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5178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作者单位:广东清远市中医院【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 年 1 月2011 年 3 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自拟扶正平喘汤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首先给予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氨茶碱(规格:0.25 g/支)0.25 g 并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每天,治疗 1 周后,氨茶碱

2、剂量减半,同时用盐酸氨溴索 1.5 mgkg-1 d-1,分 2 次静脉注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自拟扶正平喘汤治疗,方剂组成:黄芪 40 g,沙参 30 g,杏仁20 g,枸杞子 20 g,补骨脂 20 g,苏子 20 g,百部 20 g,射干 15 g,黄芩 15 g,栀子 15g,白术 15 g,麻黄 5 g,甘草 10 g,细辛 5 g。若兼风寒加桂枝 15 g,防风 15 g;兼风热加银花 15 g,连翘 15 g;痰多加浙贝母 20 g;喘甚加桑白皮 15 g。水煎服,每日 l 剂,每次150 ml ,分 3 次服用。连用 2 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肺功能的变化情况,

3、并随访 2 周观察患者急性发作频率。1.3 疗效判定标准2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评定标准分为三个类别,即显效:喘憋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肺部哮鸣音消失或明显减轻,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有效:喘憋症状缓解,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呼吸困难症状基本恢复;无效:患者上述症状改善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 t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SPSS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P0.05 表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疗效比较随访观察 82 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 20 例,有效 1

4、8 例,总有效率为 92.68%,总有效率为 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表 1 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别 例数 有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治疗组 41 18 20 3 92.68%对照组 41 12 18 11 73.17% 2.2 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情况 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后肺功能的情况详。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 FEV1 和FEF50%更为显著(P0.01)。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3 讨论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气道炎症使

5、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各种激活因子作用于气道引起哮喘急性发作,这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充血,表现为气喘或咳嗽等,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3。目前国内仍较多采用全身激素加支气管扩张剂治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受体激动剂等为主,虽然在控制症状方面疗效较好,但停药后复发率高。本研究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自拟扶正平喘汤治疗,比常规西医治疗取得了更好的治疗疗效(P0.05),且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哮证“范畴,哮证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失常5。哮

6、病发作时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故其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病理环节为痰阻气闭,表现以邪实为主。久哮不愈,病变呈现慢性过程,“久病入络“,痰壅与血瘀互为影响,稍有诱因,则痰随气升,气因痰阻,使气道痉挛,发为哮喘。其治疗应以解痉祛痰,平喘止咳,活血通络为原则。本研究中采用自拟定喘汤中麻黄祛风散寒,宣肺平喘,宣中有降,与地龙相伍,一宣一降,相得益彰;苏子、苏叶同麻黄相伍,既可增强祛风之力,又能加强升降相协之功,使肺之宣降得以恢复;石菖蒲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可开达肺窍,豁痰理气;杏仁、百部祛痰利气,止咳平喘;川芎活血通络,止咳平喘。诸药合用,祛风解痉,通窍降气,活血通络,使风散痰消挛解,肺气得以宣降,哮喘自平。综上所述,中医药合并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临床疗效确切,患者肺功能改善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64 例支气管哮喘J.广东中医,2008,l(1):145.146.3谢洪波,安美华,刘建秋.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46 例J.吉林中医药,2006,26(1):41.4赵杰,金沈蓉,王 琰.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 36 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7,25(5):39.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的浏览器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的浏览器-文献检索浏览器文献检索浏览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