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家站出来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9008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企业家站出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社会企业家站出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社会企业家站出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社会企业家站出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社会企业家站出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企业家站出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企业家站出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企业家站出来社会企业家站出来“一个伟大的企业家,衡量的标准,不仅看你能不能创造利润,还要看你有没有使用利润的智能。”王建煊说。他是 1992 年的“亚洲最佳财政部长”,台湾前“财政部长”,退休后致力于海峡两岸的公益事业。在上海,被邀请为企业家作演讲时,王建煊抛出自己的理念公益事业是一个企业家使用利润的最高智能,也是一个企业家成就伟大的涅磐。王建煊的好友、著名经济学家高希均教授非常欣赏这个理念。高希均说,一个令人尊敬的企业家得攀登二座山,“事业雄心”刺激他攀越“企业利润”的前山,“公民良心”则指引他攀越“社会责任”的后山,“赚大钱的是大企业家,得到重视;捐大钱的才是伟大企业家,得到尊敬。”正

2、如两位所言,愈来愈多企业及企业家,已经站在财富搭起的平台上,“卷起袖子、伸出援手,拉拔弱势、弭平差距、提升希望,像鸭子滑水,汇聚出一股宁静的力量,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新力量”。相较于官僚化的政府,企业就像一个敏捷的巨人,有资源、有行动自由、感受到社会急迫的需求。当然,较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灵的企业家个体的公益行动更具人性价值和榜样作用,一个华丽转身,企业家或许就是一名出色的“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或用他们的财富,或用他们的能力,或用他们的智慧参与回馈社会。吴士宏是一种象征吴士宏是一种象征吴士宏因为“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这个概念而在中国大陆公益界走红。2007 年底的一天,

3、吴士宏打“飞的”来上海参加一个公益论坛,从浦东机场直接被接到浦东市民中心,脚步匆匆登上讲坛。主持人介绍说,吴士宏晚上还要从北京飞去美国,顿时,台下掌声四起。在场人士,无不感动吴士宏这种投身公益事业的精神。那天,吴士宏娓娓道来,跟公益界的朋友们讲述自己参与公益的经历和心得,她把自己描述为一个“公益界的学生”,“边学边做”。然而在一些人眼里,“吴士宏是一种象征”。从一个“商业企业家”到“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吴士宏的转型,“预示着中国民间力量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悄悄地成长,意味着服务、奉献、爱心、责任这样一些观念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如此高度评价吴士宏的是,新教育实验(曾被本刊誉为“新希望工程”)

4、创始人、现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先生。吴士宏通过翻译戴维伯恩斯坦的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一书,成功地让“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一词和“吴士宏”这个名字唱响公益界。什么是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戴维伯恩斯坦认为,他们就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首先一定是务实的人。其次,他们不投机,不放弃,他们的目标是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人受到“社会良心”的驱使,就像商人受到利润驱使一样。吴士宏说:“社会社会企业家企业家以改善社会造福人类为自己的事业,执着地经营所认定的社会企业。”朱永新拿到这本

5、书,看到翻译者名为“吴士宏”时曾为之一愣是那个曾经担任 IBM、微软、TCL 集团高层管理职务,入选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五十位最具影响力职业女性”的吴士宏吗?是那个1957 年生于北京,兼满蒙汉血统,初中毕业(后取得成人高考英语大专文凭),曾做过护士的吴士宏吗?是那个写过自传逆风飞飏,翻译过尤努斯的自传穷人的银行家的“打工皇后”吴士宏吗?“正是她。一个总能够找到自己方向的女人。”朱永新评价道,“2003 年退出商界以后,她就在给自己寻找归属。现在我们惊喜地发现,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商业企业家到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的转变。”那天,吴士宏透露,她翻译的第三本新书即将出版了,书名叫资本主义 3.0,“

6、一个很宏大的题目”,说着,她自己不禁笑了。如今,这本书出版了。这是一本教人们如何对资本主义进行升级的“指南书”,作者建议设立一个(或一些)能够与资本主义体制达到平衡的机构体制,从而抑制资本主义的弊病利润最大化,肆意攫取人类共享的资源,超支挥霍人类与其它生物所共享的社会与自然资源,“对自然环境和公共权益产生了非常大的侵犯”。翻译这本书,吴士宏希望“对中国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些启发和借鉴”,在我们借鉴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发展经验的同时,主动避免一些资本主义已经蹈之深重的麻烦,比如,以政府主导而建立一些真正为公共权益负责的信托机构“公共权益信托机构”,吴士宏又引进了一个新名词,一套公益行动的新思路,

