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45185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社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品社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品社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品社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品社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社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社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科书选取日常生活中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些职业和工作作为范例, 引导学生观察和调查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从事各种职业的劳动者的劳动,并尝 试进行体验,懂得他们的劳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我们的美好生活浸透着 许许多多人的劳动,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学情分析:学生对自己父母及社会上其他人所从事的职业有初步的了解和基本的认识, 但他们并不具体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及其工作的艰辛程度,并不知道不同的劳 动都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由于受成人世界的影响,他们也会对某些职业存在 模糊的歧视,他们还不知道我们的生活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普通劳动者的辛 勤劳动才会这么美好。

2、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应使学生树立尊重普通劳动者及其 劳动的意识和情感,学会感激、回报他们的劳动。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逐步学会理解他人的品质。2、学生在调查活动中可以知道职业的差别,并可以更进一步的懂得生产性 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明白无论哪一种劳动都是在为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做贡献。课时安排:18 课时第第 1 1 课课 在邮局工作的人在邮局工作的人教学目标:1、了解邮局开展的主要业务及寄信的简单常识。2、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和体验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尊重邮政工作人员、尊重他们的劳动的情感。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相关图片资料;课前在父母的带领下去邮局调查访问;卡纸

3、。教师准备:信件、报刊、包裹等邮寄物品。第一课时活动过程:2一、寻找绿衣使者1 教师谈话:有一种工作人员每天穿着绿衣服,用绿色的交通工具,为人们传递信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被人们称为绿衣使者!你知道他们是谁吗?2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在邮局工作的人们:(1)亲人、邻居中在邮局工作的人。(2)说说为自己服务过的绿衣使者(通过自己切身的体会,初步了解邮政人员的工作)。二、走近绿衣使者,了解他们的工作1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在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后,进行归纳整理。(1)邮局里都有哪些设施?(2)邮局都有哪些服务项目?(3)如果没有邮政人员会怎样?2 帮助学生根据选择的内容分组,进行小组

4、合作研究学习(1)确定研究内容;(2)把个人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3)选择本组队员甚欢的形式汇报。请不要复制,朝霞网版权所有 !3 分组行动并填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调查课题调查的方式或途径调查对象调查的过程和收获不明白的问题自我评价三、汇报研究成果学生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向全班汇报、交流。1 对于邮局里的设施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并加以解说。2 服务项目可以用解说的形式介绍。3 第三个题目可以大胆地加以设想,感受绿衣使者工作的重要性。4 可以将填好的调查报告向大家展示。3四、活动延伸l 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亲自投一次,了解有几种投递方式。2 调查访问一封信的旅程。第二课时一、故事导人:

5、1、教师讲故事:星期天的时候,丁丁跟爸爸一块去邮局给舅舅寄信。爸爸到了邮局,把信投迸绿色的信箱,对丁丁说:“好了,信很快就会送到舅舅手中的!“丁丁听了爸爸的话,不解地问:“爸爸,信是怎么到达舅舅手中的呢?“小朋友们,你们能帮丁丁这个忙吗?一封信到底是怎样到达收信人手中的呢?2、学生发问,提出自己的方法。3、教师:上节课后同学们作了大量的调查访间,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帮好丁丁这个忙!二、选择汇报形式,讲述一封信的经历1、小组讨论用怎样的形式进行汇报。2、确定汇报形式:们可以用合作表演的形式展示一封信的经历;哟可以用“我是一封信“为开头,讲述自己的旅行经过(我是一封信,主人把我投入邮筒里,我就展开一

