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第28讲讲义04417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5088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第28讲讲义04417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第28讲讲义04417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第28讲讲义04417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第28讲讲义04417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第28讲讲义04417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第28讲讲义044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第28讲讲义0441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第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第 2828 讲讲义讲讲义 0441704417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第 28 讲讲义.txt 世上有三种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的人,三是良心连狗都不吃的人。丶 爱情是个梦,而我却睡过了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第 28 讲课件讲义(环球职业教育在线)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精讲班第 28 讲讲义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2.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长足进展。当代中国的城市化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1)新中国城市化进程波动性大一般说来,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阶段:一五“计划时期(1953 - 1957

2、 年) ,城市化基本上稳步发展。三年经济恢复以后, 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并逐步发展,1953 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中国城市人口 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1952 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 12.5%, 1957 年城市人口达到 9949 万人,城市化水平 15.4% 。“大跃进“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8 -1965 年) 。这一阶段先是随着大跃进时期工业 生产的人海战术导致了农村人口爆发性地涌入城市,导致了过度城市化;接下来由于城市不 堪重负而不得不调整城镇设置标准、动员大批城市人口返乡,出现了第一次反向城市化。“文革“时期(1966 - 1976 年),中国经济波动频繁,城市化进程也起

3、伏很大。前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部和知识分子被迫迁往农村等,造成了第二次反向城市 化。1971 年后,城市化水平下降速度减缓。改革开放以后(1977 年以后)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步入正轨,城市化进程开始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城市数量、城市人口数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得到了稳步提高。目前,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 36.1% 。这一水平与世界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仍然是偏低的。(2)城市化动力机制由一元转变为多元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体制下,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来自国家和政 府。非农产业项目的立项和建设由政府确定,建设资金由国家和政府划拨。

4、这是一种典型的 一元形式的城市化机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活力不断加强,小城镇发展在城 市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项目建设、城镇发展过程中,来自农村的力量越来越 不可忽视。同时,对外开放引进了大量的海外资金,合资和独资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也对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形式。 (3)城市规模体系动态变化明显建国后 50 年来,中国大城市及中小城市增加的速度非常快。1996 年 100 万人口以上 的城市已经有 34 个, 50 -100 万人口的城市已经有 44 个。目前,全国共有建制镇 1. 78 万 个。在建国以来 50 年的发展

5、历程中,我国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变动比较明显。50 年代末, 由于大跃进的影响,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增加比较明显,而中等城市数量反而有所减少。文 革期间,特大城市的“逆城市化“最为典型。80 年代后期,由于开始注重发挥中心城市 的作用,大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才有了显著增加。另一方面,虽然几十年间我国采取了 “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但直到 80 年代后期,小城市的数量才有显著增加。(4)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明显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除京津沪三直辖市外(不含港澳台地区) ,城市化 水平相对较高的省区多位于东北、华北、西北,如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 青海等省区。中等城市化水平的省区主要在沿

6、海和中部地区,如广东、湖北、山西等省 区。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省区从西南向中部地区延伸,如云、贵、川、桂、湘、豫、皖等省 区。东部沿海一些省区,如江苏、山东等的市镇非农业人口绝对数很大,但其反映城市化 水平的指标并不比新疆等省区高。我国城市化程度的省际差异,是自然、政治、经济等因 素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一个省区的城市化水平, 不仅与工业化进展有正相关,而且与人口密度有负相关。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二)区域城市化水平预测方法1.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要指标法 和复合指标法。(1)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

7、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 平。主要指标法简单明了,通用性强,是目前城市化测度的主要方法。目前使用的指标主 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比土地利用指 标在表达城市成长状态方面更典型深刻,更便于统计,因而称为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定指 标。但是由于人口转移只是城市化过程众多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用人口比例指标也存在着 很大的局限性。为了克服其局限性,国内外学者在分析城市化问题时,还辅以其他指标反映城市化的 进程,如城市人口的增长动态、城市数量的增长情况、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及人口的增长 动态等。(2)复合指标法是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

8、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化的进展水平。然而,指 标多,必然与具体地域结合紧,针对性强而通用性差。所以,复合指标法多是对具体城市 地域或者具体国家地区作城市化分析时使用,而无法进行比较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复合 指标有日本学者提出的城市成长力系数、城市度等。2.城市化预测方法(1)综合增长法该方法是利用历年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资料,通过复利公式,计算预测期限可能达 到的发展水平,其数学表达式为:Yt = (1 + R)tYo(t = 1,2,3n)式中:Ytt 年的城市人口预测值;R 一一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Yo某年的城市人口数;t 一一年限。并通过相同方法预测区域人口,计算出城市化水平。(2)时

