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量法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滴定误差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5033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碱量法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滴定误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碱量法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滴定误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碱量法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滴定误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碱量法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滴定误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碱量法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滴定误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碱量法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滴定误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2 1 无细胞滤液对酸碱及温度的稳定性常温下p H 值在5 l O 的范围内,无细胞滤液的抑菌活性比较大,且碱性条件下的活性较酸性条件下的大。但在酸性环境下,无细胞滤液耐热性强,1 0 0 水浴加热2 0 m i n ,在p H 5 2 时可保持9 6 8 的抑菌活性,而在p H 9 0 时活性全部丧失。无细胞滤液p H 5 5 时,高温高压处理,仍保持7 5 的抑菌活性,p H 9 5时,9 0 加热2 0 m i n 活性就全部丧失。2 2 2 抑菌物质的溶解特性抑菌物质在甲醇的溶解性最大,其次是乙醇:在脂溶性有机溶剂的溶解性也较大,依次为丙酮 苯 乙酸乙酯 乙醚;该物质溶于水,且在碱

2、性条件下的溶解性大于酸性条件。2 2 3 抑菌物质的离子特征纸电泳的结果表明,抑菌物质在p H 4 0 缓冲液的迁移距离为0 O c m ,在p H 8 0的缓冲液中的迁移距离为1 2 c m ,故认为此物质呈弱酸性。3 讨论。据报道,在培养一些海洋细菌时。培养基的营养水平及N a c l 浓度可影响活性物质的产生。本实验的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加N a C l 浓度,减少氮源及碳源的种类与含量,无细胞滤液的抑菌活性增加,可能这种培养基更接近海洋细菌的生活环境从而有利于活性物质的产生。菌体培养时,培养基的葡萄糖浓度可大大增强无细胞滤液的抑菌活性,这可能是菌体代谢葡萄糖形成的酸性物质可以中和菌体衰亡

3、所形成的碱性环境,从而有利于活性物质的产生和积累。另外实验发现,抑菌物质呈弱酸性,在酸性条件下活性小,对热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活性大,对热不稳定,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略)喊置法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滴定误差张燕霞李启瑞( 新高海洋研究所青岛2 6 6 0 7 1 )壳聚糖是天然直链高分子聚合物,可从虾、蟹壳中制得、脱乙酰度是其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它对壳聚糖的理化性质有着重要影响。现有的测定脱乙酰度方法不少,其中尤以碱量法,以其操作简便、试剂易得而普遍被生产厂家所广1 5 6泛采用。其方法依据,通常解释为壳聚糖中胺基( 一N H 2 ) 在酸中质子化( - N + H 3 ) ,过量的

4、酸利用碱返滴定,根据所消耗的酸量,计算壳聚糖中胺基的含量,从而推算出脱乙酰度。所选指示剂,多依据强碱一强酸型滴定反应、在本实验工作中发现,该法使用N a O H - H C I 滴定反应,其等当点并非在p H = 70 处,突跃范围也不包括p H = 7 O 处。这就意味着,指示剂选择或终点控制失当,必然导致较大滴定误差。本文报告了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壳聚糖样品在多种条件下其等当点( 滴定终点) 的变化情况及规律,从中获得新的认识与启迪。1 实验部分。1 1 仪器P H S - 3 C 精密酸度计( 上海雷磁仪器厂) ;分析天平( 上海天平仪器厂) ;恒温电磁搅拌器( 江苏金坛国华仪器厂) 。1

5、 - 2 试剂H C I ( 分析纯) ;0 I m o l L 标准溶液;N a 0 H ( 分析纯) :0 I m o l L 标准溶液。l - 3 样品,壳聚糖试验样品分别产自恒生、海生、海汇、高司、明月和即祥等生产厂家。1 4 实验方法准确称取0 2 9 壳聚糖样品,置于1 5 0 m l 烧杯中,用移液管移入H C I 标准溶液2 0 O O m l 、蒸馏水1 0 O O m l ,电磁搅拌。使溶解澄清。电位滴定。记录N a O H标准溶液滴加体积及被滴定液p H 值。实验观察了浓度、温度、粘度和脱乙酰度等对等当点的影响。2 结果与讨论2 1 滴定曲线从滴定曲线看,有两个滴定突跃(

