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劳务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080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育劳务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育劳务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育劳务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培育劳务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培育劳务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育劳务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育劳务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育劳务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之计。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打造劳务经济品牌,努力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作为劳务输出工作的切入点,加强引导、优化服务、完善措施、精心培育,使劳务输出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到 2005 年底,我市外出务工人员已累计达到 3.2 万人,获得劳务收入 4 亿余元,相当于我市 38 万农村人口三年来人均增加收入 1053 元。截止目前,今年我市新增外出务工人员 10023 人,预计年新增劳务收入 1.3 亿元。一、 我市劳务输出的

2、主要做法2002 年以前,我市乡镇企业处于鼎盛发展阶段,对劳动力的旺盛需求使我市的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成为主导,外出务工人员相对较少。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进入改制和优胜劣汰阶段,发展速度放慢,效益下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再加上近年来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普及,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增多,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大问题。2002 年以来,我市将劳务输出做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措施,由劳动部门牵头,乡镇和村级组织通力协作,劳务输出取得了明显成效。2002 年全市共组织劳务输出 3255 人,劳务输出收入 3710 万元,2003 年度组织劳务输

3、出 6381 人,劳务输出收入 6500 万元。2004 年度,共组织劳务输出 10025 人,劳务输出收入 10250 万元。2005 年度共组织劳务输出 12672 人,劳务输出收入 14580 万元。今年元至 8 月份共组织劳务输出 10023 人,劳务输出收入 8600 万元。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一一)构建三构建三级输级输出网出网络络, ,规规范范劳务输劳务输出出组织组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把劳务输出作为一大产业,进行重点培育。2002 年以来,先后投资 100 万元支持市劳动力市场的软硬件建设,依托全市 13 个乡镇(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服务站,并配

4、置微机设施,实现网络相联,在各村街聘请了近 300 名信息员,初步形成了以市劳动力市场为主导、乡镇(办事处)为骨干,村街信息员为支点,劳动力资源共享、用工信息互联互通的城乡三级劳务输出网络。同时积极依托服务网络,对辖区进行劳动力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及时发布培训信息和就业信息,定期召开劳务洽谈会,为求职者与企业搭建交流沟通桥梁,进行有序转移。近年来,共登记用工单位 125 家,先后发布用工信息285 条,登记求职人员 6785 人。(二)(二)强强化宣化宣传传,引,引导农导农民民转变转变就就业观业观念念由于我市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便利,自古以来,农民有着“出门千般好,不如在家一日好”的恋

5、家心理,信守“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害怕走出去。为了改变农民安于现状观念,我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印发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同时利用打工者回家探亲的机会,召开座谈会,选择典型事例现身学教,启发引导,宣传“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的外出就业理念。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引导,全市大多数农民群众的陈旧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改变,农民外出务工的意识普遍增强,在全市已经营造出“要致富,外出务工是条路”的良好社会氛围。(三)开展多(三)开展多层层次的培次的培训训,提高,提高农农民工素民工素质质随着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层次的提升,势必会减少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有一技之

6、长的劳动力的需求,劳务输出必须适应这种变化,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近年来,我市坚持“市内培训与市外就业并举”的方针,按照“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的思路,积极开展就业前的技能培训。一是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以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主,动员和组织职业技能学校、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等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培训,积极探索以培训促就业的新路子,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二是针对用工单位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委托培训,做到了培训一批,熟练一批,就业一批;三是在每次劳务输出前,还从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引导性培训。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适应就业的能

7、力。近年来共举办电工、焊工、计算机操作、服装裁剪、杆塔架线等专业培训班 56 期,培训学员 4325 人次,为 35460 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引导性培训。(四)便民利民,(四)便民利民,实实行行“保姆式保姆式”就就业业服服务务周到的服务是做好劳务输出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劳务输出服务工作作为一项利民工程来抓。着重抓好了“三个环节”,即“输前调查,输中管理,输后服务”三个环节。一是积极与沿海发达地区大型企业及知名中介机构联系,上门进行实地考察,建立劳务输出基地。近年来我们先后与广东、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 35 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二是与外出务工人员签订劳务输出协议,同时发放外出

8、人员跟踪服务卡,一年内对外出务工者实施跟踪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三是每批输出派三名工作人员全程护送,保证务工人员安全达到目的地;四是实施劳务输出回访服务,定期与不定期地到务工人员家中和务工地进行回访,了解务工人员在务地生活、工作、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情况,及时帮助其解决生活、工作方面出现的问题;五是对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家庭贫困人员出台了“零费用”劳务输出政策,即务工人员只需缴纳 300 元路费,免除其他一切费用就可到惠州泰港电机厂、纳伟视听科技公司等定点企业就业。近年来先后为 300 余名就业困难对象减免了 30 万元的务工成本。 二、制约劳务输出快速发展的因素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劳务输出的数量

