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后浇带渗漏原因及处理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49204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后浇带渗漏原因及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下室后浇带渗漏原因及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下室后浇带渗漏原因及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后浇带渗漏原因及处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下室后浇带渗漏原因及处理地下室后浇带渗漏原因及处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地下室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这是城市建筑大型化、 高层化以及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带来的结果。然而地下室属于隐蔽工程,如果在今后使用过程 中出现漏水现象,后果将不堪设想,因而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地下室 底板特别是后浇带位置是渗漏的高发区,做好其处理尤为重点。在此,笔者简要谈谈地下室 后浇带防水渗漏处理的有关内容和要求。一、后浇带渗漏的原因(一)设计原因1.对地下室防水工程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大型建筑地下都附建有大型地下室,有 一层甚至多层,采用平战结合设计,平常做停车库或商场超市使用。设计时,设计人员

2、认为 局部渗漏对结构和使用影响不大,没有对所建工程的地下水环境进行分析,在设计中对防水 工程不按等级要求处理,缺乏有效的防水方案,造成后浇带渗漏。2.工程水文地质资料把握不全或不准。未按规范要求进行钻探或钻探数量少,参照 以往的地质资料来推断所建地下工程的地质情况,造成防水设计方案失误。3.结构与防水设计处理不当。由于工程结构复杂,未与防水很好地结合,后浇带位置 不利于防水;防水与管道线路未很好配合,细部结构不当,造成地下水沿管道位置渗入,从而 出现后浇带渗漏。(二)施工原因1.施工质量不良。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底板未满足规定时间而匆匆进行后浇带 施工;底板侧面未清理干净,未进行凿毛,或有杂

3、物,使后浇带与底板粘结不好,造成渗漏;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随意加大水灰比;浇捣不密实或震捣过久,表面浮浆过厚或漏捣造成 蜂窝;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足,表面干燥,骤冷骤热,极易引起裂缝而渗漏。2.建筑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采用的水泥强度虽然很高,但稳定性差,凝固后容易产 生裂缝;采用的料石受爆破震裂,产生裂缝,强度降低,地下水极易从料石的裂缝中渗入;采 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等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安装不到位等。二、后浇带渗漏分类和检查方法(一)渗漏分类1.慢渗:渗水现象不明显,用毛刷将渗漏处擦干,不能立即发现漏水,经 35 分钟后, 方有湿痕,再隔一小段时间开始有小片集水。2.快渗:渗水比慢渗明显,用毛

4、刷或干布擦后立即出现湿痕,而且很快产生集水,顺着墙 面或由高处向低处流动.渗水量在 3060 毫升/分钟。3.急流:漏水现象明显.形成一股水流,漏水量在 60 毫升/分钟。4.高压急流:在渗水处有水柱喷出。(二)渗漏检查方法1.宏观找漏:通过肉眼观察,直接找出渗漏点。这个方法适用在漏水集中而严重的地段, 必要时可以用钢针凿除松动部位,找出真正漏水处。2.毛刷找漏,当用肉眼不能分辨漏水孔位置时,可用毛刷找漏。找漏时,先甩掉毛刷上 的浮水,沾吸衬表面上的水珠,在漏水处很快会出现亮光,即为渗漏部位。3.撤水泥粉找漏:在大面积慢渗地段,日渗水量较小,用毛刷找漏无效时,可擦干浮水, 在慢渗范围的表面撒上

5、一层水泥粉,当干水泥面上呈现潮湿处,即为渗漏位置。4.胶浆找漏:如果用以上几种方法无法找出渗漏位置时,可采用胶浆找漏。找漏时,可在基层上抹一层水泥浆,当发现胶浆表面出现水珠,即为渗漏部位。有时在水泥浆上均匀撒一 层干水泥粉,如短时间出现湿点,即为渗漏水位置。5.凿槽找漏:当防水工程的转角部位有渗漏时,即要顺水路寻找水源,有时必须在结构 上凿槽,才能发现漏水孔。三、后浇带渗漏处理方法1.若是底板后浇带接缝处混凝土不密实或裂缝所引起的渗透,可将接缝上面用环氧树 脂粘合剂分段封口,然后用高压泵从一端向缝内注入水溶性聚氨脂堵漏剂(或其他水溶性堵 漏剂或环氧灌缝装液),注入量则视另一端冒装液为止。该产品

6、遇水能自行乳化聚合反应成 固体。固化后遇水能继续膨胀,起到止水堵漏作用。2.对零星点处的渗水可采用电锤钻孔内填防水剂来达到堵漏防渗效果。具体方法:在渗 水部位用电锤钻一个或几个孔径为 25 毫米孔,深度根据底板厚度而定。孔打好后,将孔清理 干净,用水润湿,然后将粉状防水剂(如堵漏灵)与水接 18 左右的比例拌和,塞进孔中,用钢 筋捣密实,也能达到堵漏效果。四、总结地下工程渗漏处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建筑与结构设计、工程材料、 施工操作和治理维护等诸多因素,是多种学科的综合体现。特别是后浇带位置,其难度大, 技术性强,在整治过程中要遵循“防堵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整治”的原则。根据现 场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堵、排、涂、抹”的施工方法,可以达到治渗漏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