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写好作文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36687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才能写好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如何才能写好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如何才能写好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如何才能写好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如何才能写好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才能写好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才能写好作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才能写好作文?高中生要写什么样的作文? 这是我在高中时代一直考虑的问题。 尔后发现高中生想写出真情实感的考场作文,其实很难,想得到高分的作文,却很简单。现在的高中生作文,大多以议论文为主,高中生写散文之类,想得高分,几乎是不可能的,写好议论文,其实说得简单通俗一点,就是材料的叠加,中间穿插议论抒情,开头写得漂亮一点,排比句是不可以少的,一大串排比,而且很有气势,一下子就把批卷老师震住了。结尾要深刻隽永,也用排比,照应一下开头,就好了。你看,但凡事好的议论类的考场作文,全都是这个套路。说实话,我对这种作文,一向是又爱又恨的,爱他是因为可以得的高分,这样的作文,得个 48,49 不成问题,好的

2、时候,可以冲到 50 多,我是深有体会的。 恨他是因为材料的堆砌往往缺乏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往往是雕刻家手中的艺术品,虽然光彩照人,却富丽堂皇得让人有一种盛气凌人的压抑感。而自然写出的作文,就不同了,用一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有自然清新的感觉,也具备亲和力。但是,批卷老师往往对这样的作文很反感,原因就是结构不是很明显,层次不是很清晰,想写好这类的作文,着实不易。高中生整日在学校中,缺乏社会实践,当然,你有孔老师的作文素材 ,那里的材料很丰富,我在高三后期,就月月订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用的人多,但不一定所有人都能用好,有的同学连篇抄袭,没有自己的东西,自然得不到高分,还美其名曰:全篇

3、引用。真是笑死人了,大家在应用的时候,可不能如此做,以免日后高考中发现是句段的形式都是一样的,会被认为是抄袭。我上高二的时候,曾经让我感到十分惊奇的是,为什么一个同学的作文,每次都能得到高分,后来发现,无论出什么样的文题,人家的材料都是不变的,就是比如说有个材料叫“关上身后的门”人家的作文:喔,苏轼,你竹杖芒鞋,烟雨蓑衣.写到李白:喔李白你长风破浪.忘记过去的耻辱与荣誉.出坚持自己的文体,人家一样这样写。以不变应万变,真让人瞠目结舌!我想,苏老头子听了你的作文,也会这样想吧! 真是前人的哀默后人的悲哀啊!希望诸位能写出既有真情实感又能得到高分的好作文!(一)社会时事类1.泪水的湿度2008 年

4、 7 月 20 日,在重灾区青川县木鱼镇参与救灾的济南军区某“猛虎师”官兵撤离归建。木鱼镇乡亲们含泪送别,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的味道和感动中泪水的湿度,长长的送别队伍,群众们站满了道路两边,短短的一公里,撤离的官兵们手举“为人民服务”的横幅,表达了战士们一切为了人民的心声,车队走走停停,整整用了三个小时。乡亲们舍不得战士们走,送别的群众中有的是战士们用双手在废墟中挖出来的灾民,有的受伤群众是经过部队医疗队治疗痊愈的。这支部队在抗震一线抢救伤员、转移群众、清理废墟,搭建简易房,在受灾群众眼中,他们已经成为这块土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第一支重灾区抗震救灾撤离的部队。【分析品悟】“为人民服务”,再一次

5、让人民泪流满面。因为它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是付出,是表里如一的真实,是人民子弟爱人民的写照。【适用话题】心声 行动 付出 感动2.“引咎辞职”何以芳踪难觅最近在陕西的所谓虎照“真相大白”中,林业厅的两个副厅长、一个厅信息中心主任被免职;在贵州瓮安群体性事件中,先是县公安局政委、局长,接着是县委书记、县长,相继被免职。遗憾的是,没有主动,只有被动,“引咎辞职”仍然难觅芳踪。号称虎照如果有假就将引咎辞职的副厅长朱巨龙,即使在免职之时,他也没有丝毫愧疚之意,声称还要继续“开心生活,开心享受”。要求这样毫无羞耻意识的官员引咎辞职,无异于元稹所说的“放鹤在深水,买鱼在高枝”。【分析品悟】 没有哪个领导干

6、部引咎辞职,也就等于是没有哪个领导干部对事件的发生认为自己有责任或想承担责任,甚至没有人为此感到愧疚。这该是引咎辞职难露芳踪的根本原因。在一些人削尖了脑袋想要当官的社会背景下,“引咎辞职”的规定颇类空中楼阁。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国土上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引咎辞职,或者可以表明,我们的干部真正有了公仆的意识了。【适用话题】 公仆意识 自省 责任 主动与被动 羞耻之心(素质)3.干净的乞丐汶川地震中,慈善总会正在安排接受社会募捐。现场捐款的人很多,一个乞丐端着红色的塑料大碗怯弱地立在一边,格外引人注目。乞丐的碗里放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零钞和硬币。乞丐把碗伸到工作人员的面前,小心翼翼地说:“零钱能捐吗?”“

