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五中全会解读重点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6399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七届五中全会解读重点2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十七届五中全会解读重点2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十七届五中全会解读重点2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十七届五中全会解读重点2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十七届五中全会解读重点2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七届五中全会解读重点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七届五中全会解读重点2(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标题1、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知识补充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从“十一五”起,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2、有效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知识补充(1)历史上主要的金融、经济危机:1929-1933 年大危机、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从泰铢贬值开始,席卷亚洲蔓延至世界)(2)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拉动经济增长(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出口

2、)(3)宏观调控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思考:我国现在实行的相关政策是什么)3、有力应对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 2 重自然灾害知识补充(1)地震的成因(大陆板块漂移学说、海地扩张学说);近年国内外的主要地震(汶川、玉树、海地、智利);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地震(邢台、唐山);地震的相关概念(震源、震中、震级、烈度)(2)泥石流:突然爆发的饱含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山洪;特点是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和巨大的破坏力;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4、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知识补

3、充第一届世博会(1851 年英国伦敦);上海世博会会期 5月 1 日-10 月 31 日,中国国家馆日(10 月 1 日);吉祥物(海宝)5、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知识补充“三步走”的战略目标(1987 年 10 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的总体战略部署: 3 第一步目标,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 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4、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关键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现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6、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

5、社会保障体系。知识补充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 4 社会优抚、社会互助);橄榄型社会建设(“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7、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知识补充改革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大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转变消费观念,完善信贷政策,大力发展信用消费。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解决消费瓶颈问题。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培育不同消费群体,满足市场需求。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形成便捷高效的流通网络,方便居民消费。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

6、公共服务知识补充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家电下乡工程9、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知识补充(1)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 年启动,至 2010 年整 10 年,西部省份包括全部少数民族自治区,重庆直辖市的设立) 5 (2)区域发展规划(2003 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年中部崛起战略)(3)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10、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知识补充(1)人口数量(中国第一,印度第二),现在进行的是第6 次人口普查(2)人口老龄化问题(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10%以上即进入老龄化,中国在 20

7、04 年底进入老龄化社会)11、今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尽快启动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知识补充(1)国内今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海南洪灾(2)水利工程:葛洲坝、三峡、小浪底、南水北调热点解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深 6 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形势,指出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对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所作出的基本判断。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

8、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昨日,北京部分专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话题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此次公报中的“热点词汇”上。一切为了科学发展【热点词汇】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宜勇告诉记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的重中之重,也将是日后我们评价十二五的

9、重要标准。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经过 30 多年的高速赶超,提升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但也面临着结构压力和发展不平衡的多方挑 7 战,因此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保持未来经济高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实现赶超经济到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重点就是优化空间配置、经济结构和转换机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张平看来,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城市化是在赶超经济中的最后一块短板,因此城市化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有很大余地。城市化的规模和空间集聚度能从根本上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扩大服务消费将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主导。

10、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海峥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力资本快速增长相伴随。从 1985 年到 2008 年,我国人均人力资本增长 3.1 倍,而人均 GDP 增长 5.8 倍。 “高技术的人力必然带来更高的产出,人力资本的市场化流动必然增强全社会的活力。 ”李海峥说,所以,在此次公报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提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势必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到去年,我国货物贸易上升到世界第二位,贸易顺差由最高

11、时的近 3000 亿美元下降到 8 去年的 1900 亿美元,今年还将继续减少。今年 13 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境外企业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362.7亿美元,同比增长 10.4%,其中以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 112 亿美元。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华黎明认为, “中国要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充分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收入分配改革重点在初次分配【热点词汇】比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

12、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果不能从各个方面提高居民的福利,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杨宜勇说,从现实看来,我国 “十一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工作已全面铺开, “十二五”期间就是要把这篇文章做大,特别是要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此前,关于“居民收入将与 GDP 同步增长”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有调查显示,中国要素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 9 的系统性低于发达国家相当于我国发展时期的 20%,低于新兴市场国家 15%。对此,杨宜勇认为,我国收入分配改革重点在于初次分配,而重中之重在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他认为,理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

13、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我们过去一般对“保低”主要说绝对数,很少提相对数。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要求,最低工资的国际标准应该为平均工资的 40%60%。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应该能够进一步向平均工资的 40%靠拢。另一方面,要缩小收入差距,政府不仅能做到“保低”,还要“扩中”和“限高”。杨宜勇说,从国民收入中政府、企业、居民三者比重看,目前居民收入约占 50%左右。如果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就需要政府减税、企业让利、实行工资集体协商谈判。 “当然,最根本的要靠转方式、调结构,做大财富的蛋糕。 ”而在张

14、平教授看来, “十二五”规划 建议中有一个亮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都成为长效机制的一部分被提了出来。提高居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费投资失衡、内外 10 需失衡的问题。 ”张平说,中国劳动收入报酬比率低是导致中国消费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通过采取提升劳动者报酬等措施,中国居民消费率就有可能从 2008 年的 36%,到“十二五”结束时上升到 46%,使扩大内需落到实处。 尊重新兴产业规律发展文化产业【热点词汇】支柱性产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

15、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我看到的国家赋予文化产业的最高地位。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昨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以往我们都是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但五中全会公报能将推进文化创新放在文化产业发展新要求的第一位提出,已经有了向文化产业倾斜的趋势。 ”陈少峰教授表示,通常我们所理解的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它代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有很强的公益性。同时,文化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新兴产业,既能进一步带来丰富人民群众精 11 神文化生活的社会效益,也能带来

16、调整结构、提振产业、拉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经济效益。经过 30 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物质财富有了很大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愈发强烈,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突出。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被看成是金融危机期间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有数据显示,2004 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 20%以上。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占 GDP 的比重通常在 8%以上,而我国大陆只有 4%,文化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推进文化创新”有哪些路径?陈少峰认为,而今,我国文化产品同质化的现象依然严重,文化创新的任务之一就是内容产业的创新。 “政府应尊重这种新兴产业的特殊规律,摒弃以制造业经营文化产业的思路。 ”陈少峰说,要鼓励创新、尊重知识产权,使市场主体认识到“内容”是最易提高附加值的部分。同时,应加大 3D 技术、三网融合技术在推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打造文化与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