6、 图略) 。前一突跃对应N a O H 中和过量H C I 等当点前后滴定反应情况;后一突跃对应N a O H 中和质子化胺基等当点前后滴定反应情况,可示意为:R - N + H 3 删一- - R -N H 2 + H 2 0 两个滴定突跃,前者尚可用来实际测定,后者则甚难实际应用后者难以实际应用的原因,是被滴定液存有大量絮状沉淀。严重干扰电极反应,滴定液每次加入后,平衡时间( 所测溶液p H 值稳定时间) 有时长达3 0 m l n 。且高低波动,这是由于大量絮状的存在导致整个被测体系很难均匀所致。一,t 5 7故本工作主要实验探讨了滴定曲线的第一突跃的突跃范围、等当点与滴定误差等有关问题

7、。,2 2 滴定突跃壳聚糖电位滴定法滴定曲线( 即本文所指第一突跃) 及突跃范围,( 图略) 所示实验条件:同14 项。实验结果表明:从滴定曲线( 第一突跃) 可看出:滴定突跃特点滴定突跃范围小,仅2 个p H 单位( 3 5 ) 。滴定突跃不够垂直。等当点在p H 4 0 左右。从突跃范围看,显然并非强酸一强碱型反应。根据滴定突跃( p H ) 必须在0 3 p H 单位以上。人眼借助指示剂颜色变化,才能准确判断滴定终点的标准来衡量,在等与点附近,保持p H = O 3 时,需要加N a O H 至少为0 0 6 m l ,相当滴定液总体积( 1 0 m 1 ) 的0 6 ,此滴定误差已大大

8、超过容量分析允许误差0 1 O 2 。2 3 等当点2 3 1 不同浓度壳聚糖的等当点( p H )实验表明,壳聚糖浓度高,等当点p H 则低:浓度低,等当点p H 则升高。实验还表明,壳聚糖胺基质子化后,存在解离倾向,可示意为;R N + H 3 0 H H + R N H 2 + H +解离的发生加强,为被滴定液提供H + 的来源。2 3 2 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的等当点( p H )实验表明,浓度相同,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的D D 在7 9 9 1 间时,等当点( p H ) 相差不大从多次重复测定( 每种样品平行样数n - - - - 7 ) ,其标准差S 均在0 0 8 3 以下,变异

9、系数在2 1 以下2 3 3 不同粘度壳聚糖的等当点( p H )实验表明,三个不同粘度的样品。粘度分别为3 0 ,1 7 0 ,3 5 0 m P a s ,代表了常见的低、中、高粘度三类壳聚糖,但其等当点( p H ) 相差不多,比较接近只是测定时平衡时间略有差异。I j 暑2 3 4 不同温度时壳聚糖的等当点( p H )实验表明,温度对等当点( p H ) 的影响不太明显。2 4 滴定误差估算2 4 1 大量实验已经证明,分析结果相对误差O 1 时,滴定突跃( p H )必须在0 3 p H 单位以上,人眼借助指示剂颜色变化才能准确判断。本工作实验结果亦表明,在等当点( 4 0 ) 前

10、后,在0 3 p H 单位突跃变化范围内,通常约需0 0 6 0 0 8 m t 滴定液,若按滴定液总消耗量为l O m l 计,则滴定误差相当于0 6 0 8 ,若在4 o + o 3 p n 更大,如( 4 O 0 6 ) p H 单位时,同样是突跃0 3 p H 单位,但其滴定误差明显增大,这是因为此段滴定曲线坡度更大之故。2 4 2 几种指示剂的滴定误差表1 几种指示剂的滴定误差,是假定等当点恰在该指示剂的变色点。表1几种指示剂滴定误差的估算_甲基橙湟甲酚绿甲基橙一溴甲酚绿壹色点p I 滴定误差啪变色点p H 滴定误差变色点p I漓定误差佴)3 42 O 2 54 93 55 16 9

11、所列滴定误差值,均系由电位法之滴定曲线之A V p H 估算而来。2 4 3 甲基橙滴定误差的估算( 见表2 ) 。表2 ,甲基橙滴定误差的估算、 ,滴定终点p H3 43 74 04 3,4 6滴定液A V ( m 1 ) 0 2 0 0 2 50 0 600 0 60 1 5 O 2 0j滴定误差( )2 0 2 50 600 61 5 2 0估算方法同“2 4 2 ”3 结论本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指示剂指示终点的碱量法,在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时,均可能产生不可忽视的滴定误差。因而降低了法测定结果的可信程度。产生较大误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壳聚糖胺基质子化后对溶液H + 浓度所带来的影响,而简单地把滴定反应看做典型的强碱( N a O H ) 一强酸( H C l ) 类型反应。实验表明,采用碱量法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时,滴定终点( 等当点) 不在p H 7 0 0 ,而是在4 0 0 左右;突跃范围也不包括p H 7 0 0 ,仅仅2 个p H 单位( p H 3 O 5 0 ) ,且不够垂直。( 参考文献略)1 5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