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类诗歌鉴赏要诀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43621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分类诗歌鉴赏要诀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不同分类诗歌鉴赏要诀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不同分类诗歌鉴赏要诀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不同分类诗歌鉴赏要诀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不同分类诗歌鉴赏要诀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同分类诗歌鉴赏要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分类诗歌鉴赏要诀(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 .边塞诗词鉴赏要诀边塞诗词鉴赏要诀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 系。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 异常丰富。又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 高昂或低沉;还因为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 情也千差万别,情况相当复杂。比如说,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大多激情奔放, 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大多感慨深沉。边塞诗词的创作形式大多为古风(考虑 到高考命题使用长篇古风做材料的可能性不大,故本文不予涉及)和绝句,词 的数量较少。中学生在解答边塞诗词的鉴赏问题时,应掌握如下几把打开通往

2、凯旋门的钥匙。第一把钥匙是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对作品 进行把握。因为这一问题相当复杂,所以就先举些名句来加以简要评述:“黄 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 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战士军前半 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既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也表达了对下 层士兵的深切同情;“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既是对不义战争 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既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也抒

3、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更吹羌笛关山月,无 那金闺万里愁”,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 思念与惆怅;“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字里行间洒满斑斑血泪, 令人闻之而发指异彩纷呈的边塞诗词,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 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 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 认识,我们可以用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 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来出一道练习题:“这首诗对边塞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起了什么作用?诗的 主题又是

4、什么?请做简要的分析。”在解答之前应抓住“雁山横代北,狐塞接 云中”这两句,看到作者对边塞险峻山势的描写里隐含的杀机,在从全篇上加 以把握,领会其主旨,然后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写出边塞险峻的形势以渲 染气氛,预示将来激烈的战斗,富有想象。其主题是: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 激励友人勇立战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而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闺怨、赠别的诗,因与边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不妨把它看作边塞诗词的衍生作品,也可以归为同类。例如沈佺期的杂 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 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以闺中少妇和远征的丈夫两地相思

5、之 情,表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厌战情绪,感情虽然凄怨,但仍不失希望。全诗言 浅意深,感慨深沉,耐人玩味。你看,东北前线战火连年,至今仍然没有休战, 多少将士长年征战,“誓扫匈奴不顾身”,多少军人妻子盼望“良人罢远征”, 却不知“黄龙戍卒几时归”。“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 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明月照在家乡和黄龙两地,闺中月即营中月;夫妻两 地所望之月,也是当年他们团圆时所望之月。一轮明月是他们夫妻心心相印, 心心相通的象征。而“可怜”和“长照”两个词,则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他们现 在思念的痛苦,还有几分遗憾,也有几分无奈,既缠绵,又悱恻。他们年年夜夜,苦苦相思,对月垂泪,情意无限。

6、又如王昌龄的闺怨、陈玉兰的寄 夫,岑参的逢入京使、高适的别董大等,都是这类诗中的顶尖之作, 可细心琢磨之。现即以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出一道题来加以巩固,题曰“这首绝句 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复杂心情?”在考虑怎样回答时, 首先得抓住“觅封侯”这三个字,因为诗中只有这三个字和边塞有关系,征戍 边塞是许多人猎取功名的有个主要途径;其次得找到最能表现女主人公心情的 那个字,就能做出这样正确的回答:“诗眼是悔字,这里既有对夫妻分离 的不满,又有难以排遣的错教夫婿觅封侯的内疚,还有自己对铸成大错的 醒悟与追悔。”再以岑参的武威

7、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火山五月行人少, 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出一道题:“有评论 家认为最后一句真可谓一篇之警策,请你为之做深入而简要的诠释。”解 题前应先弄清“角声”是军中的号角声,再理清“胡天晓”的象征意义,才能 找到正确的思路,做出正确的回答:“这一句意义极为深刻,其意思是说只要 我军发动进攻,就能全歼敌军,大获全胜,使西域重见光明。”这和一般的送 别诗有着极大的差异,诗人将惜别与祝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谓独树一帜, 别开生面。第二把钥匙是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先拿王昌龄的从军行(七)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8、)来说,首句极其生动地描绘出大漠的风光。浩瀚的大沙漠,一望无际,“平 沙万里绝人烟”,每当北风振漠,尘土遮天盖地,惊沙扑面,日色无光。这就 渲染出激烈的战斗场面,反衬出唐军将士英勇杀敌的豪情。再看一下王维的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 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中名句“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描绘出大漠奇异风光大漠上升腾起的燧烟是那么的直,黄河中 倒映着的落日是那么的圆,这简直让诗人感到震惊,精神为之一振,前面的惆 怅则被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刹时一扫而光。抑扬顿挫的手法很好地突出 了大漠的壮丽、奇特和诗人的激昂情绪。诗人通过对大漠

9、壮丽风光的描绘,抒 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绝域的将士们崇敬之情,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 神。再拿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 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来说,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 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 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 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 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 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可见景不同,情各异,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不 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

