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我国固定资产减值核算的建议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5209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进我国固定资产减值核算的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改进我国固定资产减值核算的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改进我国固定资产减值核算的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进我国固定资产减值核算的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进我国固定资产减值核算的建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进我国固定资产减值核算的建议 -编辑整理: http:/ 编辑:aiyimingba 文章来源:新浪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中规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 2007 年开始计提后 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 备的计提和冲回来调节利润,但同时也反映了会计准则制定本身就是一种博弈然而。该规 定并未能完全封死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主通道,资产减值准备仍是一把“双刃剑”,还需要 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以求达到最佳。即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会计报 表更加真实可靠,下面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出现的问题提些建议。1、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2、首先,企业如处于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要鼓励企业建立财务预算或预测制度,待这 个制度逐步完善后,根据财务预算或预测数据的反馈情况,看企业是否具备采用使用价值 这一计量属性来确立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在尚未建立良好预算或预测制度前,过渡期 间可采用类似固定资产的重置成本或现行市场价确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其次,企业如处于市场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可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资产评估,建议将 资产评估价作为确立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依据。2、计提减值准备后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年限的确定一般情况下,计提的减值准备不用再计提折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计提减值后 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应小于不计提减值准备时的折旧额。

3、但是,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可能 会出现计提减值准备以后的年折旧额会大于不计提减值准备时的年折旧额的现象,这不合 常理。可以发现,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重新计算年折旧额时以 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作为基础计算新的年折旧率。因此,建议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重新计 算年折旧额时,不宜以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作为计算新的年折旧率的基础,而仍然应以预计 总的使用年限作为计算年折旧率的基础。3、对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的个人意见不允许固定资产减值转回并非权宜之计。在此问题上,我认为应以固定资产以前年度没 有确认损失时的账面金额(原值减去摊销和折旧)作为固定资产减值转回的最高限额的作 法,不仅更加符合

4、谨慎性原则,而且可以防止高估资产而计提减值准备的目的。对不同减 值采用不同的方法计量:若固定资产可能是由于折旧没有进行适当的调整而减值,应进行 追溯调整;若固定资产可能是由于用途重大改变而减值,在与相关的计量标准进行比较后 可将减值差额直接计入损益;而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可能一段时间后固 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实际价值,此时,将这部分差额完全计入当期费用显然不符合收入 与费用配比的原则。虽然固定资产减值转回的政策在我国被严重滥用了,但作为一种实用 的修正政策,它的存在能够提升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并非在于 是否禁止转回,而是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同时制定相关的制

5、度和法规来规范资产减值 转回的使用。4、会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胜任工作,更重要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对需要反 映的经济业务的判断和表达应基于可观的立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严格做到“有所为有所 不为”。现实的会计实务中,业务素质,本位利益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会计人员对外提供的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可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自律性管理迫在眉睫。除此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需要会计人员较成熟的职业判断,比如在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发 生减值的过程中,对固定资产是否属“市场价已大幅度下跌,并已远远低于账面资产的价值”、 “资产已陈旧过时或已发生毁损”等情况进行

6、判断。但由于目前我国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还 很不完善和透明,从而使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缺乏一定的资料基础。作为一个高水平的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学会分析、判断、综合、总结,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 惯,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一些与本行业有关的市场、科技信息的调查了解,掌握不 断变化发展的新情况,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不断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行业是一个高智商的行业,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科技产业的 崛起,区域经济的繁荣以及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等使得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迫切需 要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需要多方

7、面的工作支持固定资产减值的背后, 不光是准则因素,更重要的是制度因素。它不仅关系到企业与企 业间的利益之争, 还直接关系到企业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之争。这些矛盾都直接影响到资 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所以要企业真实地计提固定资产减值, 一方面是技术问题, 另 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管理者的诚信问题。它需要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公允价值、管理者诚信等基础性工作的支持6、建立完善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 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考核结合起来, 改变 以往只重视结果(如利润), 而不重视考察形成结果的程序和过程的做法。只有这样, 才能从 根本上缓解目前利润

8、操纵的严重问题, 并有助于引导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7、进一步健全和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由于我国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尚不完善,无论是企业、中介服务机构还是证券管理机 构都很难获得公司各种资产当前合理的市场价格,公允价格,导致计提工作不仅缺乏衡量 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因此,只有完善信息价格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企业各项资产 的公允价值和市价才能得到公正合理的反映,让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 体现会计核算的公允性和客观性。新的固定资产准则的出台,不仅解决了原准则实施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充分借鉴了 国际会计准则的合理内容,与国际准则紧密联系,为今后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方向发展起了很好的缓冲作用,而且在新的固定资产准则中还体现了“ 人文主义”的色彩,实施执行的可 行性较强。虽然通过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加强了对固定资产减 值确认与计量工作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但鉴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企业经济活动 日趋复杂的形式,完善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和加强监督控制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