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教材解读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45184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窗外》教材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窗外》教材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窗外》教材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窗外》教材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窗外》教材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窗外》教材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窗外》教材解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3:吉林市首届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解读大赛书面竞赛试卷吉林市首届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解读大赛书面竞赛试卷姓名单 位年级三 年教材解读课题:窗外 (长版三年级上册第四板块)解读窗外板块说明城市有城市的美:繁华、喧闹,乡村有乡村的美:清新、宁静。让城市的孩子了解乡村,让乡村的孩子感到亲切。长版三年级上册第四板块以乡村为主题编排了3篇散文、1首诗歌和一个表达,4 篇课文通过不同的体裁,描写了家乡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窗外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窗外”四季美景的追忆,表达了对古朴乡村的留恋和喜爱之情。学习本板块课文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

2、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语,要指导学生多读多想,读通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把课文读通。边读边想,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体会每篇课文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描写、积累语言。还要引导学生借助词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本文概述: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从前窗外四季美景的追忆,表达了对古朴美丽的乡村和大自然的爱恋之情。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首尾照应,突出对乡村的爱恋之情。课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具体描写了窗外四季的特点。细致有序的观察、准确生动的刻画、细腻真挚的感情是本文的

3、表达技巧。编选意图:一是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是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文本特色:窗外是一篇现代文。作者用抒情的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家乡春、夏、秋、冬的美丽乡村图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全文笔触细腻,如同好友的娓娓道来,如同一位老人甜美的回忆,如同乡村的孩子向城市的同伴讲述自己的生活,春有春的生机盎然: “农民披着如丝细雨,赶着水牛耕田”刻画了农民劳作的画面,“草叶”“泥土”“鸟声”给读者带来感观的享受;作者笔下夏天的傍晚是那么令人神往, “小溪映着夕阳”“孩子在水中无拘无束地嬉戏”任凭妈妈一遍遍呼唤,也不舍得回去,夏夜,微风习习,蛙鸣声声,

4、萤火虫闪闪发光、星星一眨一眨的,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夏夜不寂寞,一切都是鲜活的、可爱的;秋天,抓住“丰收的场面”来描写,丰收的喜悦让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不时飞过的几只鸟儿,它们的叫声也是那么快乐;冬天抓住小鸡一家来描写,亲亲热执的一家人就在些微有些太阳的时候到田间吸食残留的谷粒,母鸡妈妈领着孩子们,公鸡拍打翅膀高声啼叫,吓得滚圆可爱的小鸡满地飞跑。多么悠闲自在的一家子呀!通过文章最后一段的描述“过去古朴美丽的乡村,如今已变成高楼林立的闹市了”,歌颂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社会主义新成就。这篇课文虽然写得很美,但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学生缺少对课文中所写内容的生活积累。因此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的

5、研读与体会。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背诵文章的部分句段。2、 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描绘了家乡春、夏、秋、冬的美丽图画。3、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学习、感悟、欣赏大自然的美文美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4、 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描绘家乡春、夏、秋、冬的美丽图画。5、 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优美的句子。设计理念教学设计:一、确定悟点美。在这堂课中,一上课就以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谈感受。窗外的景色给自己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有的学生说仿佛看到一幅乡村的水彩画,有的学生说窗外的景色是美丽的,还有的想说走进去就不想出来此时学生对文章有

6、了初步的感悟,学生的感悟的开放的,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许学生的感悟是不清晰的,是模糊的,但教师绝没有用自己的思维去限制学生,框住他们。二、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开,找一名同学范读课文,并为其配乐,同学们一边听一边体会窗外的景色。3、 教师问: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窗外美景的?(教师板书:春、夏、秋、冬)然后回到课文中,通过反复读文,来进一步体验感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尽量让学生自己体会感受哪个部分的美,交流时就说哪一部分。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和数学、自然等学科不同。过去的语文教学过多地注重分析,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其实语文不是程序化的,它是意

7、象的,不是具体的,甚至是模糊的和朦胧的。把语文课上得更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本质特征,而不是肢解语文。因此在教学窗外这一课文时,做到以下几点:(1)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多读少讲。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中心,坚持把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作基本宗旨。在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自学、讨论,然后汇报交流。因此在教学中不去给学生设计一个又一个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和讨论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独特的心理感受,才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或许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是肤浅的,

8、但这毕竟是他们自己的体验与感受,是自己习得的,而不是老师灌输的。(2)重视语文基础。启迪学生的灵性,并不意味着就忽略了语文的基础,使语文教学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去感悟,如对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读的练习,背的练习落到实处。反馈梳理在这一环节中音乐环境的营造、优美文字的渲染、学生思维的碰撞,使学生的灵性在与文章的对话中产生。窗外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 2、 二、 探索研讨,体验感悟。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透过一扇小小的窗子竟然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美景,一定有一种是你最喜欢的。下面我们就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谈一谈你最喜欢哪一种美,并说说为什么?

9、你也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组内交流。3、教师指导各组间交流。4、分层理解重点词句。春天:了解“如丝细雨”、“细嫩”、“扑面而来”、“美妙清脆”等词语的含义,引导学生想象文中描写的“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的情景,从而体会出春天的美丽。指导感情朗读,相机背诵。夏天:抓住“暮色”、“无拘无束”和“嬉戏”“微风习习”“蛙鸣声声”“闪闪发光”这几个词来学习,同时可做 ABCC 式词语的练习,体会乡村夜晚的宁静和谐美。秋天:体会农民的收获喜悦美。冬天:抓住母鸡带领小鸡觅食、公鸡嬉戏来体会乡村的古朴自然美。6、 有感情朗读课文,把各种美景串起来读一遍。二、 反馈梳理。1、

10、 首尾照应,学习开头一段和最后一段,与全文形成对比。2、 想象今天“高楼林立的城市”是什么样的。3、 培养灵性。画出你心目中窗外的美景。4、 布置作业。说说你家乡窗外的景色是怎样的。板书设计过去 窗外 如今春 细雨 嫩叶古朴美丽 夏 笑声 蛙声 高楼林立秋 收获 喜悦冬 觅食 嬉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真切感受到四季的变化之美,憧憬淳朴的乡村生活,思考大自然的现状与未来。2.关注具体的词句,感受北国乡村的美丽景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表现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关注具体的词句,边读边想象,感受北国乡村的美丽景色。2.

1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窗外,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板书课题:窗外二、“读”占鳌头 突出重点1、指名读全文。想象窗外的美景。2、指导学习第 2 自然段。(1)自由读第 2 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这一节都写了春天的哪些事物?(2)同桌说一说,你都找到了哪些。(3)学生汇报,找到“农民”“水牛”“草叶”“泥土”“鸟声”等事物。(4)抓住了它们的什么特点呢?出示小黑板:关注文中动词。可做换词练习。“披:顶、冒;赶:驾;抹:涂、染;扑:迎;唱:叫”。你能通过朗读把春天的美读出来吗?边想象情景边练习读一读。3、根据 2 自然段的方法学习 3.4.5 自然段。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提示:在体会词句的过程中想象情境,体会乡村景色之美。小组分别朗读描写春、夏、秋、冬的段落,感受乡村景色的美好,并试着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三、总结写法 回读全文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时间)2、再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前后照应)正是因为本文作者细致有序的观察,准确生动的刻画,细腻真挚的感情,严密完整的构段,才使得这篇文章如此完美,让人流连,回味无穷!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窗 外春 乡村 夏 秋 古朴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