6、次旅行。首先,穿绿衣服的邮政人员把我从邮筒里取出来,带我到邮局,我和许多同伴身上的邮票,都被邮局的工作人员盖上邮戳,然后他们又按照我们身上所写的邮政编码或地名来分拣,放置在一格一格的柜子里。不久,我和放在同一格子里的伙伴们,就一起被装入邮袋,等待出发。我们分别被送到车站、码头或机场,搭乘车、船或飞机等不同的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很快被接回当地的邮局,按照投递区域,又经过一次分拣,再由邮局的工作人员带着我们按地址投递,到达了收件人的手中,完成了一次愉快的旅行)。(3)可以用图示进行解说:投递-邮政人员取信-盖邮-分区分拣-送各地-再分拣-送信-收件人。3、教师引导:同学们讲得这么生动,丁丁

7、一定会感谢大家的。通过了解一封信的经历,你有什么体会?4、小结:别小看一封信,它只有经过了许多人的分工合作,才能到达了收信人的手中。三、开展“我是小小邮递员“比赛活动4l 教师事先准备好活动用的报刊、包裹、信件等物品若干。2、教师讲清活动要求:(1)按物品的类别进行分拣;(2)以完成任务的时间先后顺序确定比赛优胜者。3、比赛开始。4、教师谈话:通过分拣邮寄物品的活动比赛,你有什么感受?(分拣邮件只是众多环节的一项,同学们都觉得辛苦。可见,要完成整个邮递任务,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邮政人员工作是多么辛苦呀,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四、制作爱心卡1、教师谈话:邮政人员是传递友爱的使者,你想对他们说点

8、什么?我们每个人设计一张爱心卡送给他们好吗?2、学生制作爱心卡,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五、活动延伸把自己制作的爱心卡送给身边的邮政人员,送上你的祝福。第三课时-、情景导入教师谈话:前天,小明写了一封信,寄给远在上海的姑姑。可是今天却被退了回来,到底怎么回事呢?二、找出问题,指导行动1、猜一猜信被退回的原因。学生提出种种假设,如:写错地址、邮资不足、没写邮政编码、不是标准信封等情况。2、教师:只要出现上述各种情况的一种,信件就难以顺利到达收件人的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信件顺利送达而不给邮政人员添麻烦呢?3、学生发言。4、教师小结:不给工作人员添麻烦,按要求去做,是我们尊重邮局工作人员的最好表现

9、。三、活动体验,纸上投递游戏教师课件或挂图拙示一组信件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判断能否直接投递。图-:邮资不思,应为 0?80 元,不是 0?60 元,不能投寄。图二:挂号信,要在窗口办理,不能直接投递。图三:没写邮政编码,不能投递。图四:迹看不清楚,不可以投递。图五:信内夹带现金及物品,不可投递。52、教师引导:从以上游戏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四、知识拓展1、教师引导:对于本主题的内容,除了课本上的知识,你还了解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2、学生发言。3、教师补充:(1)邮政特快专递业务。(2)未经别人允许不得撕取别人的邮票、私拆他人信件是违法的。(3)邮寄现金等其他物品应注意的事项(对于学生想了解的内

10、容,教师可做适当补充,也可以将部分内容留到课外进行探究)。五、我的收获1、学生谈自己的收获。2、把自己的收获填在收获卡上,收藏在成长记录袋里六、课外延伸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信服务以其迅速、即时、可视听等特点逐渐代替了部分邮政服务的内容。是否会替代所有的邮政服务项目呢?我觉得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请同学课下进行调查访问,小组合作完成一份研究报告。板书设计:1.邮局的功能。2.我的收获。第第 2 2 课课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他们教学目标:1、认识我们周围的许多普通劳动者,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2、体验他们工作的辛苦。3、养成尊重劳动者极其工作的正确态度。活动准备:利用假日

11、时间观察环卫、理发、酒楼服务员、医生、售货员等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一、观看录像61、教师播放一段生活中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正在辛勤工作的录像。2、提问学生都看到了从事哪些职业的人,他们为我们做出了什么贡献。3、引导结论:他们都是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二、辨析1、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医生、清洁工、交警、售货员3、讨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4、总结交流:医生要是不工作,有人生病就没地方看病了,那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护士阿姨过年时要是不工作,病人就没人照顾了。电视台的叔叔阿姨要是休息了,那我们过年时就看不到那么

