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计计算书》完全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5085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设计计算书》完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制冷设计计算书》完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制冷设计计算书》完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制冷设计计算书》完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制冷设计计算书》完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冷设计计算书》完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设计计算书》完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冷设计计算书制冷设计计算书完全免费完全免费目录一、确定制冷系统总制冷量- 2 -二、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2 -三、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 5 -四、制冷压缩机和电动机的选型- 8 -六、冷凝器选型 - 8 -七、辅助设备选型- 10 -八、确定系统调节控制方案- 12 -九、参考文献- 12 -制冷课程设计计算书一、确定制冷系统总制冷量总制冷量用公式 0=AQ0max 来确定,式中 A=1.051.15(对于直接供冷系统热损失小取 1.05,对于间接供冷系统热损失大取 1.15)。该校空调实验室改建,原有冷源已不能满足要求,拟定重建一单元制冷系统,供给空调实验台合格的冷冻水(喷雾室和

2、水冷式空气冷却器) , 故为间接供冷系统,所以 A 取 1.15。空调冷负荷Q0=535KW。最低负荷 Qmin=37KW。 Q0max=53.5KW。0=AQ0max =1.1553.5=61.525KW。二、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一)制冷剂的选择1.氟利昂(1)氟利昂排气温度比较低(与氨相比) ,所以氟利昂制冷剂中的油经油分离器分离后可直接返回曲轴箱。(2)氟利昂制冷剂与水几乎不相容,所以在蒸发温度不低于 0时,如制冷装置中存在水分,就会在节流阀处形成冰塞,堵塞节流阀,使制冷无法进行,所以在制冷装置中必须设干燥器。(3)氟利昂液体与润滑油能很好的互相溶解,氟利昂蒸汽与润滑油不能互相溶解

3、,所以,在蒸发器中,随制冷剂的蒸发,润滑油便被分离出来,留在蒸发器中形成油膜热阻,影响传热,同时压缩机也会缺油,在设计时要考虑压缩机回油。(4)如系统中完全不含水分,氟利昂对金属无腐蚀性,如有水分(即使很少)氟利昂对金属腐蚀性会增加,尤其对铅、镁、铜等,会产生“镀铜“现象。由于卤化物暴露在热的铜表面,则产生很亮的绿色,故可用卤素喷灯检漏。(5)氟利昂与油共存状态下对填料有影响。(6)氟利昂无燃烧爆炸性。(7)只要不处于缺氧状态氟利昂对人体几乎无影响。(8)氟利昂本身无色无味、无毒、不燃、与空气混合遇火也不爆炸,因此适用于公共建筑或实验室。(9)氟利昂的放热系数低,价格较高,极易渗透又不容易被发

4、现,而且氟利昂的吸水性较差。(10)氟利昂制冷剂有氟利昂 22、氟利昂 134a、氟利昂 12、氟利昂 123 等多种。2.氨(1)排气温度高,不适用于高压力比,不适于吸气过热度过大的制冷系统。(2)氨液和氨气的比重都较小,氨液的比重小于润滑油 ,因此在设备底部应设放油阀。(3)氨的传热性能比氟利昂好。(4)氨易溶于水,所以即使制冷系统含有少量水也分不会影响制冷循环。(5)氨和润滑油互不溶解。(6)氨会腐蚀铜及其合金及 Zn 等材料,所以氨系统无铜及其合金及 Zn 等材料的管道阀件。(7)氨具有燃烧爆炸性。(8)氨对人体健康影响比较大,检修抢修时要带防毒面具。(9)泄漏时容易发现,同时氨的价格

5、便宜。鉴于氟利昂和氨的优缺点并且由于实验室人员密集、仪器精贵,故选氟利昂 R134a(二)系统形式1.制冷剂系统(1)压缩机本设计采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它的构造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可以概括为机体、活塞及曲轴连杆机构、气缸套及进排气阀组、卸载装置、以及润滑系统。本设计中制冷系统采用蒸汽回热循环,压缩机吸入的为过热蒸汽,为干压缩过程,这样既能使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有较大的再冷度,同时又能保证压缩机吸入具有一定过热度的蒸汽,这样就增加了单位质量制冷剂的制冷能力。但蒸汽回热循环的理论制冷系数是否提高与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有关,一般对于节流损失大的制冷剂如氟利昂 R12,R134a 等是有利的而对于制冷剂氨则