9、逐年递增,规模不断扩大,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但由于我市的劳务输出工作刚刚起步,实践中还发现一些制约劳务输出快速发展的因素,如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就业环境不够宽松等,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逐步予以解决。(一)(一)农农村村劳动劳动力素力素质质偏低,就偏低,就业层业层次不高次不高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急需的技术工种、熟练工种供不应求,而我市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从事的是体能型工作,技术含量低、工资不高、市场就业竞争力弱,极易失去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素质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占相对多数。在我市外出务工人员中,60%仅具备初中及初中文化;二是具备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

10、适应,难于找到合适岗位;三是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心理素质较差。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求安怕险,没有艰苦创业意识,遇到一点困难就受不了,急忙回家,甚至部分人员煸动集体辞职,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损害了沁阳的务工形象。(二)(二)外出就外出就业环业环境不境不宽宽松松一是管理服务不到位。虽然我市的劳务输出体系已经建立,但是仍存在服务意识薄弱、重视不够、社会职介机构管理不到位等情况;二是外出务工的部分企业执行劳动法规的意识相对淡薄,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不规范,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随意延长劳动时间、拖欠职工工资、同工不同酬等问题,使企业职工波动大,就业者难以稳定就业;三是由于部分务工农民处于盲目流动和无序

11、外出务工,在工作中遇到拖欠工资、工伤、不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时难以及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三)多(三)多头组织头组织, ,劳务输劳务输出出订单质订单质量不高,部量不高,部门门之之间间的的协调联协调联系渠道不系渠道不畅畅通,造成通,造成输输出渠道不出渠道不统统一,跟踪管理不到位一,跟踪管理不到位目前我市除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管部门组织输出外,其它社会职介机构、职业技能学校等单位也单独组织劳务输出,形成多头组织、各吹各打的局面。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组织劳务输出是好事,但由于不是专门的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对劳务市场情况不了解,在对用人单位用工信息不做认真考

12、察的情况下,听凭厂家宣传、承诺便单独接订单,仓促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出现劳工人员上当受骗,外出打工不但没挣到钱,反而贴了钱的情况,对劳务输出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四)(四)劳动劳动力力转转移移带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问题。 。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外出会导致一些贫困落后地区性别比例失调,而过多的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流入城镇,使农村地区老年人口比例明显上升,加快了乡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流入城镇,使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下降,对当地高效农业、乃至二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还带来老年人赡养、子女教育、社会治安、人口管理以及计划

13、生育管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三、几点建议(一)加(一)加强职业强职业技能培技能培训训,全面提高,全面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者素质质,打造,打造劳务输劳务输出品牌出品牌当前影响我市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实用型人才是促进我市劳务输出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一是健全培训体系,以现有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职业中专,乡镇成人学校为主要阵地,以各种社会办学力量为补充,尽快构建起适应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需求的培训体系;二是确保培训质量,一方面要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符合本地实际、符合农民愿望、符合用工单位要

14、求。重点要突出岗位技能、法律知识和就业指导培训,使参训人员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另一方面要创新培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做到“三结合”(即岗前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操作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系统培训相结合),适应用工需要,重点开展订单培训。通过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二)(二)创创造造宽宽松松优优越的越的务务工工环环境境一是培育一批联系广、功能全、信誉优的就业服务组织,支持有能力、有门路的人充当劳务输出经纪人;二是改善农民的就业环境,积极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各新闻媒体要设立劳务输出专栏,加强对外出务工的政策宣传和信息引导,改变外出务工的盲目性;三是积极推行外出民工持

15、卡务工制度,保证民工有序流动,为维护务工者合法权益奠定基础;四是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务工人员档案,定期收集反馈、跟踪了解务工人员的劳动生活情况。对拖欠工资、伤害人身等侵犯务工者权益的行为予以追究,对受害人提供法律政策保护,积极构建社会化的依法维权体系;五是要创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机制,全面改善投资环境,改革投入体制,把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纳入招商引资范畴,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进而实现“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目标。(三)突出主体,(三)突出主体,强强化化协调协调配合配合进一步强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劳务输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各乡镇和各协作单位的职能

16、职责,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力度,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加强协调联系,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改变以前那种各吹各打、多头组织、互相推诿扯皮造成的渠道不畅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劳务输出工作快速有序地发展。(四)出台措施,解决(四)出台措施,解决务务工人工人员员后后顾顾之之忧忧一是关注“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父爱、母爱缺位,家庭教育缺乏等问题。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健康成长;二是农忙时期,各级政府要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农忙服务队,切实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抢收抢种,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心头两挂”的后顾之忧。三是积极推进土地流转,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基本出发点,做好外出农户承包土地的流转工作。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外出农户可继续保留承包土地经营权,也可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入股和托管等形式进行流转。外出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时,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及时帮助办理有关手续,切实处理好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让外出人员安心在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