7、能啊,不论钱多少,关键是一颗心!”工作人员象征性地敷衍着他。“哦,可是我这钱脏兮兮的。”乞丐望了工作人员一眼,端起碗离开了。只见他走到一个公用的水龙头前,冲洗过手上的污垢后,从破衣兜里盒出一个手绢来。乞丐把碗里的硬币全部倒在手绢上反复擦拭,随后把干干净净的硬币和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币全部投进了募捐箱。现场一下子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分析品悟】 贫贱,并不代表矮小;富贵,并不等于高大。贵贱之分,真正在于是否有干净的心灵。【适用话题】 慈善 爱心 纯洁的心灵 贫贱与高贵(二)文化教育类1.孔子是人不是神“孔子”越来越热闹,终于由官方出面搞起了祭孔大典。中国文化报7 月 7 日刊登赵士林的文章认为,我们应

8、该敬重的,是本来面貌的孔子。我们应纪念作为伟大的文化人、教育家、知识分子的孔子,不应尊奉作为专制王朝的精神符号和意识形态偶像的孔子;我们应梳理、批判、继承儒学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应顶礼膜拜作为精神枷锁的儒教。因此,我们可以赞成建孔子学院,可以赞成设孔子奖,但坚决反对祭孔。其实,先秦那位不得势的孔夫子可不是那么板着面孔一本正经,望之俨然。相反,他老人家倒是很随和、很自然、很有趣、很亲情的一个人,所谓“吾与点也”。我想老人家若是赶上“超级女声”如火如荼的时候,没准儿也会给李宇春发个短信什么的。【分析品悟】 不言而喻,现代社会所追思、学习、敬重的孔夫子,不能再是精神禁锢的孔夫子,不能再是专制偶

9、像的孔夫子,更不能再是三跪九叩的孔夫子,而是可以切磋琢磨的老师、学者、朋友,可以像和李宇春那样“互动”的孔夫子。我想,本来面貌的孔夫子是很愿意这样做,而不愿被抬到祭坛上去的。孔子是人,不是神;儒家是学派,不是宗教;论语是文献,不是圣经。【适用话题】 文化遗产 盲目崇拜(盲动)传承的误区 师道2.“门道”和“味道”7 月 14 日文汇报刊载易中天的文章:我曾有幸观看梅兰芳先生的表演,亲睹大师风采。那是在 1957 年,梅先生率团来武汉演出,地点在武昌阅马场湖北剧场。当时我家住在大东门。从大东门到阅马场,大约一站之地。但我们排队买票用去的时间,足以在这两地之间走十几个来回。戏迷们有序地排着队,一字

10、长蛇从售票窗口绵延而至尚未通车的长江大桥引桥上,堪称盛况空前。那天晚上梅先生演的是贵妃醉酒。爸爸、妈妈、舅舅的票,在前排。给我买的是站票,其实不站,坐在爸爸怀里,所以看得真切。看得懂吗?不懂,但入迷,喜欢看。梅先生的演出实在太好看了。动作、神态,都忘不掉。唱腔,也记得一句“那冰轮”。我的热爱京剧,大约与这次经历有关。【分析品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艺术教育之要,不在“门道”,而在“味道”。艺术欣赏之要,也不在“懂得”,而在“喜欢”。研究讲“门道”,欣赏讲“味道”。欣赏艺术,喜欢就行,干吗非得要“懂”?动不动就拿“懂行”说事,只能把许多原本可能成为爱好者的人关在门外,并不利于艺术的发展和

11、传播。当然,做传播的人,既懂“门道”,又懂“味道”,就更好。【适用话题】 艺术教育 “门道”与“味道” 兴趣与学问3.“丑陋”的图书馆英国伯明翰有一座中央图书馆,这是一幢十分奇怪的建筑物,远远望去,像一座上下颠倒的金字形神塔,感官比例失调。让人觉得十分突兀。伯明翰中央图书馆建于1974 年,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一直被人们诟病,伯明翰的一些议员甚至把它上升到城市形象的高度,要求政府必须尽快将它炸毁。就在无尽的非议当中,中央图书馆的大门口张贴了一封信,这封信很快被图书馆工作人员清除,但也被人抄录下来,放到了互联网上。这封信这样写着:“我是一个丑陋的孩子,从来没得到过别人的表扬,我很努力,但是仍

