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36174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期末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龙学校成龙学校 2011-2012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单项选择:(每题一: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分共 60 分)分)1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 题,你觉得适宜的是( ) 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 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 A B C D 2鸦片战争后,中国产生了一股新思潮。 “新”是因为它的内容包括( ) A反对封建专制 B提倡工商皆本 C学习 西方先进技术 D民主革命,走向共和 3孙中山 20 世

2、纪 20 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 民主义中的“新”体现 在反对帝国主义 节制资本 平均地权 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 B C D 4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 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找到“正确道路” 是在 A大革命时期 B 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 5 “双百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百家争鸣”主要针对( ) A艺术领域 B政治领域 C经济领域 D学术领域 6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地义务教育”

3、,这 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 法 7史学家认为, “14 到 16 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其中“人”被发现始于(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816 世纪首发于德意志的西欧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9在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 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10

4、 “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 ”这充分说明,瓦特蒸汽机解决了 工业发展中的( ) A动力问题 B资金问题 C市场问题 D劳动力问题11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 扭地穿在身上,手里舞着一根手杖,鸭子般地出现在银幕上,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 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 ) A彩色电影 B有声电影 C多元化艺术电影 D默片电影 12. 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其中“天命”是指( ) A天子的意志 B社会规律 C自然规律 D道德准则 13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所 有人的直接民主 B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方式

5、C少数贵族专政 D实行代议制度 14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 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15、 “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它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 了僧侣。 ”以上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因行称义 B “人非工具” C因信称义 D理性至上 16、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是A莫奈 B塞尚 C梵高 D高更 17、后人之所以称杜甫的诗为“诗史” ,主要由于A杜甫的诗反映了唐帝国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现实B杜甫游历和描

6、写了中国的大好河山 C杜甫写了“三吏” ,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 D杜甫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 18、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 牌位搬出孔庙, 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 )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9. 建国初期,刘少奇从实际出发倡导的俩种教育制度是指 ( ) a.全日制教育制度 b.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 c.职业教育制度 d.学前教育制度 A.ab B.

7、ac C.bc D. cd 20 新中国建立以来,破坏教育最严重的是 A.1957 年反右倾扩大化 B.1958 年大跃进运动 C. 1959 年开始的三年困难 D.1966 年开始的文 革 21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人们不再迷信罗马教廷的说教, B.最终废除了天主教 C.形成了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教派 D.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削弱 23.卢梭对天赋人权进行了发展,提出了 A.三权分立 B.社会契约论 C.思想自由 D.因信称义24.下列属于改变时空距离的发明有 a 飞机 b 电话 c 无线电报 d 电子计算机 A.abcd B.abc C.acd D.bcd 25 北魏孝文帝改革

8、的内容主要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制定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制定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仿效汉制,重新修订官制仿效汉制,重新修订官制 礼仪礼仪 迁都洛阳迁都洛阳 移风易俗,推行汉化政策移风易俗,推行汉化政策 A、怀着、怀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态在北宋进行的改革是的心态在北宋进行的改革是 A.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 B.庆历新政庆历新政 C.仁宗变革仁宗变革 D.军事改革军事改革 26、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A、普遍推行县制、普遍推行县制 B、实行连坐法、实行连坐法 C、按军功受爵、按

9、军功受爵 D、奖励耕战、奖励耕战 27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抑制土地兼并、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限制高利贷盘剥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农民负担 28、被称为、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罗马教皇的奶牛”的欧洲国家是的欧洲国家是 A、意大利、意大利 B、西班牙、西班牙 C、德意志、德意志 D、英国、英国 29、梭伦改革后,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A、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 B、从各等级民众抽签产生 C、由各等级国民轮流担任 D、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任

10、30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 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表明北宋政府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力图搜刮百姓充实国库 二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31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进步相伴而生。其中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中外改革 成功的典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

11、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设立 20 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 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 41 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梭伦: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 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材料四 北宋改革家王安石这样写道: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君能令政必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2 分)(2)据材料一

12、、二,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具体措施和影响上又表现出哪些方面的差异? (4 分)(3)结合材料四、五,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各有何特征。 (4 分)32. 材料一.“嫦娥奔月”的神话,只能表达人类对大地和月球之间关系的一种朦 胧关系的幻想,18 世纪牛顿开创了经典力学理论后,为人类真正认识地球,展开 太空研究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20 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关系,提出了新 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彼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 研究和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说明牛顿的经典力学包括哪些内容?(3 分)(2)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

13、明牛顿力学体系对实践的指导作用(4 分)(3) 材料二中的相对论的提出有什么意义?(4 分)33、阅读下列材料(19 分)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 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 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 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学派的观点?(4 分)(2)材料二中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 顶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4 分)(3)材料三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和教材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 (5 分)(4)据上述材料,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