸿中,他也是目前周围几个村里唯一一个在养猪的人, 可是就在上个月,老罗

2、卖掉了家里的老母猪和 10 头肥猪,记者采访这天,他正跟家人商量, 打算把剩下的小猪仔也卖了。老罗:“养了 30 多年的猪了,不养了。 ”记者:“现在不是猪肉价格涨了吗?怎么不养了?”老罗爱人:“涨价了也不想养了。 ”安居区是四川省最重要的养猪基地之一,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当地就开始发展养猪业, 2000 年,全区肥猪存栏数一度达到 300 多万头,农民有三分之二的收入依靠养猪,现在正 是猪肉涨价的时候,喂猪喂了 30 多年的老罗,为什么突然不愿意养猪了呢?老罗爱人:“喂七八个月,卖给收猪的才七八百元钱,还有成本,还有粮食,还有累。 ”记者:“那养这么大,养六七个月这么大的猪,你净赚能赚多

3、少钱?”老罗爱人:“算起来一分钱都没赚到。 ”老罗告诉记者,猪肉价格虽然长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挣到钱,因为成本涨得更多,老罗 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从去年到今年,仔猪的成本价从每斤 6 元涨到了现在的 8.5 元, 玉米从去年的每斤 0.7 元涨到现在的 0.9 元,豆粕饲料从去年每袋 120 元涨到现在的 150 元, 现在养一头猪,饲料成本要 600 多元,购买小猪仔要 200 多元,水电费要 120 元,疫病防 治费用要 60 多元,这样一算,一家人辛辛苦苦七八个月养一头猪,只能卖八百元钱,比起 成本来,不但挣不到钱,还要倒赔 200 多元。老罗女婿:“我搞一年没赚到钱,倒把屋里的粮,三四

4、个人的红苕苞谷收一两千斤全用在 里头,都没赚到钱,还亏了本,我亏得好恼火,哪个输得起嘛。 ”罗鸿忠告诉记者,他已经养了 35 年的猪,可是效益却一年不如一年,因为猪肉涨价的幅 度,总赶不上粮食饲料涨价的幅度大,跟 1997 年相比,每斤仔猪的价格从 3 毛钱,涨到了 现在的 8.5 元,每斤玉米的价格从 0.5 元涨到了 0.9 元,而豆粕饲料也从每袋 30 元涨到了 150 元,结合水电费用的提高,他的养殖成本比 10 年前大约提高了 3 倍,可是让他恼火的 是,生猪价格还是十年前的那个价格。记者:“十年前猪肉什么价格?”门口老人:“往年才两元多的肥猪。 ”记者:“两元多,一直以来都是这个价

5、格?”门口老人:“嗯。 ”记者:“有十几年没涨过价了吗?”门口老人:“那年涨价过,涨到三元多,涨了几天就跌下来了,历来都是二元几三元几。 ”让老罗着急的是,这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粮食收购保护价,粮食直补政策,取消了农 业税,粮食饲料价格开始上涨,养猪成本大幅上升,可是针对养猪,国家却一直没有保护 政策出台。十年前,养一头猪总还能挣几十块钱,现在反而要赔上一两百元,他是村里养 猪年头最长的,也是赔的最多的,去年,儿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养猪,进城打工去了。老罗:“他们去打工找一点钱,我在屋里把屋里守着,养点猪种点庄稼出点钱,他们去打 工找一点钱,就是说为了修房子,他的娃娃也要用钱,娃娃要读书。 ”记

6、者:“房子出了什么状况,要修?”老罗:“烂了,你看我们这个房子烂了,下雨要漏。 ”为了赚些钱减轻儿子的负担,这一年来,老罗到处找草料喂猪,想把成本降下来,可是 让他没想到的是,从 2006 年,四川省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地里寸草不生,家里能给猪 吃的东西越来越少。老罗:“苞谷都喂完了,只有麦子了。 ”记者:“就这么一点麦子了人也吃猪也吃,还能吃多久?”老罗:“一个月吧。 ”让老罗犯愁的不仅仅是粮食,这次大旱,河沟里、水库里的水也都干了,人畜喝水,都 得步行几十里地到隔壁的镇上去挑。老罗:“水都没有,往年堰塘里水就有吃的水,今年堰塘没有水,吃的水就没有。 ”老罗告诉记者,为了让猪长的壮一些,尽

