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218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省委副书记、省长 黄华华一旦速度放缓,就会带来财税收入和企业盈利的下降,影响社会就业。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应对措施,在速度放缓初期就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十二五”期间,我省要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十二五”时期是划分过去 30 年和未来 30 年发展周期的战略拐点,广东站在前 30 年成就的积淀和未来 30 年发展的新起点上,必须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工作的主线与核心,用新视野、新思维、新理念选准路径,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本省的实际,我省加

2、快转变发展方式应选择以下八条主要路径:(一)以实施内外需并举战略为导向,加快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轨道,实现内生发展。扩大内需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做强外向型经济、稳定外需是我们要继续发挥的重要优势,必须把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从外向带动转向内外需并举上来,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要把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要把优化投资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保持 20%左右的投资率,以增强发展后劲。要推动我省从外经贸大省向外经贸强省的转变。(二)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为出发点,加快转向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结构相统一,实现集约发展。经过 30 年的高速增长,

3、“十二五”时期我国、我省将进入一个次高或中速平稳增长的周期,这个周期将可能维持 510 年,国家的增速大体在 7%左右,我省可能在 9%左右。一旦速度放缓,就会带来财税收入和企业盈利的下降,影响社会就业。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应对措施,在速度放缓初期就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通过提高产业、企业和产品质量,提升经济整体运行的质量;通过提高经济、社会、企业和要素投入效益,获取产出的最大化;通过优化经济、产业、区域、社会和消费结构,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要舍得用短期的增速放缓来换取长远的发展空间,加快完成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三)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转向产业发展高端化、服务化、

4、集聚化、国际化,实现高端发展。“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以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推进现代产业发展向服务化、集聚化、国际化转变。以建设现代产业 500 强项目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大重要抓手为带动,加快做大做强六大主体产业群、形成八大重要载体,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链。以改造升级优势传统产业为重要任务,加大对家电、纺织、服装、建材、食品等与百姓衣食住行相关的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从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广东服务、广东品牌转变。(四)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加快转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创新发展。“十二五”时期我省要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大力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

5、向创新驱动。通过提高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力争五年内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达到 2.5%;通过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企业自发创新、加大投入,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通过推动我省 16 个国家和省级高新区“二次创业”,使之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通过推广深圳模式,加快在全省创建多个创新型城市,使创新型城市成为自主创新的典范;通过推进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银政企合作、中介合作,打造“产学研资介”创新平台,使之成为自主创新的加速器。(五)以推进城镇化进程为突破口,加快转向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均衡化,实现协调发展。据统计,近一年半时间内,国家为培育更多区域增长极,批准了滨海新区、长三角、

6、珠三角、泛北部湾和海西经济区等 14 个区域发展规划,广东先行先试已失去独有优势。因此,我省应客观清醒地认识这一新形势,走广东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重点要推进三项工作:一是要有序协调推进城镇化。二是要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契机,更加突出珠三角经济、沿海经济和山区经济三大板块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使其更有利于发挥各自功能。三是要全面推进落实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六)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落脚点,加快转向包容性、普惠性增长,实现共享发展。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两次在国际会议上公开倡导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其实质是让发展成果惠及全球、全体人民,强调机会的平等和均衡。“十

7、二五”期间,我省要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好生活的期待,加大改善和保障民生力度,通过建立起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就医、就学、就业、社保等民生难题;通过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七)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加快转向生产生活方式循环化、生态化、低碳化,实现绿色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十二五”要完成国家下达的约束性目标,光靠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已难以实现,必须以全社会节能减排节地为重点,加快转向生态型、循环型、低碳型的绿色生产、生

8、活和消费方式。要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科学的生态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机制。要更加严格执行节能减排节地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确保完成“十二五”的约束性目标。(八)以建立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保障,加快转向全面配套推进各项改革,实现和谐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障碍,都集中在体制机制的弊端上。因此,“十二五”时期我省必须以更大决心、智慧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加快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转向全面整体推进改革。要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大部制改革和垄断行业改革,扎实推进强县富镇、

9、扩权直管改革,建设高效统一的服务型政府。通过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努力构建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通过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做强做大地方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实现从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的转变。通过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户籍、社会治安等综合管理体系,完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法制和人文环境。主要建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省工作的主线,省领导同志作为全省政府工作的决策者,应该带头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难点以及战略性全局问题开展调研,并提出对策思路。建议“十二五”时期每年各省级领导都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各自分工进行专题调研,在第四季度省委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时汇报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