12、然没有人肯定我。但是,谁又能剥夺个人的生存权,我虽然丑陋,但我有活着的权利我的名字叫中央图书馆。”许多网友在这个帖子后面跟帖,有网友爆料,中央图书馆是整个欧洲最大、最繁忙的图书馆,平均每天接待读者 5000 人次,每年借出图书 70 万册。而那些所谓漂亮的图书馆,没有一座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还有网友说,中央图书馆采光极好,但阳光又不会照射到书籍上。此外,图书馆冬暖夏凉,在炎热的夏天,不开空调,室温仍然保持在摄氏 30 度以下。这也是设计得“丑陋”的重要原因。如果改变那种设计,造得好看一点,那就成了个宾馆,或是议政厅,这根本不适合图书馆。伯明翰市政府的官员在这个“丑孩子”的骄人成绩面前,也不敢再谈

13、炸毁之类的话。前不久,伯明翰一位政府官员表态,中央图书馆代表了一个时代,应该让他好好活下去。中央图书馆这个“丑孩子”终于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分析品悟】中央图书馆代表了一个时代,应该让它好好活下去。也许,这和人生差不多,丑陋,总是天生要受苦难的,但总有一天,每个人都会读懂它,知道它的珍贵所在。【适用话题】 人生 珍贵 网络 外表与品质人不可貌相 民意的力量4.俩熊猫2002 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期间,当地的邦尼维尔小学邀请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到学校联欢,3 对中国花样滑顶尖高手悉数到场。联欢会在校礼堂举行,例行致词、演节目、合影之后,中国驻美使馆的文化参赞上台宣布他带来了两个大熊猫玩具。“我把熊猫

14、只送给两位同学,”参赞说,“一个送给一位学习成绩最好的男同学,另一个送给一位学习成绩最好的女同学!”令我惊讶的是,翻译把这句话译成英文之后,孩子们脸上是似乎没有听懂的茫然的表情。孩子们不喜欢大熊猫吗?谜底当晚揭晓。邦尼维尔小学有 5 个中国孩子,其中一个孩子的母亲晚上打来电话说,那两个熊猫给学校出了个小小的难题。“你知道,美国的小学教育是不强调名次的,根本没有谁的学习成绩最好这个概念。我女儿就是只知道自己的分数,从来都不知道别人的分数。”这位母亲说。“俩熊猫怎么处理?”“学校一开始也不知道该给谁。使馆送的熊猫脖子上各有一条彩带,写着给最好的 boy 和最好的 girl。学校想了个办法,在 bo

15、y 和 girl 后面都加上s,改成了给男孩子们和女孩子们。这样,学校将永久保存这两个熊猫。”分析品悟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异,由来已久。而中国驻美使馆的文化参赞的按名次最好来奖励的事情,确实说明我们的应试教育在许许多多人的心中已根深蒂固了,因为他毕竟是“住美”的高级官员啊,何况我们这些“身在庐山”的布衣呢?总之,“俩熊猫”最终被那所学校保存是幸事也是不幸!5.不吃亏广场的长椅上坐着两位年轻的母亲,正幸福地在谈论着各自的孩子,一个说:“我那宝贝特聪明,在哪儿都不吃亏,我一旦买回他不喜欢吃的零食,他总要带到幼儿园去,与其他的小朋友交换些他喜欢吃的零食,吃不完就藏在书包里,回家后还向我们炫耀。”另一个

16、说:“我家那宝宝也是,以前在幼儿园常被小朋友欺负,每天都哭着回家,但他吃过亏之后,每天都在他爸爸身上操练,现在在幼儿园,可只有他欺负别人的份儿。”有一个老太太在她们旁边的垃圾桶里“掏宝”。听到她俩的谈话后插话说:“我那俩儿子小时候跟你们的小孩儿很相像。”两位妈妈一脸的唐突,但听到老太太在讲儿子的话题,便饶有兴致地问:“那现在你的儿子怎么样了,为何你落到要靠捡垃圾为生?”老太太叹道:“就是因为他们俩太聪明,小儿子不愿吃亏,打死了人后坐牢去了。大儿子不愿吃亏,他家里有钱,可就是一个子儿也不给我。”分析品悟前两者是现在,是原因,后者是未来,是结果。故事看似巧合,却又是那么真实合理,因为这是一种必然。“吃亏是福”,是有点不合时宜,但讨小便宜吃大亏,确是社会中的常见现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崇尚竞争的当今社会和现代教育中,也绝不过时,甚至非常重要。适用主题 现在和未来 原因和结果 辩证看“吃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竞争教育 家庭教育6.“陪玩家教”遇冷折射教育困境据新民晚报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