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看待P2P网贷优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6304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角度看待P2P网贷优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多角度看待P2P网贷优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角度看待P2P网贷优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角度看待P2P网贷优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阳光财富一路富多角度看待多角度看待 P2PP2P 网贷优劣网贷优劣 虽然蛇年已悄然离去,但马年却势如破竹般飞奔而来。互联网金融在蛇年风生水 起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信贷风险危机。尽管互联网金融在过去抑或将来存在了瑕疵, 但行业发展的迅猛态势有增无减,P2P 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速度最快,正、 负面报道最多的行业,在监管大热身的背景下,尤为吸引眼球。 乱象隐现的背后乱象隐现的背后 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P2P 网贷平台的数量一直延续高速增长的势头,截至2013 年年底,预估数量在600800家。这也恰当地反映了这个行业的现状:一是准入门槛 低,大量从业者跨界进入,主要从业人员由原来的互联网

2、、金融背景,向来自各行各 业的实业家转变;二是出现多种创新模式,由纯平台、债券转让两种主流模式向多模 式发展,体现了互联网的创新精神;三是行业规模指数型扩张,部分企业新增贷款达 到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规模,贷款余额直线上升;四是监管持续真空,隐患初现, 从业企业没有明确的报备机制和明确的监管部门,平台违约成本极低,甚至出现多家 涉嫌诈骗的网贷平台,给行业形象带来破坏性影响。 P2PP2P 之功之功 回顾中国 P2P 短暂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行业给中国老百姓带来 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相比传统金融机构理财门槛限定严格、办理手续便捷性差、产品赎回方式单一的 情况,P2P 投资令绝大多数

3、投资者切实品尝到了“普惠金融”的甜头。尽管“普”有 待提升, “惠”是装进了老百姓的兜里。对于借款人来说,尽管他们承担了大幅高于 银行的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手续费、咨询费、备用金等),毕竟,他们不再被拒绝, 有渠道获得资金以解决燃眉之急。 从另一个角度说,P2P 的发展除了迎合了市场需要,还有部分情绪的因素在里面。 这种情绪是对传统金融服务门槛高、服务差、时效长的不满,选择替代品成为了这种 情绪的宣泄。 P2PP2P 之软肋之软肋 如大多研究学者预判的一样,2014年 P2P 行业将进入“战国”时代。对于这一新 兴行业经营者来说,不得不面临下面几个问题:第一,行业兴起时间短,技术、品牌 积累不

4、足,加之害群之马的负面影响,将抬高企业运营成本;第二,人才培养没有预 留充足的时间,各家公司出现人才紧缺、断层,需要尽快破局;第三,行业从业人员 素质参差不齐,对于金融或贷款本身的认知不足,挣快钱、比规模、轻风控现象开始 蔓延;第四,监管靴子没落地,从业者占位心理带来恶性竞争,融资成本逐步走高, 企业利润空间压缩。伴随着大资本、大企业的逐步进入,竞争将愈演愈烈。 两类平台将出局两类平台将出局 对于2014年的发展趋势,即使监管政策不出台,企业准入门槛不划定,部分平台 出局也将是必然。 技术水平薄弱的平台技术水平薄弱的平台 P2P 网贷平台的优势是借助互联网实现直接融资,因此,不是“脱媒” ,而

5、是媒介 的转换。第一个技术要求就是网络平台安全性,从近期出现的几个知名平台受到网络 攻击来看,企业缺乏此类问题的应对措施,业务运营秩序、客户信息安全受到极大威 胁。第二个技术要求就是风控技术,互联网金融不能违背金融规律,不能绕开风控问 题。因计算口径还没有统一,目前各平台的逾期及坏账率是否客观、准确,很难界定 (客户资源更为优质的银行企业平均坏账率在0.8%1%,而部分网贷平台公布数据接阳光财富一路富 近甚至低于银行坏账率,因此准确性有待核实)。网贷平台的客户属性大部分有别于 现有银行体系的客户,信用记录积累不足,平台风控模型及技术还需不断优化。一旦 企业在风控环节投入不足,将有灭顶之灾。 产

6、品、渠道单一的平台产品、渠道单一的平台 互联网金融一直高举创新旗帜,但部分平台的贷款产品单一,客群定位趋同。根 据行业数据走势分析,从2012年9月以来,各个地区的逾期数据逐步上升,部分发达 地区上升幅度甚至超过40%,一方面是产品定位原因,一方面是网贷平台数量增加, 销售渠道单一,尤其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客户一户多贷,销售人员互相借单情况 开始上升,如果不进行产品升级、渠道升级,部分平台一定会面临经营困境,被自己 拖垮。 创新与风险管理制胜创新与风险管理制胜 以上的诸多问题并不代表看衰这个行业,恰恰相反,基于中国庞大的需求市场, 随着监管政策落地、行业门槛清晰、大玩家、大资本的进入,P2P

7、 网贷行业前景广阔。 为了有效应对未来的变数,可以提前布局,扛起创新和风险管理两杆大旗。 创新创新 P2P 代表的直接投融资模式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效率。P2P 网贷平台相当大的程度上 提升了投融资双方信息匹配的时效,节约双方时间等成本。未来的竞争也必然围绕技 术、效率展开。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 主要集中在平台融资技术创新、信销获客技术创新、销售渠道升级与创 新、依托大数据的借款数据分析工具创新、风控模型创新等。尤其是渠道创新方面, 国内部分企业已经有了成功经验,可以进行借鉴和复制。 模式创新模式创新 2013年担保、小贷公司与 P2P 网贷平台的合作成为新的网贷模式,垂直 门户网站与融资性平台的合

8、作模式从运营情况看也风生水起,模式创新成为利润关键 点。 服务创新服务创新 主要体现在贷后管理服务甚至逾期客户的管理与经营方式的创新上。这 也是目前国内比较薄弱的环节,国外在逾期客户的信用培育方面的技术值得借鉴。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 借用一句话,从业人员对金融要有敬畏,风险管理是从业人员遵守的第一守则。 第一,在现有信用体制下,通过增强与第三方的合作,尤其是征信公司的战略合 作,来补充信用不足的问题;通过行业企业部分资源共享,在合法前提下,实现对特 定行业、人群的风险规避。 第二,提升企业从业人员的风控管理水平、意识,提高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主要 做法包括目前考核体系风控权重的调整、队伍的风险培训常态化、队伍选拔门槛的提 升。 第三,产品升级。不同的客群定位对应着不同的风险,网贷平台目前的客群还定 位于被传统金融体系排除在外的客户,在积累了群众基础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改 变现状的方法是通过产品和客户定位的升级,相应调整风控模型,降低客户逾期风险。自2013年年底以来,监管机构陆续释放 P2P 行业利好政策, “普惠金融”概念认知 度不断深化,能否真正践行“普惠”理念,在变革中抢占先机,除了外部监管手段以 外,更需要每个从业机构提升运营透明度、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同业交流,抵御行业潜在风险。 文/盖瑞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