7、发出了保护“公共权益”的呼声。在吴士宏看来,企业家的责任是做成功的企业,但她同时指出,企业家是社会上最有能量、最有经验也最有社会资源的一批人,他们来做慈善,一定可以作出一个成功的慈善模式,从而“对我们国家的公益事业有更深层次的推动,使我们的公益组织不是停留在草根的边缘时代”。吴士宏是如此期许,也是如此推动。就像产业链一样,公益界也存在分工,吴士宏就像产品研发部的创意开发者,她翻译一本本前沿书籍,引进一个个新理念,扇动那优美的蝴蝶翅膀,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蝴蝶效应”。慈善资本主义慈善资本主义王海波并不像吴士宏那样知名,但在公益界,这位上海青年企业家所做的事情却具备引领时代的价值。2007 年 7

8、月 14 日,在山西运城,由王海波捐资 200 万设立的江苏昌明新教育基金会举行了揭幕仪式,在中国大陆,这标志着一种新型慈善基金会的诞生。这个以支持新教育实验为使命的基金会,并不把捐款直接交给新教育实验,而是由王海波负责运营,“帮助新教育以钱来生钱”,建立一个源源不断的“造血机器”。基金会不得使用 200 万本金,每年只使用市场运作的“盈利部分”,用于支持新教育事业。因而,可持续发展是这个基金会的显着特征。朱永新说:“我们相信他的运营的能力。”王海波则表示:许多年以后,这很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基金!人们不禁会问,朱永新凭什么相信王海波的“运营能力”?王海波又是如何运营这个基金?王海波的经历可以说明

9、这一切。这位 30 多岁的年轻人,1995 年大学毕业后,在股票市场捞到第一桶金,此后一边投资海运,一边炒股,“轻松赚钱”。他的赚钱主要方式就是“以钱生钱”,已经拥有 13年的“股海生涯”,是金融市场里的一只刺猬。“一个人是否拥有财富,不是看他赚了多少钱,而是看他花了多少钱,更重要的是看他在什么方面花了多少钱,为了公共利益花了多少钱。”王海波说,如果不能够对社会做贡献,不能够有赚钱以外的追求,钱只是钱,不具意义。带着这样的体认,金融“个体户”王海波走上了慈善之路,但是王海波超越了那种“捐钱捐物”的传统慈善套路,而是选择一种全新的慈善方式,利用自己所熟悉的商业模式导入公益事业,将慈善捐赠视为社会

10、投资,像企业家重视经济投资效果和效率那样重视社会投资的有效性,努力将这个资金发展为长期、稳定和有收入的基金。在中国大陆,这是一套颠覆性的慈善模式!这是多少投身慈善的中国企业家梦寐以求的“新方式”。很多企业家把钱捐给上海慈善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或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传统慈善基金会,当他们表达出“运营”这个思路时,总吃闭门羹,这些基金会保守而固执地认为,将善款拿去投资是一件多么风险而不可为的事情。哪怕 CPI 不断飙升,他们宁愿把善款放在银行里贬值。显然,王海波不仅是一个慈善财富分配者,更是一个慈善财富创造者对慈善基金进行经营性管理,使其保值升值。目前,国内慈善基金保值增值管理一片空白,并无成功模

11、式可循。不过,据知情人透露,比尔盖茨基金会就在亚洲投资,就在中国投资,“收益大得惊人,就怕没有专业人士打理,慈善基金增值空间很大”。王海波是当仁不让的“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他的探索将引领时代潮流,经风历雨后,如真正打造出一个“造血机器”,这将促进更多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没有时间运营善款的企业家可以把钱交给类似王海波这类“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来经营。“企业家有一种本能的选择,就像寻找一个好的投资项目一样,对募捐者的挑选很严格,我们要求他必须专业,必须创造性地工作,是一个创造财富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分配财富的人。”有位企业老总这么对记者说。早在 1990 年代初,英国的企业公民公司的总裁、经

