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论文]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6267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经论文]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经论文]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经论文]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经论文]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经论文]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经论文]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经论文]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搜课网 http:/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中国搜课网 http:/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 一、沉寂多年后的再度兴起产业集群理论其实并不是全新的学说,新古典经济学家曾经对这种现象做出过相当精 彩的论述。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在经济学原理 (1920,第三版)中从三个要素对产业 的地区性聚集作出解释:劳动力市场共享(labor force pooling)、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 溢(technology spillover,马歇尔的用词是新思想和新主意的传播,后人总结为技术

2、外溢) 。 后人在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的起源时,总是要把马歇尔的三要素学说当做经典的论述。继马 歇尔从经济学角度对产业聚集现象作出解释后,阿尔弗雷德韦伯又从工业区位论角度对 产业聚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首次提出了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es)概念。韦伯 在工业区位论(1929)一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对聚集经济的形成、分类及其生产优势作 了详尽的分析。但是,在新古典经济学之后,产业集群理论却有相当长的时间游离于主流 经济学之外,这其间似乎只有经济地理学的文章在研究与产业集群有关的问题,这段时间 大约是从 20 世纪 40 年代到 80 年代(波特,1998) 。这种情形直到

3、90 年代初才开始发生根 本性改变。1990 年和 1991 年有两篇重要的文献刊出,改变了产业集群理论在经济学界处于边缘 的状态,并渐渐引发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热潮。第一篇重要文献是迈克尔波特的论国家 的竞争优势 (哈佛商业评论1990 年第 2 期) 。该论是波特的一个庞大的研究成果中最 核心的部分,同年波特以同样的题目出版了一本很厚的专著。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看,也 许波特的这篇文献还不能算是纯经济理论文章,但他在文章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和判断 是有开创性的,如聚集对规模经济的作用、对要素改变的影响,政府的政策作用与聚集经 济的关系等,所以,在其后 10 多年的相关领域研究中,无论是经济理论研

4、究,还是经济地 理方面的比较研究,很多学者都把波特的这篇文献以及他的后来的文献当做重要的引用成 果(艾力森和格莱赛,1997;马丁,1998 等) 。保罗克鲁格曼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 (政治经济学期刊1991 年第 3 期) 是一篇更有影响和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在这篇论文中,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简明而有效的 (他自己本人称是简单的)关于中心外围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克鲁格曼力图说明区 域或地理在要素配置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的模型中,处于中心或核心(core)的是制造 业地区,外围(periphery)是农业地区,这种模型的形成及其效率取决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 和制造业的聚集程度。可以说,克

5、鲁格曼是继马歇尔之后第一位主流经济学家开始把区位 问题和规模经济、竞争、均衡这些经济学常年研究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并对产业聚集给予 了高度的关注,认为经济活动的聚集与规模经济有紧密联系,能够导致收益递增。由于克 鲁格曼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加之他的这篇论文完全符合经济学的研究规范,所以, 克鲁格曼和他的这篇论文大体上成了最近十来年产业集群研究引用最多的人物和成果。同 年,克鲁格曼还出版了一本研究聚集经济的著作地理与贸易 ,这本不厚的小册子也 成了产业集群研究引用最多的学术文献之一。1991 年以来,克鲁格曼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聚集和产业集群的论文和著作,为自己 树立了新经济地理学、新国际贸易

6、理论和聚集经济学说代表人物的地位。除了这篇论文和 精炼的专著外,克鲁格曼 1990 年代以来还发表了几部重要著作,在产业集群研究领域产生 了较大的影响。1995 年,克鲁格曼发表了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一书,该书既是他 的新经济地理学的一部代表著作,又是对他的产业集群理论的进一步补充,尤其是建立了 关于聚集经济(可应用于产业集群)的新的模型。1999 年,克鲁格曼和另外两位学者合作, 发表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相当系统地论述了产业集群和聚集经 济的形成因素,并完全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和分析产业的集群和经济的聚集这些现象,这中国搜课网 http:/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

7、考 高考 新课标中国搜课网 http:/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部著作在美国经济学界有较高的地位,在重要学术期刊上能见到该书的书评。目前,研究产业集群的学术文献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理论性的文献,研究内容 包括产业集群的概念、产生原因、决定性因素、集群的度量以及产业集群相互之间的竞争 与均衡等;第二类是实证性或案例性的文献,主要是对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产业聚集情 况进行研究,研究既定对象是否存在集群现象,集群的程度有多高,以及从实证分析的角 度确定产业产业集群的原因。当然,这种分类只是一种大致的分类,有相当多的文献既有 理论上的假设和

8、模型,又有实证的详尽分析或比较研究。研究的方法基本上是纯经济学的 方法,如用均衡、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分析的方法,有关产业集群或聚集 经济的文章频繁刊登于一些最挑剔的经济学期刊上,如美国经济评论 、 政治经济学期 刊 、 经济学季刊 、 城市经济学期刊等。作为一个谁都不能忽视的重要领域,产业集 群理论又回到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了,并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二、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度量几乎每一位经济学家研究产业集群时,都要首先对这个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因为这 个名词毕竟不同于价格、供给、需求这些大家熟知多年的字眼。主要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产 业集群是一种相关的产业活动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