7、快出栏,多少还得添些复合饲料,可是他家里 早就没有钱买饲料了,这半年来,它只能到处赊饲料喂猪。老罗:“两百元钱一包,饲料太高了。 ”记者:“两百元钱一包,你赊帐了多少元钱的饲料?”老罗:“赊了五百多,六百元钱的饲料了。 ”每次去赊饲料,老罗总是很为难,这天,他走了几家饲料门市,也没赊到饲料,下午, 只好空手回了家。记者:“就这些了吗?四头小猪吃要吃多长时间?”老罗:“喂不了好久,只喂得了十来天。 ”记者:“吃完以后打算怎么办呢?”老罗:“只有慢慢来。 ”对于养猪老罗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可是采访中记者看到,大部分养猪户对养猪早已经没 有了信心,在其他乡镇的几个养猪大村,记者看到,遍地的猪圈多数已经

8、废弃,很少有村 民愿意养猪。村民:“我有两年没喂了,儿媳妇在外面打工,就没喂了。 ”在安居区畜牧局记者了解到,这几年,因为粮食、饲料涨价,又遇到持续大旱,三分之 二的养猪户选择了外出打工,曾经是当地支柱产业的养猪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畜牧局局长陈福林:“老百姓养猪基本上就没有了,尤其是家庭底子 比较薄一点的,它不能够抵御自然灾害,不养了,家里面有的猪都已经处理掉了,卖了。 ”记者了解到,因饲养成本提高,四川省乐山、遂宁、内江等地,养猪产业都在大幅萎缩, 全省生猪存栏量从前几年的 9000 多万条头下降到了不足 7000 万条头,四川省因此造成的 损失超过了 1 亿元。陈福林

9、:“这对于我们安居区来讲,就差不多 2000 万,损失了。 ”猪肉加工厂将受到“威胁”四川农民罗鸿忠养了三十多年猪,现在连他家的猪圈也要空了,这些养猪户曾经希望靠 养猪致富,但这么多年下来,他们反而越赔越多,最后不得不选择了放弃,农民不养猪了, 那些收购生猪的猪肉加工厂又到哪里去寻找猪源呢?记者来到了安居区最大的一家猪肉加工厂,让记者意外的是,这家加工厂有两个车间已 经停产了。安居区三家肉业有限公司经理杨武胜:“不行了,收不到猪。 ”负责生猪收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他们的货源就明显不够用了。记者:“你这个车是你专门带车去收猪的吧。今天怎么没出去?”收购人员:“今天没有,前几年出去都

10、能收到 178 到 123,现在能够收到,现在 5 天没有 收到猪一天。 ”记者:“5 天没收到猪了。 ”为了提高收购量,杨厂长和几个企业的负责人,不得不到周围的其他县市寻找货源,可 是他们发现,原本以养猪为主的乐山、内江等地,养猪量同样在大幅下降,就在那段时间, 全国猪肉价格开始出现大幅上涨,各地的订单也多了起来,可是因为收不到生猪,无法在 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加工任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客户撤单。杨武胜:“有个公司,订单就是 80 吨,现在我们无法供应,他要求的是半个月,实际上 能够供上这么多货,现在不行了。 ”杨武胜告诉记者,由于货源不足,加工量大幅下降,他的企业今年损失惨重。杨武胜:“与以前

11、相比,我们那个前半年至少销售量是 2000,今年的话,还不够 1500 万 还不到。 ”饲养成本提高,养猪户养猪没有利润可赚,养殖积极性受挫,导致养殖量下降,反过来, 企业因为缺少货源,生产也受到很大影响,那么,加工厂有没有可能提高收购价格,鼓励 养猪户养殖呢?杨武胜:“这个价位不可能再过了,全国的行情,也不是我一家企业说了算。 ”杨武胜告诉记者,他们的加工利润也很薄,前几年,从养猪户手中收购一吨猪的价格是 每吨 12000 元,刨去工人工资、加工、运输成本,他的净利润只剩下了 350 元,如果收购 价格提高的话,他就没有利润可赚了。记者:“加工企业有没有因为这次肉价上涨挣到更多的钱。 ”杨武