12、济学家戴维罗根首先提出了企业公民的概念,之后,企业公民、企业的社会责任、慈善投资、慈善市场等等新名词不胫而走。2001 年,时任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加文戴维斯又提出了“慈善资本”这个概念,此后,“公益创投”成为一个新名词,一些大银行和基金会纷纷设立了公益创投基金,慈善投资蔚然成风。这种努力,被视为打通慈善世界与外部的经济世界的一种探索,试图破解慈善投资的低效率,有专家称之为“慈善资本主义”。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王海波式的“慈善投资家”,就像他们在经济市场里的投资那样,运用他们的财务资源,去追求最高的投资报酬率,扩大慈善投资的收益。卓火土的卓火土的“品格教育品格教育”卓火土来头可

13、就比王海波大多了,他是台湾宏达电的前执行长,宏达电是台湾制造智能型手机的新股王。卓火土掌管过市值超过新台币一千亿元的宏达电,他带领企业跻身美国商业周刊全球科技100 强中成长最快的公司之一。2 年多前,“这个被比尔盖茨啧啧称赞的工程奇才,拥有名位、成就、财富的企业家,在事业的最高峰,选择淡出商场,转身投入台湾基层教育当义工。他不恋栈、也不希望旁人再把他与股王连结”。一个华丽转身,卓火土变成一名“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以企业家特有的敏感,以企业家特有的效率,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推广品格教育。这位可爱的长者看到现代社会,媒体暴力、色情、负面信息太多,很担心正在塑型阶段的青少年的价值观与人格会受不良影

14、响,他于是买教材、请老师,为老师、校长上课。他想唤起台湾的孩子,最美好的善与真。具体而言,品格教育就是一种态度,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尊重他人,不是凡事以“利己”出发。短短 2 年间,卓火土和自己的伙伴们走进了 250 所学校,联系了 1500 位愿意推动品格教育的校长和 6500 位教师,开始了这项“看不见的工程”。他首先找出 49 项品格指标,例如尊重、诚实,每一项都有清楚的意义和执行的方法,再找出种子学校,排出影响对象的先后次序。他的品格教育从从教师下手,再来影响学生。有人对他说,这是“教育部长”应该做的事情耶。卓火土回答:“我只是想,今天如果我们不去做,就不会改善。一旦我能够影响这个老师,

15、这个老师影响好几个学生,一直传下去,直到有一天,能影响一个未来能影响全世界的关键领导者,这样就好了。”现在,他是宏达基金会执行长,取社会资源,从社会核心问题入手,选择当公益事业的苦行僧。台湾商业周刊报道说,他上山下海,一下子跑到花莲丰滨的小渔村,一下到九二一大地震后的南投竹山,最远已到台东的都兰国小。全台马不停蹄的拜会过程,有的校长还误以为他是卖教科书的商人,让他在门外枯等,也有校长见了面、谈完了,还不知道他就是股王。台北县偏远地区的一所小学的校长见证了“股王”做公益的效率。这位做了二十年教育工作的校长,没见过任何一位“教育部长”,但这两年与这位“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见了六次面。校长告诉记者

16、,一件事原本在教育界要花两年研究协商,但是卓火土的团队半年到一年就搞定,他不断追踪、找方法、贯彻到底,就像精准的算出智能型手机程序一样,他先清楚的定义出问题,然后设定目标,订定工作流程。“在教育界,看不到如此有效率的工作者;在最有效率的商界,又罕见高度社会关怀的企业家。卓火土把企业界的效率带入教育界,一场宁静革命悄悄展开。”台湾商业周刊如是评论。卓火土“不打高空,马不停蹄的行动力”令人刮目相看。如今,台湾的一些小学校长行动起来了,一个点,形成一条线,变成一个网,慢慢地发展,成长。提前退休,挥别股王岁月,60 岁不到的卓火土带者“企业家能力”进入公益界,这位极度低调、闷头做事的“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带来一股新气息,用事实告诉世人,企业家做公益更有效率,更容易出成绩。哈佛商业学校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认为,比起慈善丑闻更为严重的更大的丑闻是,“到底有多少钱用在毫无效果的许多活动中,将成亿美元浪费在无效慈善上”。毫无疑问,公益界欢迎更多的卓火土。将慈善事业建设成高效益和高效率的现代全球性事业,这是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