12、好看的节目。交警叔叔要是休息了,没人指挥交通,交通就会堵塞。售货员要是不工作,那我们就没地方买东西。司机不开车,我们出门就没车坐。5、教师小结并点题:同学们刚才讲得很好,生活中我们不能没有他们。三、活动:“方便的生活“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接受某种服务时印象深刻的一件事。2、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种展示形式,如:讲述、对话、表演。3、小结:想一想,这些人们无私地为我们服务,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他们四、探究活动教师布置任务:1、调查或体验一种工作。2、设计一张“信息卡片“,写明这种工作是什么,自己调查及体验后对这种工作的感受。3、想一想为什么自己的生活离不开他们,并且把理由写下来。第二课

13、时一、模拟活动(事先不告诉学生):1、活动准备:教师进教室后,有意识地埋怨教室不干净,并找一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把教室清理一下。72、教师在该生打扫干净以后,随手又将一些事先准备好的污物和碎纸扔在地上。3、提问刚刚打扫卫生的学生:你的心情如何?4、学生回答后教师向该生道歉,并捡起自已扔的脏东西。二、交流:1、小组内交流自己课前的体验或调查报告。2、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结果。三、讨论:1、通过刚才发生的事和自己的调查报告,你认为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不同的劳动者?2、学生讨论后在全班交流。3、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服务,不同的工作都非常有意义,我重劳动人民,尊重他们的劳动?4、怎样做才是尊重

14、他人的劳动?5、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补充。四、活动:“谢谢你“用一种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表达对劳动者的感谢之情。板书设计:1、可口的饭菜哪里来2、清洁的环境谁打扫3、这些事情谁来做。第第 4 4 课课 一次卖报的体验一次卖报的体验教学目标:1、采访卖报人,了解关于卖报的一些基本的常识,写出采访记录。2、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的情感。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卖报的地点和形式。2、联系一卖报人,把他请人教室。3、录制卖报人在烈日下、风雨中卖报的情景。8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过程:一、导人(把卖报人请进课堂,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同学们

15、,你们认识这位叔叔吗?想不想知道这位叔叔是干什么的?“生:“想知道“师:“那么,咱们就请叔叔做一下自我介绍,好不好?“(请卖报人作自我介绍)师:“奥,原来叔叔是卖报的,提起卖报,不知同学们课前调查的结果怎样?想不想把调查的结果展示给大家?“二、学生相互交流调查结果(此环节通过学生对自己调查结果的展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归纳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师:同学们,课前你们调查了卖报的地点与形式,谁来说一说?(让同学们畅谈自己课前的调查情况,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有关“流动报摊“报亭“的图片,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感知卖报的地点和形式。)三、采访卖报人(先小组内找

16、出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当小记者,在对卖报人的采访中了解关于卖报的知识,如报纸的类型与价格、人们喜欢看什么报、到哪儿取报以及卖报的一些技巧,为体验卖报做准备)。1、师:同学们,你们一定有很多问题想要问卖报叔叔,想不想当一次小记者采访一下卖报叔叔?“生:“想!“2、师:“你想采访卖报叔叔哪些问题?与卖报叔叔交流时应注意什么?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一下,做好记录!“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孩子们中间。3、师:“采访时,同学们要注意采访时的礼貌语言、采访的顺序,要认真倾听,各小组问题不要重复,做好采访记录“。现场采访四、观看录像,让学生感知卖报人的辛苦(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的情感)。1、播放录像:“卖报人在烈日下,在风雨中取报、卖报的情况“。2、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93、你想对卖报叔叔说什么。卖报人:“我在给别人提供方便的同时,自己也有收获!“(让学生明白,在付出辛苦劳动给别人提供方便的同时,卖报人也劳有所得。)4、情景表演“我当一次小报童“(找几位同学当小报童向同学们卖报纸)。请不要复制,朝霞网版权所有 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