10、花扑鼻香”,没有多读,多练,是很难找到这把钥匙。 不妨先以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 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出道题做做,以巩固对这把钥匙的认识,题曰: “这首边塞诗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情画,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 情?其感情基调如何?”思考时要先对画面进行分析,诗中描绘出寒霜过后, 天空显得格外明净,战士们牧马归来,晚饭过后,忘却一天的辛劳,来到了戍 楼上,对着空中“高高秋月挂长城”,吹起了羌笛。悠扬的笛声随风飘荡,传 向远方。再抓住表情的关键句“借问梅花何处落”,分析出诗人采用了谐音和虚实相间的写法,极富韵味。羌笛曲名梅花落,诗人将它分开来用,先取

11、 “梅花”二字,使人联想起真的梅花。这样“梅花何处落”就变成了有两种解 说,一是梅花落曲声“落”到哪里,二是战士们家乡的梅花落了,“花谢 花飞飞满天”,究竟都飞到了哪些地方。这样闻笛和思乡这两个意念就统一在 一句诗中,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物我一境,情景交融,声文并茂 的境界,便能做出这样正确的回答:“抒发了戍边将士殷殷的思乡之情。其感 情基调是感慨而不哀伤。”第三把钥匙是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战争是非常残酷的, 是血淋淋的,从诗歌艺术美学的角度考虑,它一点也不美,不宜直接描写,所 以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所以,对中学生而言,要找到还是有一定的 难度。那么,怎样去

12、挖掘出来呢?一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 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 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 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然后展开丰富的 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还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七) 来做个剖析:“红旗半卷出辕门”中的“红旗”指的是战旗,它“半卷出辕门” ,说明部队为了提高行军的速度和不被敌人发现,他们半卷红旗,飞速前进。 虽然作者没有告诉人们这支部队究竟要干什么,但透过紧张的气氛,读者自然 知道其中的奥妙。而“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中的“洮河北”的

13、 是前方战场,最关键的是末句,写唐军已生擒敌酋“吐谷浑”,取得了丰硕的 战果。“擒贼先擒王”,敌人已经群魔无首,只能狼狈逃窜,如鸟兽散。至于 怎样生擒敌酋,残敌如何逃窜,那就让读者自己去想象了。这一构思非常巧妙, 极富喜剧性,极富弦外音。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写“关云长温酒斩华 雄”时即借用此法。但罗氏的语言尚不及此诗之简练,多了“关外鼓声大振, 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色”等笔墨,当然这是因为小说与 诗歌的创作方法不同而使之然,但其理一也。我们可用柳中庸征人怨(岁 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出一 道题以巩固之,题曰:“诗以征人怨为题,而不着

14、一个“怨”字,“却尽 得风流”,诗中之“怨”何来?请作简要的分析。”回答前应抓住边塞诗这一 牛耳,抓住与边塞有关的地名和战争用的器物,是关键之一;抓住“复”、 “与”等虚字,是关键之二;抓住“岁岁”、“朝朝”等重叠词,是关键之三; 抓住“归”、“绕”等动词,是关键之四。自可答之曰:“一是来自“金河”、 “玉关”等许多实词的排列与组合,二是来自“复”、“与”等虚词之巧用, 三是来自“岁岁”、“朝朝”等重叠词的妙饰,四是来自“归”、“绕”等动 词的活用。”钥匙有了,而且不只一把,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起来也是很有讲 究的。这就要灵活运用,对具体的诗题做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找到能对锁的那 把钥匙

15、,自是不言而喻。二二. .怀古诗词鉴赏要诀怀古诗词鉴赏要诀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 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 作。因为诗涉历史,所以在鉴赏时难度较大,对于中学生而言,不掌握一定的鉴赏诀窍,回答起问题来肯定会搔首踟蹰,不知从和何说起,怎样落笔。本文 就此做一点粗略的探析,以拨开疑云,启发思迪,打开解题通道。在鉴赏时首先要懂得怀古诗词与史书和史论之间的区别。一是不要把怀古诗 词看成是历史,由于篇幅的限制,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 及其余”,甚至不讲究百分之百地忠于史实。比如说李商隐的贾生,与史 实就

16、颇有出入,其实,汉文帝还不算昏庸,也不是不想重用贾谊,贾谊之不被 重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遭到周勃等元老大臣的反对。诗人只是抓住“问鬼神” 与晚唐许多皇帝佞佛媚道以及自己和贾谊都最终不被重用这两个相似点,借此 发挥,以抒发自己“辜负凌云万丈才”的无尽感慨。二是不要把怀古诗词看成 是史论,在二十个字到百把个字的一首诗或词中,绝对无法对某一历史事件或 历史人物做出全面的评价,做出结论,只是抒发某种感慨。例如课本中历史学 家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对王昭君的评说则明显带有史论的性质,得出和亲政 策比战争好这一结论,这对搞好民族团结颇有意义;而杜甫的咏怀古迹(三) 只是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 家国之情,而对王昭君斯人则只是表达了自己的同情,不做任何结论,其间有 霄壤之别。例如我们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 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出这样一道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