6、不利。本设计采用制冷剂为 R134a 因此采用蒸汽回热循环对提高制冷系数有利。(2)冷凝器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予以冷却、使之液化,以便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使用。本系统采用水冷式冷凝器,冷却水是实验室水源为本校自来水网供给的 16深井水由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常用水冷式冷凝器有壳管冷凝器、套管冷凝器和焊接板式冷凝器。壳管冷凝器分卧式和立式两种,冷却水均在管内流动,制冷剂在关外流动。卧式壳管冷凝器的优点是传热系数高,冷却水用量少,操作管理方便,但是,对冷却水的水质要求高。目前大、中型氟利昂和氨制冷装置普遍采用这种冷凝器。对于立式壳管冷凝器来说,由于气态制冷剂从中

7、部进入,其方向垂直于管束,能很好的冲刷钢管外表面,使之不至于形成较厚的液膜,故传热系数较高。(3)节流阀节流阀是组成制冷系统的重要部件,被称为制冷系统四大部件之一,其作用为:一方面对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保证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压力差,以使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在要求的低压下蒸发吸热,从而达到制冷降温的目的;同时使冷凝器中的气态制冷剂,在给定的高压下放热冷凝。另一方面调节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量,以适应蒸发器热负荷变化,从而就避免因部分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未及汽化,而进入制冷压缩机,引起湿压缩甚至冲缸事故;或因供液不足,致使蒸发器的传热面积未充分发挥作用,引起制冷压缩机吸气压力降低,制冷能力下

8、降。常用的节流机构有手动膨胀阀、浮球是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和毛细管等。本设计中采用热力膨胀阀,它是通过蒸发器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过热度控制膨胀阀的开度的。(4)蒸发器蒸发器的作用是通过制冷剂压缩(沸腾) ,吸收载冷剂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目的。根据供液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满液式蒸发器、非满液式蒸发器、循环式蒸发器、淋激式蒸发器。本设计采用满液式蒸发器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进入蒸发器管内,随着在管内流动,不断吸收管外载冷剂的热量,逐渐汽化,故蒸发器内处于汽液共存状态。卧式壳管蒸发器结构紧凑,传热性能好,制造工艺简单;为了强化氟利昂侧的沸腾换热,用于氟利昂的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则采用低肋铜管。(5

9、)油分离器由于在压缩过程,制冷剂处于高温高压的过热状态,此时气体运动的速度快,温度高。于是,积聚于汽缸壁的部分润滑油将呈小油滴或油蒸汽状态。当它随制冷剂一起进入冷凝器或蒸发器内就会在管壁上凝结一层油膜,影响冷凝及蒸发器的换热效果,故在压缩机出口设油分离器。(6)干燥器在膨胀阀吸入口前设干燥器防止氟利昂制冷系统中的水分在节流空口处发生“冰堵”现象,影响制冷系统循环。(7)过滤器分别安装在节流阀处干燥器前和压缩机吸入口前防止杂质堵塞节流装置和保护压缩机汽缸的精度。(8)热交换器利用热交换器能使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有较大的再冷度减少节流损失,同时又能保证压缩机吸入具有较大的再冷度。 (9)储液器本系统

10、储液器安装在冷凝器下边为高压储液器,在系统中起稳定制冷剂流量,并可用来储存液态制冷剂。2.冷冻水系统本制冷系统主要为供给实验室教学和科研用冷冻水,故为开式冷冻水系统,设有冷冻水箱和回水箱,系统水容量大,运行稳定,控制方便,开式冷冻水系统如下图。3.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形式常有直流式冷却水系统、混合式冷却水系统、循环式冷却水系统。本系统采用循环式冷却水系统,可以将来自冷凝器的冷却回水先通入蒸发式冷却装置,使之冷却降温,然后再用水泵送回冷凝器循环使用,这样只需少量补水即可。冷却塔顶部装有通风机,为机械通风冷却循环系统。使室外空气以一定流速自下通过填充层,以加强冷却效果,机械通风冷却循环系统如下图。