9、所谓相关的产业活动这一 界定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集群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其复杂性也 不尽相同,但每一个集群都是由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而组成。这些企业包括生产 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生产配件的企业,生产相关机械的企业,提供产业内服务的企业, 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能够产生支持作用的机构(institutions),如大学、研究机构、咨 询中心、培训中心等(波特,1998;高登和麦坎恩,1999) 。产业集群内的相关产业活动可 以是前向的关联(forward linkage),也可以是后向的关联(backward linkage),从这个意义 上说,产业集群也是一种产业

10、组织演变和发展的现象。经济学家发现产业集群现象大量地 存在于许多地区,不仅发达国家有,如美国存在着典型的制造业集群现象(克鲁格曼, 1991;艾立森和格莱塞,1997;费瑟,2001) ,而且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着这种产业现象 (伍得沃德,2000;亨得森,2001) 。另外,不仅制造业有产业集群现象,服务业也有明显 的集群现象,如金融业在某个城市的聚集。相比而言,制造业的集群更为典型,也更容易 用经济学的语言和工具(计量模型)来解释和分析,因此,当代西方经济学界主要是研究 制造业或工业的集群现象。和产业集群紧密相连的还有一个重要概念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过去十多年中, 在美

11、国经济学界,直接以此为命题的研究文献似乎更多。根据对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 笔者发现在确定的研究对象上,产业集群与聚集经济在概念上并无多大的区别。实际上, 在研究聚集经济的文献中,多数是以产业集群为具体研究内容的。两者的差异在于,聚集 经济概念更加一般和抽象,产业集群则是聚集经济的一种形式或现象,或是聚集经济的一 种新说法(西尔和布瑞诺,2000)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聚集经济与研究产业集群基本上用 的是相同的方法,应用的理论也是相同的,所以,在经济学家眼中,集群和聚集在经济意 义上是一回事。美国经济学家用较多的篇幅研究了产业集群的度量问题,即如何测定某个产业集群的 聚集程度。经济学文献中过

12、去常见的度量方法是采用空间基尼系数(spatial Gini coefficient),即比较某个地区某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以及该地 区全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情况。其公式为:G=,i(,i-S,i)2,其中,G 为基尼 系数,,i是 i 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S,i是该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占 全国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该方法的价值在于简便直观(可以很方便地把基尼系数转 化成非常直观的图形) ,系数越高(最大值为 1) ,表明集群值越大,即产业在地理上愈加 集中。克鲁格曼、费尔曼等人就用这种方法测算美国制造业的集群程度(克鲁格曼 1991;中国搜课网 ht

13、tp:/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中国搜课网 http:/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费尔曼,1996)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不满足于这种简便但有缺陷的方法,正如艾尔森和格莱 赛在政治经济学期刊中的一篇文章(1997)中所指出的,基尼系数大于零并不一定表明 有集群现象存在,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企业的规模差异。举例而言,如果一个地区存在着一 个规模很大的企业,可能就会造成该地区在该产业上有较高的吉尼系数,但实际上并无明 显的集群现象出现,而只是产业组织的问题。换言之,基尼系数只能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产 业集群情况,在应用领域有一

14、定的缺陷,尽管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是集群的主要形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艾尔森和格莱赛(1997)提出了新的集群指数(the index of concentration),把产业组织的差异情况考虑了进去。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即存在大量中 小企业时,这个指数和吉尼系数是完全一致的,在有垄断即大企业存在的情况下,这个指 数则要求用(1-ii2)去除吉尼系数,以消除企业规模过大使吉尼系数失真的结果。艾尔 森和格莱赛的方法比克鲁格曼等人的方法有了改进和完善,目前,更多的经济学家开始使 用艾尔森和格莱赛指数来测定产业的集群程度(罗森沃和斯壮基,2001;伍得沃得,1999) 。三、形成机理与竞争优势研究产

15、业集群的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最关注的还是集群形成的原因及其内在机理,这方 面的论文和著作占了多数。马歇尔的三要素分析可以算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理论贡献,现在 仍有相当多的文献以这种分析为基础。克鲁格曼也认同马歇尔的三要素分析框架,但他对 技术外溢这一多数人认为是最重要的集群形成原因却有些不以为然。他的观点是,技术外 溢主要产生于高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但美国历史上和当代产业集群的主体并不是高技术 产业,而是一般制造业。另外,技术外溢一旦形成,其作用就不限于某个地区,而是会扩 散到全国乃至世界(克鲁格曼,1986) 。在克鲁格曼的眼光中,技术外溢很难模型化,计量 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分析上更多地是一种假设、理论推断和案例研究。因此,他承认 技术外溢存在,但不认为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克鲁格曼,1991;1994) 。与众人不同,历 史事件(accidents of history)在克鲁格曼看来却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不可 忽视的一个原因。某个地区形成产业的集群,常常由于先有一个企业发展得很好,然后逐 渐聚集起一批企业,至于为什么会有第一个企业则很可能是偶然的一个历史事情所决定的 (克鲁格曼,1991;1999) 。不少学者并不同意克鲁格曼的这种分析。英国的两位学者宾治和亨瑞 1998 年发表文章, 以英国的运动赛车产业集群为例,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