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49085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主,以培养临床高级专 业人才为目的。具体要求如下: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事业而献身。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继承和发扬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能 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能独立承担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在临床医疗 技术上达到临

2、床高级专业人才水平。4结合临床实践,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能应 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展临床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完成一 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二、学习年限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 3 年。三、三、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疾病的临床研究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的临床研究(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病的临床研究(五)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六)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研究(七)中西医

3、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八)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研究四、四、培养方法及要求培养方法及要求 课程学习集中半年时间,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 36 学分。(一)学位课程 1公共必修课 20 学分自然辩证法 3 学分(54 学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学分(36 学时)外国语(英或日) 6 学分(216 学时)医学统计学 3 学分(54 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基础 4 学分(68 学时)2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 12 学分中医临床基础 3 学分(54 学时)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6 学分(108 学时)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研究进展 3 学分(54 学时) (二)选修课(至少 2 门)

4、 4.5 学分 高级病理生理学(限选) 3 学分(54 学时)分子生物学 3 学分(54 学时)医学免疫学及其进展 2.5 学分(45 学时) 中医药文献检索 3 学分(54 学时)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 2 学分(36 学时) 生理学及其进展 2.5 学分(45 学时) 病理学及其进展 2.5 学分(45 学时)公共必修课及选修课由研究生处于第 1 学期统一组织课堂教学及考试,专业课及专 业基础课由第一临床医学院组织相关教研室于第 2 学期安排授课及考试。课程学习要求 有统一教材、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同时建立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保证学习质量。(三)临床能力培养 1基本要求 按住院医师培养方

5、式轮转,参加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临床实践,进行严格的临床训 练,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其操作技能。2具体时间安排(共 26 个月) (1)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 6 个月,每周 12 次随师门诊或查房。 (2)临床轮转 20 个月(本专业科室 6 个月,相关科室 14 个月) 。 本专业科室(指三级学科)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应尽可能放在临床轮 转的后期,便于导师与本专业科室协商,统一安排临床轮转和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也 便于学生撰写论文。 临床轮转的科室与时间:详见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时间安排规定 。3轮转要求 (1)轮转期间尽快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情况。按要求书写经

6、管病人的大病历 并记好病程记录。在病房轮转期间每月不少于 5 份(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可书写住 院记录) ,做到及时、完整、准确、清楚,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书写要求。(2)在病房工作期间,负责 5 张床位,在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掌握本科常见病及危重 病的诊断、治疗和实际操作技能。 (3)参加轮转科室的一切业务活动及政治活动,必须参加科室值班,由所在科室负责 考勤。 (4)进入本专业临床轮转后,应同时进行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培养。 临床训练:研究生进入本专业的病房、门诊轮转期间应加强三基训练,轮转结束 达到临床高级专业人才水平。科研能力培养:导师以及指导小组成员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指导

7、研究生 正确选题,进行科研设计,按时开题,完成论文的临床观察,积累临床资料。积极参加 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各种学术活动。 教学能力的培养:参加一定量的教学工作(含科室小讲课)和临床实习生的带教 工作。(5)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在学习期间通过执业医师资格 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6)三年学习期间,要努力撰写学术论文,争取在省级或省级以上期刊正式发表。(四)考核 临床理论采取综合笔试,临床业务技能采取口试、床边实际考核、模拟操作及抽查 医疗文件等方式,考核小组按临床考核项目评分表进行逐项评分,取平均分,最后得出 综合分数。 1出科考核:每个科室轮转完毕后,由科室负责

8、人及带教老师组成轮转考核小组, 对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表现及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将考核情况和评定意见填入 “临床医学研究生轮转考核评定表”备案入档。 2中期考核:完成部分临床科室轮转及开题报告之后,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 5 月份, 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学习成绩、临床能力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具体详见浙江中医药 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实施细则 。 3综合考核:研究生在完成理论教学及临床轮转结束后由本学科副教授或副主任医 师以上职称 35 位专家组成的综合考核小组,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指标 体系要求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考试,考核成绩达标,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五)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

9、临床实际意义,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 一般可不做实验研究,论文撰写不能占用临床轮转时间。具体要求详见浙江中医药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若干规定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时间安排规定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时间安排规定 (试 行)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习时间安排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共三年,其中课程集中学习 6 个月,临床轮转 26 个月。二、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轮转阶段安排1临床内科专业(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轮转包括: 相关专业科室(指三级学科)的临床轮转不得少于 3 个科室,可以增加与专业相关的辅助科室,时间为 14 个月。 本专业科室(指三级学科)临床轮

10、转时间为 6 个月。 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 6 个月。2其他临床学科专业(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研究生的临床轮转包括: 相关专业科室的临床轮转不得少于 3 个科室。时间为 8 个月。 本专业科室(包括本专业各研究方向及与本专业相关的辅助科室)临床轮转时间为 12 个月。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 6 个月。导师指导下的临床工作应尽可能安排在临床学习的最后阶段,以便于指导学生撰写论文。三、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进程1 课程集中学习 6 个月:第一学年第一学期2 临床轮转 26 个月:第一学年第二学期(3 月)起至第三学年第二学期(4 月底)结束。3 研究生开题报告

11、完成时间:第二学年第二学期(3 月或 4 月)4 中期考核完成时间:第二学年第二学期(5 月)5 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 6 个月:第三学年第一学期(11 月)起至临床轮转结束(4月底) 。6 毕业考核完成时间:第三学年第二学期(4 月底) 。7 论文答辩完成时间:第三学年第二学期(5 月底) 。附:各专业临床轮转科室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专业临床轮转科室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专业临床轮转科室跟随导师肿瘤病房(含门诊) 6 个月本专业肿瘤病房 6 个月心血管内科 3 个月消化内科 3 个月呼吸内科 2 个月神经内科 1 个月血液科 1 个月急诊科 1 个月放射科 1 个月B 超室 1 个月病理科 1 个月具体轮转科室先后次序根据情况自定。中西医结合临床血液专业临床轮转科室中西医结合临床血液专业临床轮转科室跟随导师血液病房(含门诊) 6 个月本专业血液病房 6 个月心血管内科 2 个月消化内科 2 个月呼吸内科 2 个月神经内科 2 个月B 超室 1 个月心电图室 1 个月 血研室 2 个月 骨髓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