12、胜:“这个不我可能的。 ”记者:“为什么?”杨武胜:“因为收购价格提高,卖价提高,收购价就要提高,因为水涨船高啊。 ”企业并没有从猪肉涨价中获益,相反,却不得不面临货源不足的危机,更让杨某担心的 是,目前养殖成本一直高于生猪收购价,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变,养猪的人肯定会越来 越少,他的工厂也就只好关门了。杨武胜:“如果说国家对我们产业上有收入保障的,就是说有一定的保障价位,当然我们 希望国家有更多的扶持政策给老百姓是吧,对我们公司更有一个保障。 ”猪肉生产恶性循环等待政府出手整个猪肉的生产销售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而无论是养猪户,还是加工企业,他们都无 法解开这个死结,现在只能靠政府出手了,那么

13、这个结又该如何打开呢?颜易华在畜牧局工作了十几年,这些年,眼看养猪户们因为养猪成本高,不得不放弃养 猪外出打工,他非常着急。养猪市场价格处于低迷,很多粮食生产成本倒挂。记者:“亏本?”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畜牧局养殖股工作人员颜易华:“就是亏本,从去年的价格上,养一 头猪,要亏到 100 多元钱。 ”颜易华告诉记者,针对养猪,国家一直没有什么保护政策,2006 年,贵州省遭遇大旱, 为了鼓励养猪户养殖,省里实施了一个优质生猪专用养殖项目,专门给养猪户提供补助。颜易华:“每一个农户建 3、400 平方米的猪圈,年出栏 30 朱,每户可以享受这个国家农 行的补贴 3000 元。 ”颜易华是这个项目的负

14、责人,他的工作之一就是要下乡给村民们宣传政策,发动农户养 猪。工作人员:“可以改成标准化的猪圈,可以把这一个墙体拆掉,改成两个圈,一年出来肥 猪达到五十头的标准,国家根据中央省上的一些项目资金可以补助你三千元钱。 ”老袁:“我们想搞没有资金,肥猪要买几十个猪要好多钱,要一万多两万,你改造这个要 一万多,你改简单一点要一万多,一万多两万我们没那笔资金。 ”工作人员:“目前行情正是好行情的时候,你们能够赶上好价格的时候就要积极多养猪。 ”老袁:“挣得到钱,问题是我们要投资,我们哪里去找那么多投资。 ”记者看到,颜易华走了几个村,可是却没有一个村民对他讲的政策感兴趣。老袁:“政策是好的,钱补助少了。

15、 ”记者:“你觉得补助太少了?”老袁:“你三千元钱做不了哪样,他说补助三千元钱,做得了哪样嘛?”记者:“你觉得靠这个政策没法改变目前养殖成本高的这个现实情况?”老袁:“嗯。 ”颜易华告诉记者,这样的场面它并不是第一次遇到,政策实施后,他就开始统计各村养 殖户的情况,笔记记了密密麻麻的几大本,可是让他着急的是,就是没有人愿意再继续养 猪。颜先生:“目前这个工作,确确实实有很多难度。 ”记者:“比如说?”颜先生:“个方面就是,在农村的一些户数,缺乏劳力,而是一些户数缺乏资金,每一个 户数要建到 30 平方米的圈舍,数量也有一点点比较高。 ”记者:“觉得这个门槛对于普通的养殖户来说,偏高了。 ”颜先

16、生:“就是,就是。 ”记者:“现在你能建得起猪圈,能养到 30 多头猪的这样的养殖大户,在西眉镇有几户?”颜先生:“3 户。 ”记者:“也就是说这 3 户能够享受多,更多一点的优惠政策。 “颜先生:“就是。 “颜易华告诉记者,西煤乡的几个村民,倒是愿意继续养猪,可是让老颜为难的是,这次 的项目,区里只安排了在两个乡搞试点,西梅乡恰好不在其中。颜易华告诉记者,安居区虽然是养猪大区,可是多年来,养殖品种落后,养殖方式粗放, 这次省里的项目之所以只选择了三个乡镇实施,也是为了集中资金,树立科学养殖示范, 引导养猪户进行科学养殖,这一点,在专项资金下拨时,省里早有明确的规定。局长:“我们要项目的时候,我们还会跟上级保证,那目的我是把这个钱给老百姓要回来, 那实际上,我们实施的也是比较艰辛的。 ”记者了解到,整个项目的补助资金只有 200 多万,就是只对三个乡镇的养殖户进行补助, 资金也远远不够,如果把补助范围扩大到的全区,资金缺口就更大了。记者:“那如果把整个安居区的乡镇养殖户,全部纳入这个政策补贴的范围之内,你估计 需要多大一部分资金?”局长:“接近 1 个亿吧。 ”陈局长告诉记者,今年的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