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8652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在淄博市高一历史教研会上的发言)(在淄博市高一历史教研会上的发言) 类别:发布日期:2009-2-27 19:34:00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郑志伟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受袁老师和张老师的委托,在此谈一谈我对必修二第三单 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的一些看法。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随着“十七大”的召开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如何借鉴各国经 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理解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成为我们 关注的焦点,也必将会成为高考的热点。可以说本单元的内容在这方面具有非 常强的针对性。因为本单元主要讲述了 20 世纪不同国家经济体制的创

2、新和调整。 时间跨度上从 20 世纪初期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是与现今隔得最近的世界历史 上最重要的改革;社会制度上涵括了当今两种最主要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 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体制上既有新产生的并在探索中形成的社会主义经 济体制,又有继承传统并进行了重大调整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本单元经济体 制的创新和调整是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发生的,因此从现代化进程来看,包 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两种模式。也正是因为它们都是适应工 业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出现的,因此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背景 是相同的,在学习中注意二者的共性,不能只看到它们的个性。同时还要关注 与中国经济建设

3、和改革开放的密切联系。在学习中还要注意资本主义国家体制 创新和调整的规律性认识。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在当今世界上毕竟还是处于领先 地位的国家,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更多,因此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 启示作用更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方面(考点和课标要求)(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斯大林模式”( 列举“斯 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 尔巴乔夫改革(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 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

4、性和曲折性)(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 化 1929 至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了解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罗斯福 新政(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 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 化(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 过程与方法方面:采用情景分析法、启发讲授法、合作探究法、编制简表法等 方法来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要 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培养他们用一分为二

5、的史学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 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二前战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调整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 会发展的共性,从而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 如何应对世界的新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 知识的动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突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进行经济调整的内容 和影响。 2、难点:注意把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 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评价,并结合现实去思考,去总结经验教训。 (四)时间安排:4 课时 二、教学方法: 一要宏观把握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传统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新生产力发 展的需要,单一的经济模式也不

6、能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于 是各国进行了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 二要突出四个重点:(1)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 (2)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凯恩斯主义;(3)国家对经济 的大力干预、企业经营及福利制度;(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 改革。 三要注意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认识到虽然这种经济制度的 本质是永远不变的,但其运行机制却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2、具体学习方法:(1)坚持学案导学法:教师提前设计好自主学习的学案, 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并尝试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和整体知识的整理。 (在这个过程中

7、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完成有很大难度的问题教师应做重点的 讲解,帮助学生共同完成。) (2)将课本进行有机整合:本单元主要是涉及 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因此我建议还是将第 14 课和第 17 课连起来学,15、16 两课连起来学。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总体上形成对两种不 同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连贯而又整体的认识。(3)情景导入,吸引学生眼球 如在学习第 17 课时,可以采用下面的笑话作为导语,导入新课。俄罗斯曾经流 传着这样一则笑话:三位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 列宁号召:“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斯大林抽着烟斗,严肃地下令:“

8、给我调 100 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 枪毙。” 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加大油门,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 继续开!” 问:为什么遇到同样的情况,苏联三位领导人会有不同的反映?或 者采用下面的情景导入赫鲁晓夫是唯一死后没有葬在红场的苏联最高领导人。 在新圣母公墓他的坟前,矗立着曾被他当众侮辱过的雕塑家涅伊兹韦斯内设计 的黑白相杂大理石墓碑。问:赫鲁晓夫的墓碑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另外在教学 过程中,也要适当地抛出一些情景作为“包袱”,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学 习勃列日涅夫改革时可出示以下材料: 20 世纪 70 年代末,当世界沿着第三次 科技革命迅猛前进的时候,有人这样描述苏联的窘境:

9、“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 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但其汽车却 缺乏足够动力,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 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问:“苏联的窘境”反映了苏联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原因何在? 通过这样的材 料让学生分析勃列日涅夫改革措施的缺陷及出现缺陷的原因,学生的兴趣肯定 比平铺直叙要好得多。(4)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分析有关的重要事件, 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苏联的三次改 革以及与中国改革的比较等。如:列表巧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 内容,通过比较分析

10、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 策背景 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匮乏 国际环境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 治危机严重主要内容 农业 无代价地征收农民余粮 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工业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贸 禁止商品贸 易 从产品交换到允许白由贸易 分配形式 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 废 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评价 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引起工农群 众不满,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使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水平, 受到广大工农的欢迎,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相同点 都使苏维埃政 权得到巩固 两项政策的比较:战时共产

11、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 用军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社会经济,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 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 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也是新经济政策的“新”所在。再如: 苏联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的比较。 相似处:都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都注重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都起到 恢复经济,解决社会危机的作用。 经济基础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建立在公有 制主体地位基础上的,是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资本 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 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 家

12、的经济政策不是简单照搬罗斯福新政,是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除了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宏观调控外,也注重对企业体制的微观改革,以 及把社会福利法制化等。(5)让学生合作探究,注意论从史出 我认为作为一 名历史教师讲课最忌讳的一点就是就课本讲课本,认为只要把线索整理清晰就 可以了,实际上这种做法危害极大。因为将来的高考一般是不会考课本的知识 线索的,高考更多考的是从材料中提炼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 大多与课本没 有直接的关系。从 2008 年的山东高考试题“家庭”题,可以看出这种命题的趋 势。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课 堂教学,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要敢

13、于并善于提供大量史料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 合作探究,自然而然地得出课本的结论或者是你想要学生知道、掌握的结论。 如: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可提供如下材料给学生:材料一:我们当 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 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材料二:用无 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 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材料三: 1920 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 用品。(1)怎么理解“我们错了” ?(错了什么,为什么错了)(2)为

14、什么 “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怎样解决?(3)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积极、消极) 再如:学习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必要性时可以出示下面的材 料:材料一: l921 年初, (喀琅施塔得的水兵)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的强烈不满,在基地举事,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夺取了当 地政府的权力。正是这次兵变使列宁认识到,共产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存在重大 错误,必须果断地根本扭转。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农民与政府矛盾尖 锐。材料二:1919 年俄国 1 普特(16.38 千克)粮食的价格: 国家征购价 6 卢布国家零售价 30 卢布黑市价格 200 卢布保证军粮供应,但严重损

15、害农民利 益。(6)加强对史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一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有一种意识,随 时要把影响高考命题的几种史学观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如现代化理论、文 明史观、全球史观等。当然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明确这几种理论的内涵。如:学 习罗斯福新政时,可提出这样的设问:罗斯福新政时期和胡佛自由放任时期相 比政府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出示这样的材料:新政完成了一次政府职能的转度,它从两个方面永远地改变了美国的自由主义。一 是政府干预经济,二是政府对人民的福利负责从新政开始,联邦政府承担 起经济正常运转的责任,不仅要做宏观调控,还要通过所得税、财产税。社会 保险等积极介入与此同时,福利主义的

16、出现,联邦政府直接对人民的生活 保障负责。 美国自由主义的变迁钱满素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 生明白现代的国家政府应该具有怎样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这既体现了现代 化的发展,也体现了文明的进步。从而将学生引向用现代化理论和文明史观来 思考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同时也可通过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模式在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借鉴,将学生引向全球史观的角度来思考历史问题。 二是在学习时,要注意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加强学生的理论修养。如:学习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时,可以提出这样的设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做法与马克思 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是否一致?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 不同之处,通过注意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的前提是生产力高度发达。进而让学生得出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产 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来照搬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设想,进而改革生产关系的,这 种做法正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这样就 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问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