11、 4.润滑油系统在压缩机出口设有油分离器,防止润滑油随液态氟利昂一起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在管壁凝结一层油膜,影响传热效果。为了使润滑油和可能冷凝下来的液态制冷剂不至流回压缩机,排气管应有不小于0.01 的坡度,坡向油分离器和冷凝器。对于氟利昂制冷系统,考虑润滑油应能从蒸发器不断流回压缩机,氟利昂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管应有不小于 0.01 的坡度,坡向压缩机。同时应选择合适的管径,防止造成回油不良问题。三、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一)蒸发温度 t0由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第三版)P103 中“一般用于冷却水或盐水的蒸发器,被冷却液体(t1-t2)可取 58蒸发温度 t0 比被冷却液体的出口温度 t2 低

12、 23,就是说,平均传热温差 tm 约为57,蒸发器的热流密度约 20003000W/m2。原始资料给出空调设计工况冷冻水温度 t=5,故蒸发温度 t0 取 2,由 R134a 饱和液体与饱和气体物性表查得对应的蒸发绝对压力P0=0.3167MPa(二)冷凝温度 tk由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第三版)P91 中“一般,对于水冷式冷凝器,冷凝温度与冷却水进口温度差取 714,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取 410”和 P141 冷却水进口水温比当地的湿球温度高46” ,由制冷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可知当地的湿球温度为26.5,因此冷却水进口水温为 t1=31.5,出口水温取 t2=36.5确定出冷凝温度 tk

13、为 40。由 R134a 饱和液体与饱和气体物性表查得对应的冷凝绝对压力 PK=1.025 MPa。(三)过热度 tsh 的确定工作过热度即热力膨胀阀的过热度一般为 tsh=35。回热器的过热度为 tsh”=913,所以压缩机吸入口总的过热度tsh=1218。取 tsh= t1-t1”=4,故 t1=6。取tsh”=9,故 t1”=15,取总过热度 tsh=15。t1=t0+tsh=2+15=17 tsh”=t1- t1=17-6=11=t3-t3又 t3=40则 t3=29画出系统的压焓图如下图:制冷循环过程简介1”11 为吸气的过热过程:其中 11”为热力膨胀阀的过热过程,11 为回热器的

14、过热过程;1点表示出蒸发器出口时的饱和状态;1点为进入回热器的过热蒸汽状态;点为压缩机进口处的过热蒸气状态。12 为表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等熵压缩过程;2 点为排除过热蒸汽状态。2233 为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冷却、冷凝和过冷过程:其中 22过程中制冷剂温度降低;23过程中制冷剂等温放热,在冷却过程中制冷剂的压力保持不变且等于冷凝温度下的饱和蒸发压力;33 过程表示制冷剂在过冷器中的过冷过程; 点为毛细管节流前液体的状态。34 表示节流过程制冷剂在节流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都降低,但焓值保持不变,且进入两相区;4 点为蒸发器入口制冷剂的状态。41表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蒸发过程。各状态点由空气调节用制

15、冷技术 (第三版)附图 3-制冷剂 压焓图查得记入下表:状态点温度 绝对压力MPa比焓KJ/Kg 比熵KJ/(Kg?)比容m3/kg1“ 20.3167399.5 1.730.0655117 0.31674151.770.07091 60.31674041.740.0673268.89 1.025 440.5 1.770.02252 40 1.025 419.5 1.720.020340 1.025 2561.193 29 1.025 240.5 1.14420.3167240.5 1.147 0.0135基本热力计算(1)蒸发器中单位质量制冷剂的制冷能力q0=h1-h4=404-240.5=163.5kJ/kg单位容积制冷能力qv= q0/v1=163.5/0.0673=2429.42kJ/m3(2)单位制冷剂质量流量Mr=0/q0=61.525/163.5=0.3763 kJ/s单位制冷剂体积流量Vr= Mrv1=0.37630.0673=0.0253m3/s(3)冷凝器的热负荷K= Mr qk= Mr (h2-h3)= 0.3763(440.5-256)=69.43 kW(4)单位质量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时,压缩机的耗功量为wc=h1-h1= 415-404=11kJ/kg(5)压缩机理论耗功量Pth=Mrc= Mr(h2-h3)=0.3763(44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