9、间趋势外推法又称时间相关回归法,采用历年城市人口(或城市化水平)和时间数据进行回归分 析,建立回归公式,并将预测期限的年份数值代入,从而预测发展水平。当根据实际资料 建立回归模型后,还必须检验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和标准差,以确定其可靠度。根据实际增长曲线的不同,所采用的回归公式有线性回归法、指数回归法、对数回归 法和生长曲线法等,其回归公式分别为:线性回归: y=+ bt指数回归: y=+ bt对数回归: y=+blgt生长曲线回归: y = 1/ (1 +ae- bt) (a,b0)式中 Y 一一第 t 年的预测值;、b 一一参数;t 一一时间变量(t=l, 2,3n)o其中以生长曲线法最为复

10、杂,也最为完善。生长曲线法又称逻辑斯缔( Logistic)曲 线,来源、与诺瑟姆( Northam)对城市化进程曲线的研究,该曲线又称诺瑟姆曲线,呈明 显的拉伸的“S“形,即集中化阶段,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在发展阶段,城市人口迅速增 加;到成熟阶段,趋于减慢和相对稳定发展。与生长曲线相同。生长曲线法 用于城市化水平预测时的优点是不会像线性和指数回归那样会随着年份的延伸而使城镇化 水平大于 100% 。此外在公式中将分子 1 替换为城市最大人口规模则可以进行城市人口的 预测,使用于在明确城市发展最大容量限制情况下的城市人口预测。 (3)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该方法是用来处理城市人口数量与影响的变量

11、(如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粮食 商品量,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等)的相关关系进行预测,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其中 应用较多的是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回归,经济发展水平通常以人均 GDP 表示。 实际研究证明,城市化水平和人均 GDP 之间的拟合最好的关系为对数关系, 即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是逐步减弱的。其数学表达式为: Y=+ bIgX,其 中 Y 为城市化水平, X 为人均 GDP。由于影响城市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更精确预测城市化水平,有时采用多元回归的 方法。该方法首先全面列出影响城市化的各个因素,并相应地计算出相关系数,相关系数 较大的因素应列入回归方程中,建立二元回归或

12、多元回归。(4)联合国法联合国法是联合国用来预测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关键是根 据已知的两个代表年份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求取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假设城乡人口增 长率差在预测期保持不变,则外推可求得预测期末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联合国法的 优点是它符合正常城市化过程的 S 型曲线的原理。具体计算如下:首先用公式( 1 )求取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式中 URGD 一一城乡人口增长率差;PU (1)一一前一次代表年的城镇人口比重;PU (2)一一后一次代表年的城镇人口比重;n 一一一两个代表年间的年数。然后用公式(2)预测某年的城镇人口比重:式中 PU (t)t 年的城镇人口比重;

13、t 一一距离前一次代表年的年数。例题:1. ( D )说,主要是用来说明集中城市化阶段的运行机制。A 推力 B 拉力 C 向心 D 推拉2. 按照( B )的不同,可分出外延型和飞地型两种类型的城市化。A 土地利用密度 B 城市离心扩散形式 C 城市景观 D 集聚方式城市发展的地理条件三、城市发展的地理条件1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1)大、中、小位置(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2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河运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沿河城市论,可以分成六种区位类型: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汇点;河曲位置;过河点位置和河口。铁路的修筑可以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能抑制另一些城市

14、的发展。伴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快速高效的航空运输的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手段正在迅速地改变着城市的地理区位,促进了国际性大都市的形成。除自然地理条件、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以外,社会经济历史基础、信息技术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条件。城市职能与分类四、城市职能与分类(一)熟悉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1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它服务的对象来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另一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这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

15、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它被称为非基本活动部分。2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主要有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法、正常城市法和最小需要量法3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二)掌握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城市职能是指一个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其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另一是城市为城市本身包括其居民服务的作用。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职能,成为城市的主要职能,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叫做城市的辅助职能。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

16、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三)熟悉城市职能分类方法1一般描述方法(城市职能分类中最早使用的方法)代表人物:英国奥隆索(MAuronsseau) 。2统计描述方法以 1943 年发表的哈里斯(CDHarris)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最负盛名。3统计分析方法1955 年纳尔逊(HJNelson)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影响十分深远。其目标是试图提出一种客观的、统一的、能被其他人检查和理解的量测方法,来确定城市所承担的足以高出常态的主导职能。4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四)熟悉中国城市职能分类中国城市厂业职能分类采取了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是在聚类分析基础上,形成由大类、亚类和职能组共同组成的三级分类体系。大类反映我国城市工业职能的总体差异,亚类反映城市干业职能的基本类型,职能组则是对亚类城市更详细的分类。例题:1.城市地理位置类型划分为大、中、小位置,是从( C )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的。A 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B 城市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